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让你先装 (第1/1页)
林启见李蕴儿转过头不让自己看,心下哑然失笑。 这个角度只能看到她侧脸上隐隐的一点婴儿肥,皮肤白皙,十分可爱。 他不由心中暗想,如果她是江茹的话,这反应是因为还在生我的气? 于是自得其乐地抿了一口酒,轻轻笑了一下。 旁边方芷柔的注意力一直在他身上,见他往李蕴儿那边一直瞄,还这样时不时低头傻笑的样子。方芷柔心里边隐隐泛了酸味,一转头又看到翦秋打量的目光,她便往后挪了挪,如护犊的老母鸡似的,把林启与翦秋的目光隔绝开来。 但她在林启面前向来是百依百顺,却也不敢在这种场合把心里那一丝丝的醋意发作出来。只好捧起酒壶,给他倒了一杯酒,柔声问道:“林公子今日不作诗?许多人都盼着呢。” “我又不会作诗,再说了,你看这满地的才子,也不差我一个。今天出来,就当是春游好了。” 他这边如春游般,正津津有味地欣赏古代这项娱乐活动,那边葫芦吃了点心,低着头,已隐隐有呼噜声传出来,竟然是睡着了。 颜怀也是昏昏欲睡,连絮絮叨叨的兴致都没了。 接下来却轮到林平江作诗,他有个秀才功名在身上,是如今文水县风头正盛的大才子。他一起身,众人的目光俱是看向他,各自期待起来。 向祝圣哲拱手后,林平江也不多说,张口便吟道: “画屏深掩瑞云光,罗绮花飞白玉堂。 银榼酒倾鱼尾倒,金炉灰满鸭心香。 轻摇绿水青蛾敛,乱触红丝皓腕狂。 今日恩荣许同听,不辞沈醉一千觞。” 一诗念毕,座上众人倒吸一口冷气,林平江不愧是文水县第一大才子。 卢培忍不住赞道:“此诗可为今日魁首。” 祝圣哲也不抚须叹道:“好一句‘今日恩荣许同听,不辞沈醉一千觞’,有才情,有气魄。” 一时间园中读书人们交头接耳,纷纷叹服不已。 又有一名身姿绰妁的粉衣舞女婷婷袅袅地走来,作了一个万福,说道:“奴家愿为林公子唱诗。” 伴着琴声悠扬,那边佳人歌声婉转。 林平江脸带矜持笑意,斜眼瞄了林启一眼,轻声道:“蠢贼们,可服气了?” 颜怀哼道:“你这诗,也就一般般,嚣张什么?” 林平江冷嘲道:“今日是文章诗词盛会,你却在那里喋喋不休些琐事,平白污了我的耳朵,却不知你可有才华?” 颜怀大怒,愤然起身,指着林平江骂道:“你这狗皮倒灶的东西,我自说我的,与你何干?” “泼妇骂街!”骂完,林平江又自持是有身份的人,只好扬声道:“我不屑与你做口舌之争,你若有本事,便用诗词与我相辩,若无才学,自己夹着尾巴滚吧。” 颜怀心道,这家伙刚才做的那首诗不错,不好骂这个。 只好实事求是地骂道:“什么不愿与我做口舌之争,你那是争不过我。你这心眼比针孔还小,也配读圣贤书?” 他骂声颇大,一时间便有许多人围过来,指着颜怀嚷嚷道:“林兄刚才说了,这是雅会,你若会作诗就作,不会就滚出去。” “就是,我看你是嫉妒林兄的才学吧……” “哟,你们看,跟这人一起的不就是那个抄诗的跑堂吗?果然是蛇鼠一窝。” 林启心中好笑,这些文水县的读书人倒是眼尖,但我又没惹你们。 哦,对了,这些人要来踩我了,一会要不要打他们的脸? 颜怀早就从林启那里要了几首诗来,到也不虚,狠银又瞪了林平江一眼,道:“作诗就作诗,谁还不会似的。” 说罢,他负手吟道: “是宴裁诗走马成,冷羮残酒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颜怀一诗念毕,满座动容。 这个时空里没有李商隐,林启也是前几天与颜怀聊天才知道的。刚才给颜怀的几首诗,这首便在其中。 为了应景,颜怀其实将这首诗改了几个字,把一首称赞别人的诗改成夸自己的。 “是宴裁诗走马成”一句自夸。 “雏凤清于老凤声”又一句自夸。 他正好比林平江年轻了将近十岁,这首诗作出来,就好像在说:“你要我作诗,我马上便作了一首,宴会结束了,再会了你嘞。至于结果?嘿嘿,我这年轻人做的诗就是比你好……” 诗中俊拔之意跃然而出,正好比林平江的那首意境更高远一些。 不多不少,略胜一筹。 卢培低头沉思片刻,不由赞道:“好诗。” “好一句‘雏凤清于老凤声’颜公子才思敏捷”胡牧赞道。 祝圣哲道:“少年才俊,当浮一大白。” 林平江却是如遭雷劈,脸色铁青,指着颜怀,半天说不出话来。 是他自己说的,今日只以诗词相辩。这下自己一时拿不出压过他的诗,又有什么好说的。 输了人又输了阵,这个姓颜的,越看越讨厌! 偏偏颜怀最爱痛打落水狗,又冲他问道:“你这家伙,可还有诗?” 林平江愤然道:“你这诗也就,你,你……” 颜怀扬扬得意道:“你,你,你什么你。” 那边祝圣哲拈须微笑,目光隐隐看向林启,道:“此诗意境极佳,若再无更好的佳句,颜公子可为今日文魁。却可惜,终究没有比得上《将进酒》和‘燕云北望气如山’的吗?” 他说完,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看向林启。 各人心中思量却不同,一时议论纷纷起来: “果然,祝大人还是想看这林启作诗。” “那两首诗,何其大气磅礴,惊天地,泣鬼神,若非小生通读太白全集,真不敢相信,那不是李太白所著……” “但这林启自己也说,那诗是从书上看来的。” “呵呵,他不过是又想出名,又没那么厚的脸皮,不敢将这诗据为己有罢了。” “沽名钓誉之辈……” “如今看他如何是好,今日就要他出洋相。” 林启无所谓这些言论,却对祝圣哲颇有些不满。 这老匹夫,果然还是要试探我,古代人就是太闲了。 林启只好放下酒杯,起身拱手,正要开口说话,却见那边李蕴儿“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扯着嚷道:“我二哥还没作诗呢。” 她声音清脆,一下子就把众人的眼光吸引过去,纷纷看向李荣之。 这些才子不敢当面说李荣之的坏话,但心中嫉妒他两年前考了县试第一名。私下都认为,那是因为李府贿赂了主考官。 “一个商贾门户出来的,能有什么才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