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先取襄阳 南征开始 (第2/3页)
。如果弟兄们真的像你说的都是精兵的话,考核合格了,我就都收下你们。你看怎么样?” 这些人一听还能到窑岗去,当然一个个兴高采烈的。纷纷都说:“好啊!好!我们去窑岗。” 这样柳成潢要求他们配合明天演戏的事儿,也就没有问题了。 由于秀容号已经回到黄河那边去,准备配合北路大军进军洛阳。现在窑岗的钢壳战船,只有汾州号和沁州号在这里。 第二天一大早,这两艘战船带着浩浩荡荡拖轮船队,就来到了襄阳和樊城之间的江面上。到了之后,两艘战船的几门大炮就“咚咚”的开了几炮。那些守卫城门的大顺军士兵们就把城门都打开。窑岗的士兵下船登陆进入到襄阳和樊城。襄樊就算收入窑岗人的囊中。这些景象,都被窑岗的随军记者用相机记录在胶片上。 中午,窑岗的电台就插播重要新闻。新闻中说:“重要新闻,现在插播重要新闻!各位听众!刚刚收到的消息。我们窑岗民军,经过浴血激战,已经收复了被闯贼占领多年的湖广重镇襄阳和樊城。将闯贼的所谓大顺朝国都收复,将闯贼打的落花流水,狼狈逃窜。由于我军出击突然,动作迅速,使闯贼没来的进行大规模破坏,千年古城完整被收复。百姓们涌上街头欢迎我军进城,庆祝获得了解放!” 崇祯皇上,吃了点东西。准备听一下窑岗的午间新闻,然后小睡一会儿。没想到窑岗人突然又插播重要新闻,而且是收复襄阳的重要新闻。崇祯皇上鞋都没穿就蹦到地上,拍手叫好。他已经得到各方面的消息,知道窑岗人最近有大的军事调动,他知道窑岗人要有大的动作了,可是没想到窑岗人的动作会这快,二月刚出头,黄河河套地区还没有开河。窑岗人会这么快的采取行动了。按照大臣们一起估计,窑岗人要等开春河道运输通畅了,他们才能开始行动。没想到会提前到现在。不过崇祯皇上又一想,我们这么判断窑岗人,那个闯贼也会是这样判断窑岗人,所以窑岗人突然出手,一个上午就把襄阳和樊城都拿下来了。可惜的是,又让闯贼逃了。不过这个闯贼是太难拿了。几十年来多次把他逼到绝境,他都能逃脱,看来也是天意啊! 已经到了应天府的李自成,也在听窑岗人的广播。不过他被窑岗人演的戏给逗得不住的“哈哈”大笑。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地大笑了。笑完的李自成觉得非常痛快。刚刚和李自成一起吃完饭的刘宗敏不解的问:“爷!这事儿真的这么好笑吗?” “哈哈!宗敏啊,你不知道,我笑的实在是太痛快了。我一笑崇祯皇上那个笨蛋,听了这消息会高兴的那个样子,二笑,窑岗人也会知道我也在听他们广播的,他们也一定知道我在这里大笑。而世上能知道这个重要新闻内幕的人,没有几个。能笑的出来也就是我们几个人。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爷,我听了襄阳没了心里难受!”刘宗敏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我已经不难受了。”李自成说,“我们不如人家,没啥说的。好在你们打下了江南大片地方。我们要好好学学窑岗人,看看我们能不能有点出息。” “爷!”刘宗敏说,“我们不缺武将,缺有用的文臣。学窑岗人靠我们武将不行。” “武将也要学窑岗人。”李自成说,“就说那个窑岗的柳成潢吧。他也就是窑岗的西路副总指挥,可是他就敢当机立断,派他们的拖轮送我们。这样的将军,我们军中有吗?” “这!这找不到。”刘宗敏说,“要是我一生气就把雇船的给杀了!” “所以,我们武将也不行。都没法跟人家比。”李自成沉思着说,“那个柳成潢也就是码头上的苦力。张知木是怎么把他们变成这样将军呢?” 刘宗敏说:“我听说,这个柳成潢读过书,识字。还听说,他们军队的士兵也被逼着读书识字。不知道他们是干啥,读了再多的书,上战场,一刀下去,也是个死。” “宗敏啊!这就是差别。”李自成说,“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人,差别很大。可是我们做不到啊!我们的将军中读过书的也不多。” 躲在四川的张献忠听完窑岗人重要新闻,问身边的人:“我们派往汉中的人该到了吧?” “该到了!从这里到汉中的路太难走了。我们组织人把路修修吧!” “糊涂!你们别看窑岗人现在对付李自成,对付完了李自成下面就是我们。要不是我老张早就看好了四川这步棋,让李自成抢了先手,我们躲都没处躲。这里路不通,我们才能养精蓄锐。路要是通了,窑岗人推着大炮就来了。” “皇上!我们不是和窑岗人关系很好吗?” “很好?呵呵!愚蠢。”张献忠骂了一句没再说。 远在辽东的多尔衮、几个硕贝勒和范军师也在听这个重要新闻。 那几个硕贝勒,高兴得手舞足蹈。有人说:“范军师,现在你没话说了吧。我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对啊!军师,是你说的等窑岗人动手了我们就出兵。”有人附和着。 范军师摇摇头说:“我看没这么简单。按理说窑岗人现在不到出兵的时间。他需要等黄河的冰都化完才能出兵。而且他们不会从襄阳那边一路动手。去年他们已经夺取了汉中。现在夺取襄阳不是啥大事儿。可是这不是窑岗人行事的作风,他们不是小打小闹的人。我们看看再说吧!”范军师很冷静。 可是这些硕贝勒们等不及了。又是一阵儿嚷嚷。 多尔衮止住他们,问范文程:“军师,你是不是太谨慎了。我们的军队和蒙古人都准备好了,劲儿憋得足足的。” “摄政王!窑岗人夺取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