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_第九十三章 新船下水 动力车履带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新船下水 动力车履带车 (第2/2页)

给扬昌他们一个任务,就是搞调频发射和接收电路。不过,扬昌他们怎么也接受不了,调频信号占用的带宽要比调幅的大很多,可是噪音要小很多的概念。张知木只好让他们试完再说了。当然,张知木没忘了给他们介绍几种经典的调频和解调电路,还有预加重电路和预加重电路的原理。

    张知木抓紧时间,用了一个多月,才算赶在年前给大家把这些课程讲完。

    不过,听完课程,卢炳义和他的弟子们反倒是格外的激动。每次下课,他们都是围在张知木身边时间最长的。张知木讲完课之后,卢炳义过来说:“张总,你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样。数学这东西太神奇了,你讲的这些够我这些弟子回去研究仔细研究一段时间的。”

    张知木说笑着说:“呵呵!他们消化完了,就会在我们的实践中应用上。今后我们需要你的弟子们参与计算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扬昌过来说:“张总,这次课程,让我们对无线电信号的概念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我们知道了,所有的信号都是有各种信号分量组成的。我们接收信号,其实就是挑选我们需要的那个分量。”

    张知木长出了一口气说:“扬昌啊,你们现在才算有点入门了!你们花点时间,把我讲的好好消化一下。对你们今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给扬昌他们讲完课,张知木觉得很轻松。

    窑岗已经有很浓的过年气氛了。天上飘着雪花,杨玉琳跟张知木一起往家走。杨玉琳说:“明天上班儿,你就给李云鹤打个电话,他一直要找你。我告诉他,你讲课时,不许打扰。”

    “对!呵呵,要是听他们的我的课就讲不完了。”张知木说。

    “还有那个李公公又来了,也让我给赶走了。”杨玉琳说。

    “要过年了,皇上也要化缘来了。”张知木说,“他们化缘,我们还不知道税收的这么样了呢。”

    “应该没事,阎伯和邱老东家还有李公子他们都不在窑岗,估计都下去收税了。”杨玉琳说,“我说你就别cao心了。还是想想你和那个小红玉的事吧!”

    “嗨!这事我就更不cao心了,还跑了她不成。”张知木故意不在乎的说。

    “你别没良心了,人家能舍命救你。你就别再耽误人家了。”杨玉琳说,“你回去和嫂子说说,都有一个台阶下就完了。”

    “呵呵!真新鲜,还有你们这样给自己相公娶婆娘的?”张知木觉得有些可笑。

    “我是学嫂子,知道非办不可的事,自己不如主动帮着办,还落个人情。”杨玉琳心眼实在,“只是我总觉得,我要是能生个儿子你再娶她就好了。”

    “嗨呀!我们家现在有两儿子,两女儿多好?”张知木说。

    “我就想要一个自己的儿子。”杨玉琳说。

    “好!回家,今晚就种上。”张知木说。

    张知木觉得自己胳膊上传来一阵剧痛,不过耳边传来的是“说好了!不许变卦。”

    小红玉的事,还不是张知木需要马上解决的事。他也不会跟黄玉坤提这件事。张知木清楚,不用太久黄玉坤就会绷不住了。

    第二天,张知木给李云鹤打电话的时候,李云鹤说:“哎呀!你们杨大小姐也太厉害了。我说有急事找你麻,他问我,是天塌了吗?你说说。”

    “得啦!别抱怨了。”张知木说,“有时候我也得忍着呢。快说说啥事吧?”

    “好好!你马上过来吧。”李云鹤说。

    张知木来到李云鹤办公室前的时候,李云鹤在等着他们。他们一起坐车就走。张知木也没问他啥事。李云鹤说开了:“看来,汾河大桥的工期要拖后一点了。他们吊装那个弓梁费大劲儿。现在总算想出了办法。用两台塔吊同时吊起弓梁,就是风大的时候不能吊。吊的时候要万分小心。”

    “明年开春能通车就不错了。”张知木说,“我看,用这个办法,在太原那个地方再建一座大桥吧。有了现成的经验,应该能很快。”

    “那倒是,不过那个地方建桥,要比这座桥长一半儿。”李云鹤说,“不过,那里水流也没这么急,应该好建。”

    马车直接来到拖拉机试验场。一进来张知木就看到场地旁边停着一辆大型履带车。这个履带车,要比拖拉机长,而且是七个承重轮。走近一看,车上还有一个可以自卸的大翻斗。

    李云鹤很得意的问:“怎么样?让他们开一圈儿?”

    “开一圈儿试试!”张知木说。

    那两个驾驶员,听张知木这么说,分别从左右两个门登上驾驶室。接着“轰”的一声,履带车的排烟口喷出来一股黑烟,“哗啦啦”的启动了。换挡以后,履带车很轻松的在厂内转了一圈。张知木就觉得履带车要比拖拉机速度快一些。问李云鹤:“速度比拖拉机快点吧?”

    “当然,拖拉机不需要走的太快。这车是运东西,就要快一点的。”李云鹤说,“我们那个挖斗车要是弄成和他配套就好了。这东西装完车,到地方,一启动液压,就能将东西都卸下来。”说着,李云鹤到驾驶室旁跟驾驶员说几句话。

    履带车驾驶员启动液压控制泵,车身上的斗车就慢慢的竖起来,然后又慢慢地放下。

    “做过装货卸货实验吗?”张知木问。

    “当然,那几次准备了不少人帮着装车,就是为了试验这事。”

    “赶紧生产吧!唐先生他们见到这东西,不知道能高兴到啥样呢?”张知木说。

    “已经在备料了,这个车和拖拉机可以在新厂一起投产。那个挖斗还需要该进,有些不理想的地方。”李云鹤说,“你再过来看看这个摩托车吧。”

    张知木跟者李云鹤来到场地旁的几间房子前,喊道:“有人吗?快出来!”

    屋里马上出来了几个人。张知木一看就知道是那几个原来搞汽油机,现在搞动力车的。

    看到张知木来了,那位组长说:“张总,我们动力车搞好了,就等你试试呢!”

    “好啊!拿出来我看看吧。”这时候,有人从屋里推出来一辆摩托车。

    张知木一看,这辆摩托车和自己给他们画的草图差不多。

    张知木围着摩托车看了一圈儿,说“不错。”又坐上摩托车试试减震,也不错。“你们谁能骑一圈儿,我要看看?”

    “哈哈!”他们几个人都笑了。组长说“我们都能骑。要是我们研制一回动力车,还不会骑,那不是笑话了吗?”说完组长骑上动力车,用脚一蹬,动力车“嘟嘟”的冒出黑烟,发动了。组长一给油同时松离合,动力车就启动了。组长控制住油门儿,动力车就在试验场,飞快的跑了一圈儿。看到组长骑回来了,张知木忍不说:“太好了,就是黑烟大了点,声音也大了点。过来我试试。”

    张知木接过动力车,骑上动力车一给油就骑了出去。熟练的骑了一圈儿,回来后说:“别的都不错,就是车闸还要调的再灵敏一些。不然遇到紧急情况,制动不及时不行。”

    组长磕磕巴巴的问:“张、张总,你是啥时候会骑动力车的?我们都是练了半天才学会的。”

    张知木一愣,不能说前世骑惯的吧,不过张知木马上说:“我自行车可是骑得非常好。只要再把油门儿控制掌握好就行了。”

    李云鹤过来说:“动力车的减震好,路面差点也能骑。比自行车强多了。”

    “你们先搞出来十台,然后让大家在不同的路上,反复的骑。要在这个过程,发现问题,然后改进。再然后就要大批的生产。首先要装备给军队。”张知木说。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