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筹建装甲兵 炮车初露面 (第1/3页)
第十四章筹建装甲兵炮车初露面 对于刘云、李威、李菁三兄弟,张知木是太喜欢了。他们都是最早跟着自己的,现在都能顶大用。他们在窑岗民军中的地位非常特殊,见到张知木也敢开玩笑。 张知木提醒李威说:“你们要尽快掌握大规模爆破和隧洞爆破技术。很快就要有很多事要做了。” “好,我现在一直跟着他们就是为这事。”李威说,“这一次,我们搞的定向爆破,我就参考了上一次爆破的装药量,做了调整。准确计算还达不到,不过能总结出点参数来。这两次都是机会。这次装药,我们都是打的隧道。用风镐打药孔,然后爆破,这也有很多讲究,装药少了不行,多了就把隧道炸塌了。装药方式也有很多讲究。我让那些新毕业的学生,每天都画图记录,以后总结经验,可以写成教材教大家。” “好!”张知木说,“下面,你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你派一些文化高、年轻的士兵过来学习开拖拉机,到工地跟着干一段时间。还要跟着学习拖拉机维修。以后陆文臣他们技术学校有拖拉机驾驶维修专业的学生,我再给你要过来一些。” “什么?你是说,要我的兵过来开拖拉机?”李威问完,就明白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又问,“张总,你还先说说,准备让我干啥吧?” “在工地上,你看到了拖拉机的威力吧?”张知木问。 “天天看,履带拖拉机、四轮拖拉机都很厉害。”李威回答说,此时他心里已经大概明了张知木的意思。 张知木说:“我已经让李云鹤他们专门研制能拖你们重炮的拖拉机。不但能拖大炮,还能把你们炮手都拉上。当然拉大炮的车没必要象拖拉机这么重。不然到了南方一般桥都过不去。还有李云鹤他们正研制炮车,就是把大炮安装在履带车上,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开炮。车上用钢板做装甲。你说,这样需不需要培养一批懂技术、会cao作维修的人?” “需要需要!”李威明白了这事太高兴了,说,“今后要是有这样的军队,打仗更没有悬念。要是有一排这样的炮车,在炮车上装上重机枪,拉成一排,对付蒙古骑兵那就有意思了。再说了,我们的重炮好是好,运输也真不方便,有了履带式拖车,就没有这问题了。” 在旁边的陈玉峰说:“你小子先别得意,这样军队,还需要配备一只专门架桥的队伍。我们好多地方的桥过人马行,过这些拖拉机战车就不行了。” “师叔说的是,我们不但要准备一只架桥的队伍,还要用角钢焊好一些钢架,有的地方,用钢架一铺就是桥。”李威说。 “对!李威,”张知木说,“你们组建一支舟桥部队。因为小桥你们可以用钢架一架就过去了,遇到大河你们必须架设舟桥。不然人马可以乘船过去,可是你的装备不行。你要组建一支专门的舟桥部队,同时要研究专门快速架桥的装备和办法。” “好!我回去办这事儿。”李威很痛快。 回窑岗的路上,李岩坐到了张知木的车上,张知木知道李岩一定有话说。 聊了一会儿这次下到地方参加工作队的一些奇闻轶事之后,李岩把话头转向了正题,“张总,这段时间北京那边来了不少人,各地也有不少人过来。说实话,在我看来,马上能干事的人不多,我对那些人也没有啥好感。除了有一位还乡的御医,我介绍给了张本贵先生,还有一个在工部任过职,我介绍给了李栋他们。其他的都是些官员。” 张知木没有回答李岩的话,问,“李公子,你说我们要是治理整个大明朝需要多少跟我们一心的干部才能管理过来?” “哎呦!这可不好说。”李岩回答。 “我也不知道,”张知木说,“但是我知道,需要很多很多!我们目前的官员是远远不够用。可是官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是想尽快的培养官员,就要用好现在我们能找来的人。这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主要原因。” “可是这些原来的官员太多了,会把他们原来的恶习都带过来。严重了,会影响我们的发展。”李岩说。 “你说的事情,我明白,现在有不少地方,也在暴露这些问题。”张知木说,“吏治问题,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决定天下兴衰的问题。不过,我们的目标,应该分几步走。一是取得全国的政权,这个阶段要团结一些可以团结的力量。有些人我们要等取得政权以后再打倒。这就叫统一战线。我们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统战对象。以后吏治问题,必须靠****和法制解决。” 张知木把前世时学习的统一战线法宝介绍了给李岩,对于现在的李岩,饶你是再聪明听了这前世的法宝,也惊得无话可说。半天李岩才说出来:“张总,我真的服了你了。” “呵呵!不用服我,”张知木想说,我也是和一位高人学的,不过忍住了,“我们不管他们过去如何,就当他们是一个识字的有文化的人。就按照我们要求进行培训,能接受我们理念的我们就可以用。但是他们上任前,必须到我们现在官员手下当一阵儿副手,只有我们官员认为合格了,才能出去任正职。” “好!我就把他们都安排到我们商贸着法学院学习。”李岩这时心情就轻松了。 看到李岩这样,张知木也笑了说,“呵呵!李公子做让我佩服的就是嫉恶如仇。不过我们做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