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_第十八章南征调整 铁路远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南征调整 铁路远景 (第2/2页)

顶替抽调的士兵,这样就可以多抽些老兵过来。还有原来官兵的军官怎么办?”

    “我们留用的进行培训。以后还要扩军,培训好了,他们都是很好的军官啊!”欧阳鹤说。

    “到时候就怕姜镶有想法。”张知木说。

    “他有想法也没办法。”陈玉峰说,“我们的军队,不允许属于任何人的。高级军官,以后都要轮换任职。”

    “你们想的已经很周到了,”张知木说,“不过就是还有一个问题,满清真的进关了怎么办?我们是不是留部队应变。”

    “我们留守的军队出去对府他们就够了。不过,张总我们还真的不能菩萨心肠。我们有理由不出兵的。因为我们的队伍都南征了。就让满清折腾一下,也牵制一下皇上。我担心的是,我们南征之后,皇上会有动作呢。”欧阳鹤说。

    “知木,我们拿下长江以北之后,不能再后院不防守了。我们需要将太行八径都派兵守住。以免后顾之忧。”陈玉峰说,“虽然军事上我们根本不怕他们,可是不关门总是不好。”

    “是啊,陈叔说的是。那时候,我们可以把开封到淮安的黄河以西都收过来。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都收回来,要是李自成肯帮忙,把应天府拿下来,我们就不客气。都收回来。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换一种姿态和皇上打交道了。”

    “张总,我倒是建议,我们拿下这些地方之后,应该好好经营一段时间。”欧阳鹤说。

    “就怕,那时候由不得我们。”陈玉峰说,“满清不会留给我们太多的发展时间,他们会比皇上还关心我们。我们南征就是他们的机会。估计那时候,蒙古人也会忍不住了。”

    “呵呵!我看差不多。”张知木说。

    “没事儿,军事上,他们一起来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欧阳鹤说,“真的是那样,就放手让我们官兵们好好显显身手。他们底下下都说,西征打的没意思。这群家伙!”

    “我挺担心的就是,他们都没打过吃亏的仗,能不能打恶仗?”张知木说。

    “放心吧!知木。总打胜仗的军队,更能打恶仗!”陈玉峰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

    大事说完了,三个人也轻松了下来。这是真正决定窑岗命运的三个人。

    张知木又把决定在冶场和窑岗间建电车线路,和在两地间建家属区的事,和陈玉峰、欧阳鹤说了一遍。

    欧阳鹤放下茶碗说:“张总啊,我有个建议。我们所有的建设,都要自己搞不行。我们窑岗的住宅就建不过来。我们大明朝有很多搞营建的,我们可以包给他们建吗!也可以让他们赚点银子。他们不会搞啥上下水电煤气,那些我们提出要求之后,留出来位置,由我们搞就行了。”

    “好主意!”张知木说,“不过,我知道那些承包商都是压榨工人血汗挣银子,都是黑心人。我听陆先生说,在张家口承建我们工程的黑心老板,给工人们吃的像猪狗食一样。”

    “嘿!这好办,我们可以统一给工人们管饭,当然要从工程款里面扣出来。进工地的***,没证件不允许进工地,他们来几个人就要交几人饭钱。这样就能保证工人吃的了。”欧阳鹤说,“再说了,我们也可以招工人,他们给的工钱太少,工人就不跟他们干了。当然,我们也要让他们赚到银子才行,不然谁会大老远的跑来白忙活。”

    “好!我们窑岗的好多建设项目也可以包给他们来建。这样我们不用养太多的工人,也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了。反倒是省银子。”张知木说。

    这时候,李岩来到指挥中心。

    李岩坐下喝了点茶说:“我去张总办公室,杨小姐说你来指挥中心了,我就赶过来了。各位,你们知道吗?今天晚上给干部家属放映电影的事,闹的不太好了。好多工人家属不满意,说为啥干家属就特殊?”

    “呵呵!有意思,”张知木听这话笑了,“看来我们的工人们有民主意识了。不过任何时代,人都会差别的。这样才能激励人进步。没事儿,这样的家属才能激励男人进步。”

    “呵呵!张总看问题是不一样。”李岩说,“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政治部已经有不少放映机,我们正培训放映员,培训完就下到各地去,给各地驻军和边防军去放映。不过,放映机远远不够。我还想要几台给修秦直路的军队战俘们去放,这样比用嘴说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这事儿,要请张总出面说一下,不仅仅是放映机的事,还需要胶片。”

    “没问题,李公子考虑的周到,这事我安排。让李云鹤他们再多生产一些放映机,也让小红玉他们多印一些胶片。”张知木说,“给我们军队放映完了,还要让他们带着放映机,到各州县给大家放映露天电影。”张知木想到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事情。看一场露天电影是多人的节日啊!

    “哎!知木这个主意好。”陈玉峰忍不住说,“给百姓们看看电影,也比我们的干部说啥都强。让百姓们知道跟我们干,就是不一样。”

    李岩看到了大厅里面的沙盘,忍不住站起来围着看个仔细,说:“有了这东西,简直太好了,啥都直观。”

    欧阳鹤过去给李岩介绍南征的一些情况,又说:“李公子有啥高见也说说。”

    “你们考虑的很详细了,不过要打回我老家去了,我心里还是很不平静。”李岩说,“我们那里是很好的平原,可是就是不知道为啥,不是涝就是旱。哎!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们也把铁路修到我们家去。”

    “我打下河南之后,一定要整修河道,兴修水利,改善那里的环境。”张知木说着来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拿起一个指示棍子,在地图上比划着对李岩说,“李公子你看,我们今年的铁路就修道风陵渡,刘云他们已经动工修西安到潼关的铁路,马上要修西安到兰州的铁路。兰州到嘉峪关的公路修完,就开始建铁路基础。这些都修完了,我的想法是,修建从太原到中书省(河北)正定的铁路,然后向南到武陟过黄河到郑州,再从郑州到汉口。铁路横穿河南。河南境内的其它铁路就好办了,可以连在这条主干铁路上。”

    张知木的设想,把陈玉峰、欧阳鹤都吸引到了地图前。

    李岩忍不住吸了口气说:“天哪!这是多大的魄力。我们这辈子能赶上吗?”

    “为啥不能?”张知木说,“用不了两年,我们包头大型钢铁厂就能投产。很快的我们就能产出来大批的钢轨。我们的建路工人队伍也锻炼出来了,还有大批的施工机械也在生产。再说,那时候,我们参加建设的就不只是窑岗或者山西这些人了,中书省(河北)、河南的百姓都可以参加建设,让他们即赚到银子,又把家乡建设好了。这么说吧,我们南征结束之时,就是建铁路的时候。”

    “简直像做梦一样!”李岩说。

    “哎!知木你不是说,我们还可以在长江上建大桥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铁路修到江南去啊?”看来陈玉峰也对建铁路有兴趣了。

    “当然,我的初步想法是,从汉口架桥过江到武昌,然后从武昌到九江,以后再从九江到赣州再到广州。总之,只要想到的,就没有做不到的。”张知木说。因为他知道,前世的铁路就是这样修的。

    “哎呀!那时候南北货物就可以很容易的进行交流,百姓们都跟着受益。”李岩说。

    “那时候交通不再受阻隔,通信也通畅,加上我们的软实力,一个统一繁荣的国家,就不容易分裂了。看来,一个广大的国家要想真正统一,技术手段很重要。”欧阳鹤看的更远。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