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_第二十一章 安置移民 刘宗敏发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安置移民 刘宗敏发怒 (第1/3页)

    第二十一章安置移民刘宗敏发怒

    李自成的大顺军再次开战,也忙坏了李茂他们。因为很快的就有大批的逃亡官员和富豪逃奔到扬州、淮安等地,他们都觉得还是山西窑岗那里安全。那些带有金银财物的逃难者,到哪里都是那些官员强盗的觊觎的目标。他们都听说只有山西窑岗那边才能保证安全。一时间,到窑岗的客船票一下子就被抢光了。每天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李茂,索要去窑岗船票的人都推不开门儿。李茂电话根本不敢接。

    现在扬州是除了窑岗、大同之外,首先用上电地方。两兆瓦发电机,让扬州的大户们家里都按上了电灯。经过李茂的努力,很快的也在扬州安上了电话。而且扬州这样的地方,一家安上电灯、电话,很快就有百家要安。李茂已经在扬州又上了两台两兆瓦发电机,电话也是一再扩容。好在扬州人在这方面不怕花银子。李茂他们收入不用说,也不少。

    看到十几天以后的客船也运不走现在要去窑岗的客人。李茂就想个办法。在那些用拖船拖拽的驳船上面搭一个棚子,四周用帆布围成一个六尺高的围子,以遮风挡雨。然后在驳船上,再安放一些座椅。一串驳船中,有一个驳船上安排一个厨房。可以给大家做饭。因为到窑岗需要的时间不短。每个驳船上,还要作一个厕所。

    这样一串驳船不拉货物,就可以拉很多人,由于是轻载速度还可以很快。李茂他们的这一举措,可是给这些逃难的人带来了福音。此时的他们也顾不上啥身份,能弄到一张驳船上的座位就已经高兴万分了。因为等在扬州住在客店不知道要到啥时候。

    不过最忙乎的还有扬州到开封这一串儿分公司的票号。这些官员们和富豪们都带着不少金银,他们怕路上不方便,都通过票号汇到窑岗,或者直接换成窑岗币。

    逃过来的再多,李茂就根据情况,将驳船也改造成不同的等级。高级的隔成独立单间,再就是可以躺着睡觉的上下铺位,当然铺位也分单间的软卧,还有敞间硬卧,最次是硬座了。

    最后,涌来的大批难民让李茂为难了。扬州知府现在已经顾不上难民的事儿。他担心的是李自成大顺军啥时候打过来。扬州的富户更多,都跑来问李茂,扬州守得住不?

    李茂早就得到欧阳鹤发过来的密电,告诉了他和李自成的约定,但是李茂不能说这事,他对这些人说:“大家放心!大顺军打官军厉害,可是我们张总已经指示我们,协助官军守住扬州。你们没看见,我们的两艘平底蒸汽船已经停靠在扬州。我也可以告诉大家,船上蒙着的都是大炮。我们在潼关就是用大炮支援宁德将军,李自成损兵折将就是打不进潼关。”

    有人不放心的说:“扬州不同于潼关,无险可守啊!真出事了,你们有一个城堡一样的商场。我们可是无处躲啊!李掌柜,真打起来,我们可要把逃不走的家人送到你这来躲着啊。”

    “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的大炮也不是那时候可比的。我们窑岗人说话算数,说要守住扬州就会守住扬州。”李茂说,“我敢说,只要我们不撤退。大顺军就不敢来扬州,大家也用不着逃走。”

    李茂的底气给了大家勇气,因为他们的确看不到一点儿窑岗人要准备走的意思。由于战事紧张,好多东西都在抢,窑岗人还是敞开供应。他们相信,窑岗人在扬州投入很大,窑岗人不会轻易放弃。窑岗人要是不想放弃,闯贼真的一定打不过来。

    安下心来,大家又开始研究难民的事了。

    有人说:“李掌柜,你们窑岗别只把有钱人送走了就不管啊!现在大批难民官府已经过不顾来了。这些难民我们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可是我们要管道啥时候啊?”

    还有人说:“李掌柜,你跟你们东家说说,你们那里有山陕两地,完全可以多安排一些难民啊。”

    “呵呵!”李茂苦笑几声说,“有地方就能安排难民吗?难民不是石头,找个地方放下就行。他们要吃饭,要房子住。平时你们都说,我们这里是鱼米之乡,物华天宝之地。这样的地方不能安排人,到了北方那些苦寒之地,还好安排吗?我们每年安排逃到我们那里的难民真是伤透了脑筋。我们张总说了,不许冻死一个,饿死一个。这下可好,每年难民都向流水一样流过去。”

    “是啊!是啊!这些年,我们这里讨饭的都少了。据说,不少人都逃到你们山西去了。”有人说。

    “哎,这样吧!”李茂说,“我跟家里联系一下,看看河西那边和河套地区还能不能安排一些难民。不过在扬州这边的事你们要安排好了,不能饿死一个。”其实,李茂知道河套地区需要人,河西那边也需要人。但是在扬州这边的事,应该让这里的富户们出点儿力。

    李茂跟家里一联系,陆成祥当然高兴了。马上和河西的宁德、李魁还有周遇吉他们联系了一下。他们都答应,有多少人要多少人。最好要有文化和有手艺的。

    陆成祥问他们,有全家一起去的,你们要给解决住房,有文化的人待遇除了我们的移民政策之外,还要优待一下,能不能行?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有文化的最少能安排当老师,不用种地,工资还高。

    李茂得到这样的回答,当然心里就有数了。立刻又召集了扬州的这些乐善好施的富户们开了个会。

    “我们张总回电报说了,我们要团结大家,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不让一个难民饿死。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