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谋者谋心 (第2/2页)
争之事消弥,他便无从相助,更无从立拥护之功。而他若无法大权在握,事后别说报仇,只怕自身还会惹人记恨,必将遭受雷霆之怒。 彼时如何自处? 杜巩眼中的迟疑一闪而逝,沈昭没有错过半分,不禁细细思索起来。 过了片刻,她便略带试探地问道:“将军缘何迟疑?可是忧心此行功亏一篑,得不偿失?” 当然,她还漏了一句。 可转念一想,既然是谋逆之举,那不管程濂还是杜巩,都只会将此事视作争权夺利,至于曾经相约的情义应该不值一提。 但杜巩并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将案几上的书信递给她,“这是我初至京师时,程首辅托人稍来的信,你仔细瞧瞧,果真毫无胜算么?” 沈昭不敢把话说死,见此,便伸手取过了信。 信里并未言及其他,只说了当下形势,又言其余两位皇子虎视眈眈,城外三大营执刀相对,形势紧迫。 可居庸关守兵要在后方留守以备不时之需,而天津三卫则困众人于太山,无法抽身。眼下唯杜巩手下的七千将士并无它事,因此望他助其一臂之力。与三大营交战,天津三卫则是部分留守太山,大部分以为援军。 当然不是真的与三大营为战,程濂之意是游说一方,镇压一方。 比如五军营被余怀梓说服,归于九皇子名下,而他们与靖安侯一案脱不了干系,必为死敌,只得镇压。 至于三千营,说是支持十七皇子,实则为趁机举事,想从这趟浑水中谋利罢了,若给其足够的利益,未必不会臣服。更何况,十七皇子慕容祗眼下正被扣押于皇宫大内,亦是自身难保,谈何争位? 届时他自会派人前去同三千营总督议和。而天津三卫那里此刻亦去了信,说明缘由,事起之后,必会听从杜巩调遣云云。 沈昭对此倒有几分意外。 她没想到慕容祗竟会被囚于皇宫,那如今已他之名义争位者属何人,莫非是其府上幕僚长史?可他们怎有这样的胆子,不同其商议,擅作主张? “信上已将形势说得十分明了,程党确实胜券在握。” 杜巩缓缓说道。 沈昭依然摇头轻笑。 “可程首辅却对黑旗军视而不见,信中不着半字。然不论大长公主是何态度,都不可能按兵不动。” “他们确实是个变数……” 杜巩若有所思。 “可程首辅若真拼死一搏,未必没有出路。三千铁骑又如何?终有可胜之际。” 杜巩这是执意出战。 沈昭心中不禁略感疑惑。眼下程濂分明让他打头阵,若真拼死一搏,到底是谁先拼死,他心中应该有数才是。 可事已至此,她实在无法多劝。 “若将军对此信心十足,也无需急着应承,不如先持观望之意,看三千营是何态度。卑职以为三千营未必肯轻易屈服。若对方果真臣服,再作打算亦不迟。” “进退之间,需有路才行。” 杜巩微微颔首,对此深以为然。 “看来你这后生果真有一番见解,无怪敢跑到我面前求官。” “将军谬赞。” 沈昭低眉敛目。 杜巩看了她一眼,并未多言。 沈昭却想趁此机会,问个彻底,片刻后又微抬起头来。 “卑职斗胆再说一句,将军如此执着于跟程首辅同处一个阵营,除去初衷外,可是还忧心别人给不了您那样的权势,甚至于使己身无自保之力,落得个人权两空的境地。” 杜巩抬眼盯了她半晌,最终没有对此发表看法,只沉声说道:“你先退下罢。” 沈昭不敢再多言,领命退下。 可心中对此却已了然。 忍不住疑惑那幕后cao纵者酒精是何人,竟有如此实力,以致杜巩有胆谋逆,却不敢松懈半分。那程濂如今放手一搏,置生死于不顾,可是有与对方一决胜负之意? 在这一瞬间,沈昭甚至忍不住想询问杜巩,那幕后之人究竟是何人。可她到底忍住了。等到即将退出营帐的时候,忽又顿住了脚步,继而朝杜巩躬身行礼。 “卑职再斗胆一求,望将军应允。” 杜巩盯着她看了一会儿,见其神色坦荡,脸上并无异样,便微微点头,“仅此一次。” “卑职想见永嘉侯世子一面。” 杜巩闻言皱眉。 沈昭复又说道:“并无他意。只是黑旗军终究不同寻常,卑职想亲自前往一探究竟,彻底弄清楚大长公主所为何意,否则难以安心。” 杜巩知她始终没放弃停战之意,过了片刻便道:“也罢,你去打探清楚实情,我届时也好行事。这样罢,待会儿,我便命人捎信去黑旗军营地,看明日是否可一见。” “谢将军成全。” 沈昭心中一喜,再次抱拳行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