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_第三十四章 接待宋应星 黄河改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接待宋应星 黄河改道 (第1/3页)

    第三十四章接待宋应星黄河改道

    回窑岗时,陆成祥上了张知木的车子,李云鹤又挤了上来。

    上了车李云鹤不顾陆成祥的不满,大大咧咧还问,“陆先生,我不挤你吧?”

    陆成祥对李云鹤也没办法,他是张知木的爱将,不过陆成祥话也没客气,“就你小子敢胡闹!你也是领军的元帅了,就不能稳重一些?”

    “哎呀!陆先生,我想稳重啊,可是稳重不了怎么办?”李云鹤和张知木也敢开玩笑,象陆成祥这样的,他更不在乎。

    “别贫嘴了,陆先生说得对,你已经是整个窑岗工业系统的带头人,要有点儿领导的样子。”张知木数落着李云鹤,又问,“你们那个三角翼怎么样了?我看那些试验动力车的都跟着汽车队出发了。不是没人管这些了吧?”

    “哪能呢,那些人在家也帮不上啥忙。只有实验的时候才能用到他们。”李云鹤说,“我已经安排刘宝学,让他们帮着制作钼管儿。要求他们制作完了,同时把钼管儿的参数都检测出来。估计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搞好。他们现在也是太忙。河西的运回来了不少镍和铬矿石,他们正在炼合金钢呢。对!就是你说的白钢,不生锈的那种。还有镍铬合金丝,制作电阻的那种。”

    “好啊!不锈钢出来可太好了,好多地方都用得到。还有那个电阻丝要是弄出来,我们以后搞电加热就会简单多了,也便宜多了。以后,我们的滹沱河要是发电了,短时间内,我们的电会非常充裕也会非常便宜。普通百姓都可以用电炉子做饭,使用电饭锅更方便。”张知木说。

    “等等!你们说的我有些没听明白。张总你是说我们还要能生产不生锈的钢?”陆先生没听明白,也是有些惊奇。

    “普通钢里面加上镍和铬,就会变成不生锈的钢。这样的钢直接就可以制作食品厂装豆油的大罐子,白酒厂装酒的大罐子。好多地方都用得上。”张知木说。

    “还有,你说的电饭锅是怎么回事?”陆先生兴趣不小。

    “就是在一个锅底下,装上一个电阻丝加热器。再装上一个双金属控制器。这个双金属控制器,可在电饭锅开锅一段时间后自动跳闸,转换到保温状态。用电饭锅做饭既简单又方便,再也不用看着锅,还要不断的翻锅害怕饭锅糊底。电饭锅做饭就极其简单了。”张知木说。

    “啧啧!以后会不会有替人吃饭的机器?”陆成祥咋着舌说。

    “哈哈哈!”三个人笑了起来。

    张知木又问:“我们在河西那边开矿的人选都安排好啦?”

    “早好了,到酒泉的那批人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也马上就走。”李云鹤说。

    “等铬矿石大批的运回来,你们要和清风子师傅他们一起研制电镀炮膛的工艺。铬金属硬度极高,要是枪炮的膛线镀上一层铬,不生锈不说,还耐磨。炮膛和枪膛的寿命会延长不少。”张知木说,“镀铬技术掌握好之后用处还很大,普通金属镀上一层铬之后,就会敷上一层又硬又亮还不生锈的金属铬。这东西用处也不小,最起码非常漂亮。我们的自行车车把横梁要是镀上铬是不是会很漂亮?”

    “哎呀!现在炼钢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李云鹤感慨的说。

    “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冶金学院?专门培养冶金技术人才。”张知木说。

    “我看行!也应该成立一个这样的学院。炼钢是我们的大事儿。它制约着我们的发展规模。现在有不少项目不敢大上,一个是考虑电力,一个是考虑钢铁。”李云鹤很赞同张知木的提议。

    “这个学院的地址和院长我都想好了。”张知木说,“我们不是在窑岗和冶场之间开始建设生活区吗?我看就把钢铁学院建在那里,那里离冶场还近。那个院长就让刘宝学担任,他的文化水品比你父亲高。他做院长更合适。”

    “那冶场谁来管呢?”李云鹤问。

    “暂时没人能替代刘宝学,你父亲包头那边还忙不过来,就由刘宝学先兼职吧!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其实具体事物可以由副院长多管一些。”张知木说。

    陆成祥接话说:“张总要是下决心建这个学院了,回去还要和卢先生马上研究下。好多现在建的基础设施,都要兼顾到新学院的建设。你说的那个位置倒是真不错,有山有水的。电车线路还要通过去,交通也方便。”

    “建学院啊,是我们长远的投资,他带回来的效益马上看不见,可是后劲儿长。”张知木怕陆成祥心疼银子。

    “嘿嘿!张总,你放心,这些事儿我现在看的很明白。好多以前我看着花银子心疼的事儿,现在看来都赚银子了。建一个学院用不了多少银子!”

    陆成祥的话让张知木有些吃惊,不过张知木马上明白,窑岗现在真的是太有银子了。窑岗每天进出的车队、驼队都是络绎不绝的。火车轮船每天都在轰轰往来。他们会带来大把的银子。过去,皇上借一次银子,陆成祥就象大病一场一样。可是现在陆成祥已经很坦然了。一是习惯了,二是现在他手里真的有银子了。陆成祥的精神状态好像和银子的多少成正比,张知木觉得陆成祥现在是越活越精神。

    李云鹤开玩笑说:“我说,陆先生,你现在是越来底气越足啊?”

    “哼哼!小子,我们不但银子足,你知道我们这一年建了三个大型粮库吗?都是可以进火车的大型粮库。”陆成祥说,“出了窑岗现在山里那个,还在包头、西安各建了两大型粮库。而且马上粮食就能装满。我准备明年再在潼关那里建一个大型粮库,那里是交通枢纽,往哪里调运都方便。还有盐城、汾州也再建大型粮库。有了银子、粮食你说底气足不足?”

    “足足!”李云鹤赶紧说。

    “陆先生说得好!我们是手里有粮心不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