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莲花酒业发展道路 (第2/2页)
酒厂。 从莲花酒厂的角度来说,收购直线距离仅有两百米不到的东泉酒厂肯定是最划算的。 按照孙权的观点,东泉酒厂的窖池虽然在历史上不如莲花酒厂,但是也算是老窖池了,而且条件也不差。 由于两者地质状况基本一致,而且都是背靠背后的莲花山,水质土质和气候都没有其他差别,所以其原酒水准和莲花酒厂的原酒接近,用于勾调精品莲花醇这种中低端产品最为合适。 回到莲花县的刘飞翔直到更新完《雪中》后,这才回到莲花酒业开始正式履行他作为莲花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职责。 公司办公室重新物设了两个人。 一个是翟翊辰的堂妹翟倩,只比翟翊辰小一岁,但相貌却和翟翊辰不能比,说眉清目秀都算是夸奖了。 不过这女孩子却很聪明伶俐,也是普通大学毕业,好在学得是计算机,应付办公室的活还算轻巧。 本来是想借这门技术要去外边打工 ,但因为才结了婚,丈夫在开拖拉机,不愿意她离家,所以这才来了酒厂办公室。 一番考察之后,孙权发现这女孩子机灵,能说会道,这一点倒是和翟翊辰有点儿相像,再加上肯学,还会打字,简直就是天生的搞办公室的料子,所以孙权就毫不犹豫的把她安排在了办公室当主任。 “刘总,这是上个月的生产进度况和库存况。孙总吩咐过,只要您来上班就报给您”翟倩一口气就递了一大堆报表资料,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刘飞翔的表。 刘飞翔本不想管莲花酒业这一摊子事,可孙权总是事事汇报,然他很无奈,只得答应每个月来上几天班。 虽然不清楚财务那边的况,但是看财务那边一个个眉飞色舞几乎隔天就要往县城里银行跑的形,再加上酒厂加班加点,灌装出来的酒更是被排在厂里的货车连更晓夜拉走,也就能知道酒厂今年况可能要翻了,所以整个酒厂的职工一个个都是浑是劲。 刘飞翔虽然不是搞企业出的,但是好歹前世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局长,所以对这些报表并不陌生,而且现在这些报表还相当粗糙,远不及十多年后局机关报表的那么规范严谨,但了解一个大致况却是绰绰有余了。 花了十多分钟把报表看完,翟倩又把厂里生产况做了简单介绍,具体详还得要孙权和老仲他们才能说得清楚,不过看样子应该没啥问题。 没几分钟孙权和老仲他们就到了,免不了就是询问京城那边的况,刘飞翔简单做了介绍,但并未具体谈及销售数额,这个数据目前还不能外泄。 孙权是知道况的,而且好在老仲都是心明如镜,所以也都不多问,对他来说管好生产就行,只需要知道销售很好就足够了。 “仲工,东泉酒厂的况如何?你们评估一下我们接手东泉酒厂的话,要花多少时间能彻底把东泉酒厂纳入我们莲花酒业,让其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刘飞翔没有避讳翟倩,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到目前厂里的欣欣向荣局面,这种况下他们这些厂里的骨干如果都还不能和自己一条心,那自己做人就太失败了。 一听到说要兼并东泉酒厂,仲荣正顿时来了精神。 事实上在前几年莲花酒厂极盛时期的时候,就打过兼并东泉酒厂的主意,两人都甚至还去考察过东泉酒厂。 只不过那时候东泉酒厂也还过得去,另外东泉酒厂的负债一直也很高,莲花酒厂这边的兴趣不是很大,所以这事儿也就搁下来了。 现在白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莲花酒厂半年前也是濒于 破产,而东泉酒厂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这一遭红旗酒厂摇一变为莲花酒业,咸鱼翻了,而东泉酒厂依然如故,就真的是兼并东泉酒厂的最佳时机了。 “飞翔,是时候了,东泉酒厂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不差,像它的窖池比我们这边规模还大,况也不错,生产厂房和设施破旧了一些,但都无关大局,而且还有大量库存原酒,主要是去年和上半年粮食涨价而他们的原酒又卖不起价格,今年各个企业来我们东山购买原酒的数量有比较大的下滑,像它们这种主要靠外销原酒的企业就比较困难了,省内竞争很激烈,东泉酒没什么名气,比莲花醇都差的远,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