改变_第七十一章 和平解决嘉峪关 崇祯乐极动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和平解决嘉峪关 崇祯乐极动心思 (第3/3页)

 “哈哈!”宁德听了大笑,“真有你的,有点意思!就不知道嘉峪关的那位将军能怎么样了?”

    “能怎么样?谁也无力回天,不过都需要一个投降的理由吧!”王祎看的太清楚了。

    “那你说,嘉峪关的那位需要一个啥样的理由呢?”宁德问。

    “其实也是个实情,”王祎说,“给弟兄们寻一条活路。赵恒将军是真的觉得肃州死了这么多弟兄实在是不该。我想他会将这里的情况说给陈贵听的。”

    情况正如他们二位说的,可是他们都没想到,当晚陈贵就跟着赵恒来到肃州。

    陈贵到了肃州,事情就都好说。他提的那点儿要求简直就不是问题。虽然他们这些将军们的待遇问题还没有定下来。可是赵恒和陈贵都看到了,他们投降了的弟兄们伙食明显的好多了。宁德他们拿出银子买了很多牛羊给大家改善伙食。其实这里的牛羊实在是便宜的很,由于战乱,草原上牛羊都没人买,现在有人拿着白花花银子买,也是给他们养牛羊的解决了大问题。有了这些银子他们才能买到其他东西。

    晚上,窑岗人好好的招待了陈贵。赵恒和陈贵都对窑岗的事非常感兴趣,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特别是他们听到收音机里的声音,更是喜欢的不行。赵金利对他们说:“以后,你们家里都会有这东西。你们不用着急。”

    “这东西要多少银子?我们也能买得起?”陈贵问。

    “以后,你们在窑岗军队中的待遇不会太低,军饷也不会太少。买这东西不是问题。”赵金利给他们解释说。

    “我们也能发很多军饷?”赵恒问。

    这时赵金利才想起来,大顺军之所以能养很多军队,就是因为从来不发军饷。他们都是打到哪里就打一些富豪官吏弄些银子。没有固定的军饷。赵金利说:“不但我们军官有军饷,士兵都有军饷。”

    第二天,宁德他们的大队人马,跟着陈贵来到嘉峪关。到了嘉峪关前,陈贵对宁德说:“宁将军,我先进城一下,组织大家出城投降。”

    宁德说:“不用了。你先进城跟弟兄安排好,都在城里的营地组织投降就行。”

    陈贵骑马跑到嘉峪关城下喊开城门,进城去了。

    宁德他们等了有一个时辰,赵金利有些急了,“陈贵将军进城太久了吧?”

    赵恒说:“赵将军别急。陈贵将军离开嘉峪关的时候,城里的官兵都在准备打仗。陈贵将军进城一下子让大家投降,需要好好说说。”

    宁德也说:“赵军长别急,赵恒将军说得对。嘉峪关城里有一万多精兵,一下子让他们投降,需要好好说透道理才行。”

    又等了一阵儿,宁德他们发现,嘉峪关城上士兵都不见了。宁德笑着说:“呵呵!这回陈贵将军该出来了。”

    果然,城门再次打开的时候,陈贵骑马跑了出来。陈贵来到宁德面前说:“宁将军久等了。现在城里都准备好。请大家进城!”

    宁德他们带着一个骑兵团跟着陈贵从嘉峪关东门进到嘉峪关。

    宁德他们进城后看见,嘉峪关所有的士兵都集中在营地里,所有的兵器都整齐码放。

    宁德命令先把所有的兵器收走。然后接受他们投降。

    张知木在指挥中心收到宁德发来的,嘉峪关和平解决的消息,高兴坏了。赶紧让无线电广播插播重要新闻。将这条消息播发了出去。因为这标志着窑岗军队这次西征,大的军事行动结束了。

    襄阳的李自成听到这个消息,站来在屋里转了一圈又坐下。他实在不愿听到窑岗这样的新闻,可是又管不住自己,非听不可。不论是窑岗血战打下一个地方,还是城里的守军献城投降,李自成心里都很难受。那些血战打下来的城池,让李自成很不安。因为他逃的匆忙,弟兄们不知道该怎么办,都是按照原来的命令死守着,直到战死。李自成觉得愧对弟兄们。那些献城投降的,李自成会觉得非常愤怒。他没想到自己的军队也会有这么多人献城投降。他一直以为只有大明朝的守军才容易投降,没想到自己的军队遇到强敌也一样。不管怎么说,丢下陕西几万军队,都让李自成十分的自责。他觉得应该确信自己的判断,不要听城丞相牛金星和军师宋献策的,那样的话,就可以早点儿把大军都撤出来。可是现在弄的自己都没脸再见自己的那些将领们。不过嘉峪关没了,李自成反倒是有些轻松了。因为虽然知道嘉峪关是窑岗人的是早晚的事,可是没丢之前,总是个心事。现在彻底解脱了。陕西完全是窑岗人的与自己没有关系了。

    在紫禁城中的崇祯皇上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在屋里转了一圈儿。可是他是高兴的。嘉峪关那是大明朝北方长城的最西端,现在终于在整个陕西清除闯贼的势力。不过他心里有些不安,这同时也是窑岗人又扩大了势力范围。他们同样还是不会让朝廷插手他们夺回来的地方。可是朝中的大臣们现在有些想法了。因为三年已过,山西可以收税银了。按理说窑岗人没有理由不让朝廷的命官回到任上。可是现在朝廷靠窑岗人的银子活着。要是窑岗人同意自己派人回去收税银,那么不再借银子给朝廷。山西那点银子可不够干啥的。平稳年间山西也就能收几十万两银子。现在更难收了。这让崇祯皇上很为难。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