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乌鸦嘴_第298章 将近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章 将近酒 (第2/2页)

论这种大家……有些不妥吧?”

    惊蛰姑娘轻笑道:“公子只是自己的看法,又不是盖棺定论,何必太过拘泥?”

    唐棠点头。他想了想,沉声道:“易安先生的才情举世公认,她的诗词如‘征鸿过尽’、‘月满西楼’,令人五体投地。”

    到这里,唐棠话锋一转,接着道:“可她的治学态度,我虽是一介无名后辈,却不敢苟同。”

    惊蛰姑娘不禁来了兴致:“不知公子有何见解?”

    唐棠看了一眼惊蛰姑娘,见她满脸期待,叹了口气,无奈道:“姑娘还是请出笔墨吧。”

    听到唐棠的话,惊蛰姑娘美目开始发光。她将琵琶收下,摊开宣纸,亲自帮唐棠研起墨来。

    唐棠润了润笔,也开始用惊蛰姑娘第一次见到的“长短句”在宣纸上吐字如龙:

    “闺里怨尤多,

    江畔风波少。

    已是匆忙误晚春,

    却道花开早。”

    “花落莫生悲,

    潮去无相扰……”

    惊蛰姑娘读到这里,唐棠却停下笔来。惊蛰姑娘轻声道:“公子为何停笔?”

    唐棠似乎在犹豫要不要接着“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他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挺直腰杆,写下了最后两句:

    “莫笑‘风流’、‘故垒’痴,

    徒惹今人笑!”

    惊蛰姑娘刚才见到这首《卜算子》的上阙,就知道唐棠在暗讽易安先生。等唐棠写出“风流”、“故垒”几字,便知他是在嘲讽刚才提到过的李易安批苏东坡“不协音律”这件事。

    她叹了口气,幽幽道:“公子最后两句,算是盖棺定论了。”

    唐棠默然道:“有人高唱‘大江东去’、有韧吟‘晓风残月’,本就是我华夏文化的魅力所在,不分高下雅俗。李易安嫌弃苏东坡他们言语粗俗、不堪入耳,是忘了令不是生地长的,也是从山歌渔调、楚赋魏诗一步步衍生而来。既然如此,为何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

    “怪不得公子李大家‘徒惹今人笑’……莫笑古人痴,徒惹今人笑。公子满腹经纶,弟佩服。”

    惊蛰姑娘向唐棠施以文人之礼。

    唐棠也起身,还了一礼。

    惊蛰姑娘见唐棠表情严肃,捂着嘴娇笑道:“好啦,公子今日创出这‘长短句’,假以时日肯定会由荔枝阁传遍九州,到时候,公子可就是一代词祖喽……”

    见唐棠不话,惊蛰姑娘有些撒娇道:“良辰美景,不知公子有没有兴致听女子抚琴一曲?”

    唐棠笑道:“若是铁板琵琶配塞下曲,更好。”

    听到唐棠的话,惊蛰姑娘笑容更璨。她由内室取出一把铁板琵琶,顺便换了一身大红衣裳。

    惊蛰姑娘怀抱琵琶,缓缓走到椅子上坐定,试了试音,一曲诗仙唐白当年游览下所作的《将近酒》在铮铮琵琶声里娓娓道来。

    起初,惊蛰姑娘在弹。

    随着曲入高境,她闭上一双美目,开始变弹为拍!

    于是,那股在诗里激荡而出孤傲与豪迈,也如黄河之水,从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棠闭上双眼,静静听着这首慷慨激昂的琵琶曲,脑海中是那位站在祖龙山千年的白衣,画地为牢,不愿下山半步。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位一声放浪不羁本应一生洒脱的白衣,为何却如同一曲《将进酒》,有豪迈从而来,却成了啸傲千古的悲壮,奔流到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