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纪事_第四十六章 读书何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读书何用 (第2/2页)

这是怎么了?为何不认真听讲?”

    被唤作铁柱的少年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相较别的孩子,他看上去更壮实一些,只是看上去较为圆滑,想必早已经历不少世事。

    他慢腾腾地站起来,道:“先生,并非我不愿意听讲,我只是不清楚,读书有何用?”

    沈存尧一愣,大抵不曾想世间竟有这样的问题。

    读书有何用?

    他还从未想过。

    他只知晓自己从记事起,便读书识字,至于有何用,此事却无需考虑。读书无外乎是明贤通理,科考入仕,进而为君主排忧解难,为百姓上书言事,为天下谋求盛世。

    “读书自是有用。”他看着少年满不在乎地神情,极为认真地说道,“上可知圣贤明事理,下可行科考为朝臣。既能通晓圣贤之书,行传道之事,又能科举入朝为官,谋百姓之福。此岂非读书之用?”

    “可是我若连饭都吃不饱,读书又有何用?”那个少年继续说道,“我并不清楚读书能否让我吃饱,可我知道至少先生这般教我,不能让我饱肚子。”

    他的话一落,庭院里顿时寂静无声。

    不少孩子都面面相觑,显然他们之前并未想过此事。但同时亦有几个小孩露出或嘲讽或愤懑的神色,在他们看来,读这些确实毫无用处。

    孩子的话语并非全无道理,若是连饭都吃不上,读书又有何用?沈存尧此刻能教这些孩子读书,却无法一直教下去,更无法真正改变他们的命运。

    然而,这天底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无父无母,生无所依,乞讨为生。

    又有多少孩子,穷其一生,亦是在生死之间挣扎?

    而他又该如何救助?

    教他们读书吗?

    徒劳而已。

    沈存尧一时间竟不知何以反驳。

    “先生,连您也想不出原因来吧?”

    那个少年淡淡地嘲讽道。

    沈存尧的脸色顿时有些苍白,欲言又止。

    他确实想不出原因来,莫非要他说,读了书,你们便可吃饱饭吗?可连饭都没有吃,又凭什么来读书?他们拿什么读书,命吗?

    之前的虎牙儿听闻他这般说,实在有点于心不忍,他站起来朝那个少年说道:“铁柱哥,我知道你不喜欢读书,可先生在这教我们读书很辛苦。如果你不喜欢,你就走吧,也没人会拦着你。”

    少年一听这话,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当即便朝沈存尧行了一礼,“我知先生教我们读书十分不易,先生的恩情,我不敢忘。也请先生原谅我向您辞别。”

    他转身就走,紧接着还有几个小孩也一一行礼跟着起身离开。

    沈存尧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开,却无法说出一句挽留的话。这世上的路该如何走,各有各的选择。他能指点,却无法决定。再者,读书真的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吗?

    他们说命由天定。

    沈存尧并不清楚上天是否真的能够决定世人命运,可他知晓,这世上许多人从一出生,便已决定他往后的路该如何走。天潢贵胄或者布衣百姓,终其一生,亦不过如此。

    他沉沉地叹了口气,默然不语。

    孩子们拉门而出,走得十分决绝。他们带走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沈存尧自欺欺人的谎言。他在此处教了数月的书,直至今日,终于有人指出,他这般行事不过徒劳。

    欲凭一己之力,挽转天下大势,何其可笑!

    沈昭站在门外,将先前的情景尽数看在眼里。

    亦是默然不语。

    他们的话,换作任何人在此皆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本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状况。他们这些生而优渥者,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尽量减少此事,却无法彻底根除。

    这亦是千百年来,致力于为民生言事者之夙愿。

    良久之后,她微微叹了口气,跨门而入。

    突如其来的动静,惊醒了沉浸于沉重气氛的众人。目光皆扫过来,落在她身上。孩子更是露出新奇的神色来,他们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人儿!

    沈存尧亦是看了她半晌,呐呐地道:“余……少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