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_第二十五章 汽车试验 窑岗开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汽车试验 窑岗开放 (第3/3页)

    “你说的事儿太玄!等出来再说吧。”李云鹤问:“明天有时间的话,我们去看看我们的新炮?”

    “不行,明天要开个会。要不是二叔和邱老东家没回来,今天就该开会。”张知木说。

    由于阎兴和邱老东家下去巡视去了,会一直没开成。直到阎兴和邱老东家回来,窑岗的头们凑齐了,才在窑岗办公楼小会议室开了一个会。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开放窑岗的商业环境。

    张知木首先做了一个发言,他说:

    “今天大家都齐了!有件事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我从河曲回来后,就发现我们窑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问才知道,黄玉坤和陆先生把我们窑岗人新建的住房都改成客店了,才勉强安排下了客人。事情比我们看到的严重的多。这里有一些教训,就是我们安排的活动太重叠了。以前我们窑岗安排的事,基本上都是窑岗的事。可是我们忘了,现在我们的事,也是山西的事,陕西的事,也是大明朝的事。我们的思想要跟上变化才行。我们不是原来的那个窑岗的土财主了。

    我们每一件活动都会引来很多人,今后所有的大型活动,都要考虑到我们接待能力。尽量将时间错开。

    还有,前些日子,我和陈叔、欧阳先生也讨论过。我们现在遇到的是客人没有住处的问题,今后还会很多其他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以前我们窑岗初创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不做,没人能做。现在许多事情,都有人都想到窑岗来做。我觉得我们应该放开手,让大家来做。不要怕别人赚银子。我们要腾出手来做我们该做的大事。

    记得黄玉坤跟我说过,他们工厂里面有的工人,学会了手艺,就辞职不干了,自己在家里给别人做衣服。当时我就说,应该鼓励他们。现在,我们窑岗的服装总是出新样式,各地都在学窑岗人的穿戴,她们功不可没。

    我们鼓励大家都来发财,我们的市场就会繁荣起来。我们制定好规矩,合理的收税,让大家高高兴的发财,这才是正路。不过我们窑岗的问题是,所有的土地都是窑岗买下来,外人很难进来搞经营。我们今天,就研究研究我们窑岗到秀容之间的这这南北八里地东西六里宽这块地方的开发问题。上次我们已经做了大致的规划。路和基础设施也在建。我想我们不等了,可以现在就进行土地拍卖。我们可以按照区域,进行分块拍卖,然后制定要求,比如不论墙角和屋檐,建设时的不能超越设定的红线。还要要求,沿街沿巷,必须是作为商业店铺。这是商业区。

    大家也看到了,现在逃难到窑岗的不少有钱人。我觉得该欢迎他们。因为他们大多数是有文化。有文化的人越多,对我们窑岗人的今后发展越有利。但是他们能买到的房子都是我们卖的几处小区的房子。这远远满足不了有些人的需要。所以我还打算,在窑岗学院的西面,划出来一个小区,那里的地皮也要出卖。那里可以建住宅。土地相对要便宜些。这样我们窑岗才能吸引人,留住人。大家看看有啥意见?”

    陆成祥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同意张总的意见。我们马上就要在电台和报纸上发通告,请各方人士到窑岗来。不过我建议,我们土地要搞一个大型的拍卖会儿,电台要进行现场直播。估计浙商、徽商、山陕商人等全大明朝的商帮都会来参与竞拍。我们的这块儿商业用地,归化有南北三条道路,东西五条道路,不但南北已经通电车,东西也要通环路电车。我们拍卖的时候,从四周开始向中心拍卖。我们的中心就是电车道两边的商铺店面。买完地的愿意自己建就自己建,不愿意的拿出银子,我们帮着建。那个住房用地,我们也要把电车线路延伸过去。水电煤气暖气电话,也通过去。拍卖完商业用地,就卖住宅用地。”

    陆成祥说起这些如数家珍,越说越兴奋。这些事儿他早就心里有数。

    其实这样的事儿,别人也真的说不出来啥。只有卢炳义说:“我们现在住宅建设已经决定向外转包。我建议由刘本胜牵头,组建一个工程监督检查队伍。对那些承建商进行监督检查。刘本胜对我们老的营建法式精通,又懂我们钢筋水泥建筑的建设方法。甚至我在想,那些营建商是不是也要进行培训。不然他们还真的不一定能干好我们的活。”

    “卢先生说的是,这件事就交给刘本胜来管。我们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张知木说。

    这件事虽然很大,其实也很简单。张知木之所以请大家都来,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窑岗的事,就是大家的事。重大事情,必须大家都知道。

    这件事就算通过了。具体事儿责无旁贷的落在了陆成祥身上。

    看家大家都全,阎兴说:“我跟大家说说我和邱老东家走了一圈儿的情况吧!”

    “好啊!我们都想听听。”张知木说。

    “情况太好了!”阎兴说,“我们各地今年都有银子,过去不好办的事儿,现在都能办了。以前也难为我们的干部了。他们不收银子,不能随便派工。好多事都没法办。这才半年过去,各地真的是一派繁荣啊!好多路桥都修了。不少百姓的房子也在翻盖。那些草房,不少也翻新了草。我们出去都是不打招呼进行暗访。走到哪都能听到百姓对我们官员的赞美。”

    邱老东家也说:“唉!活了这大岁数,才觉得自己算是个有用的人。各地官员们都不错。他们手里的银子不是个小数啊,虽然收一半儿的税银,可是都留下了。百姓们交上了银子,又可以通过参加修桥修路把银子挣回去。”

    “对了!”阎兴说,“我们这次见到了我们的官员们,他们都说我们为他们培养教师的事非常好。可是他们都提出了一个共同要求。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一下。”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