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纪事_第十一章 沈少逸的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沈少逸的心思 (第3/3页)

明是热闹嘛。

    唱曲儿的耍杂的各种零嘴儿样样不缺,每逢七月七的乞巧,还有九月份的青女雅集哪个不是国朝的盛事?还有,你的姐妹们也都在那儿呢。”

    “可是那些东西这里也有啊。”

    “这哪能一样啊。京师可是天子脚下,其繁华之处自是无可比拟。”

    沈昭看着沈行书脸上的温温笑容,天色渐暗,屋里的光线少了,沈行书的身影隐在暗处,脸上的笑容也显得晦暗不明。

    半晌,才开口,“父亲,您是想让女儿去京师吗?”

    沈行书听着顿时僵硬了,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消失,喉咙里堵得厉害,什么也说不出,半响才用干涩的声音问。

    “你都知道了?”

    沈昭点点头,“我听母亲房里的雁如jiejie说的。”

    “那囡囡想去吗?”

    “不想。”沈昭直截了当地回答,声音里有了些许冷硬,“为什么要去京师?”

    沈行书的表情有点讪讪的,良久才用轻不可闻地声音说。

    “可是你祖父母都在那儿,你们也有许多年没有见面了,理应回去瞧瞧的。父亲走不开,你就替父亲好好服侍他们,敬敬孝道。”

    “我走了,您和母亲怎么办?”沈昭走上前,跪坐在他旁边,抬起头看着她,脸上是从未有过的坚定,“我不想去京师。”

    “囡囡听话。京师可比这里好多了。”沈行书用手摸了摸她的头。

    “谁说的?哪里都比不上您在我身边。”

    “傻丫头。”沈行书无奈地笑了笑,却又不多说什么,“天色不早了,父亲该走了。”说着,他就起身。

    沈昭没有办法,只好也跟着站了起来,“我送送您。”她跟着沈行书走到了廊下。

    “就到这吧。天凉了,快回房。”沈行书让她停了脚,自己则往正院里走去。

    “父亲!”沈昭忍不住了喊了声。

    沈行书听到她的声音,脚步顿了顿,复又折了回来,半蹲在沈昭面前,与她平视,目光柔和,脸上也露出了暖暖的笑容。

    “囡囡放心,父亲不会让你难过的。”

    沈昭看着他,心底一酸,眼里露出泪光来,声音低不可闻,“可是您让我去京师,就让我很难过……”

    沈行书抬手摸了摸她的小脸,良久,偏过头去,什么话也没说就起身走了。

    沈昭看着他一步步往外走,天色已经黑了,下人们已经把回廊上的灯都点好了,橘黄色的灯光打在他身上,竟显出几分落寞来,昏暗中缓缓而行的他也显得步履蹒跚。

    她父亲过了年也不过才三十六岁,却早已经没了那些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本该在朝堂之上,为君主排忧解难,为大周百姓尽绵薄之力,造福社稷,建功立业。

    可他却只能呆在惠州府这偏远之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连儿女的未来他都不敢保证。

    若不是他们,何至于此!

    沈昭的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良久,才缓缓吐出心中那口郁结之气。转身进了小书房。

    她想给兄长写信。

    沈清远是她嫡亲的兄长,要比她大上四岁,前年参加县试中了案首,之后就去了应天府读书。

    “姑娘。”析玉进来请示晚膳。

    沈昭没有理会,直接冷声道,“侍候笔墨。我要写信给哥哥。”

    析玉不知沈昭和沈行书说了些什么,听她语气不佳,也不多言,手中动作起来。

    “兄归之亲启

    自兄归学,今已数月,吾心甚念。时值仲秋,日夜渐凉。兄冷暖如何?食之可否?……”

    “……今祖父有信,望吾二人归之,然京师甚远,父母俱不随行,路途艰险。且祖母心性如何,尚不可知,此行甚险。然父决意如此,其所思,吾不可知。望兄询之问之……”

    “兄日益苦读,艰否?倦乎?惟望兄安。

    妹汝宁上。”

    沈昭将信纸折起来装进信封,把云日喊进来,递给她,“将这封信六百里加急送至应天府。”

    云日接过信,便匆匆离去。

    析玉便又问道,“姑娘是想让少爷帮忙吗?”

    “哥哥是不会同意去京都的。”

    “可是……老爷为何要同意呢?”析玉百思不得其解,虽说父母命不可违,可也有特例。

    老太太心思如何,他不可能不清楚,京师简直就是狼潭虎xue。既然清楚,那为何还要同意?

    沈昭没有说话。她也想不明白。因王氏之故,父亲自幼生活艰难,所以对他们兄妹俩多有宠溺,不管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尽力满足。

    沈昭毫不怀疑,如果她想要天上的月亮,他也会想办法的摘给她。可是对她这般好的父亲竟然要把送往京师,把她送到王氏手里,怎么都说不通。

    他明明说过不让她难过的。

    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想要好过,什么最重要的,首先就是娘家家世,其次就是夫家家世。

    她在惠州府只是梧桐巷沈家姑娘,可在京师她有身为泽州知府的伯祖父,身为大兴县知县的祖父,身为清宛县知县的伯父,身为都察院经历的叔父,这些都可以是她身上的筹码。

    她要是想用这些谋一个好夫家并不算太难,但问题是把他们三房视为眼中钉的老太太王氏会同意吗?会让她好过吗?

    沈昭的眉头皱了起来,她不明白父亲怎会如此糊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