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8章 社會不平 勤農餓死 (第1/2页)
第048章社會不平勤農餓死 接下來的山路都是緩坡,我要同學們注意腳下,不要去採滑動的石頭,靠著路旁的草地走,既不會滑倒,也不容易起腳泡。 山路只有三里,總路程共約18里,午時前應可以走到渡頭,請大家在平坦路面行軍時,多多觀賞風景,同時領略農夫的辛苦。 一路上九九乘法表、注音符號表,當然還有軍歌,反覆的高唱,大家一點都不覺得累。 但見道路兩旁,阡陌縱橫,農夫們冒著仲夏的烈日,辛勤的除草壟土,只是希望能多一點點的收成。 看得於心不忍,我大聲說:「同學們,農夫們種田太辛苦了,各位回去要用功啊,將來我們總有辦法減輕農民的負擔,增加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的,都靠各位了。 讓我來唱二首詩,希望大家把它記起來,時時提醒自己,拜託啦!這二首詩都來自中唐詩人李紳,在八百多年前所做,詩名:《憫農詩》。」 第一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第二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兩首詩中大意是:「第一首先描寫出豐收的景象;重點在第三句「四海無閑田」,說明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 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 這真是觸目驚心!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于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第二首描寫出,勤勞的農夫即使在烈日當空的中午,仍然在田裡辛勤除著草。汗水一滴一滴不斷地落在田地裡面。但是有幾個人知道,我們每天所吃的飯,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 時間快到午時,渡頭已在望,承恩伯周全斌部的人,已經在渡頭前擺佈午餐,周全斌說,本來公子只交代準備午餐,但我怕回程逆風會誤了時間,讓同學們挨餓,所以還是一樣,先把便當裝好再用餐,我已飛鴿傳書,要滿營不用準備他們的晚餐,以免浪費。 用完午餐,同學們陸續上船,共有學生211人,其中女生35人,包括施夫人與施世綸兩位寄讀生,教職員五人,合計216人,一個不漏。 我特地把教育長史進、鄭宏,男生宿舍舍監牛錄章京完顏、阿什坦,女生宿舍舍監端福一起請過來,要他們好好照顧好學生,我不在時由鄭宏教育長暫代,我會在六月初三回去教108式易筋經十二勢拳法。 最後,我請大家一齊大聲說:「謝謝承恩伯、黃將軍及各位戰士兩天來的照顧!」待我下船之後,船隻就慢慢地動起來,我們一起向大家揮揮手,我大聲說,這兩天大家都辛苦了,今晚晚練取消,明天要恢復正常作息喔。 與學生們揮手做別,心裡是有些不捨,周全斌大概看我臉色不佳,趕忙轉移話題,說道:「公子今天還有一件大事要辦呢,我們還是該上船了,我替公子規劃的中華醫學院在金門鎮鄭成功的郡王府,中華兵工廠在金水村水頭渡頭,原是鄭成功的水師提督府,兩者相距三里,距離此地則有40里,現在也該出發了。」 我點點頭,收拾心情,隨著周全斌上船。 上船之後,周全斌向我介紹他在金門的配置,目前天地會眾,戰士有三千餘人,聚集在金門與金城之間的舊營舍,cao練刺槍術,眷屬則集中在金城鎮內的舊營舍。 我部有五千戰士則集中在金寧,也是以熟練刺槍術為主,眷屬則集中在金寧與金城之間的舊營舍;金門原來的居民大多聚居在金沙。 將來要撤退時,也從復國墩、料羅灣及水頭渡頭,三個地方分別上船,目前資源都已陸續往這三處集中。 船往南行到料羅灣轉向西行,可以看得出來金湖、金城兩鎮的樹木、山林、農作物等植物,長得都比金沙鎮要好得多,周全斌把好地方讓給友軍,自己的部隊及眷屬,卻窩在風沙比較嚴重的金沙及金寧兩鄉。 友軍若看不出他的好意,那也是白做人了。他現在又把鄭成功的郡王府及水師提督府讓出來,真是一點私心也沒有,人格高尚得實在沒話說了。 船過了料羅灣,因為順風,船航行加速,周全斌指著料羅灣說:「三年前我與施琅、李率泰、賴塔、索洪在此拼命,賴塔、索洪現在都已歸西,施琅、李率泰則成為生死與共的夥伴,人生際遇之無常,莫此為甚啊! 一路順風,半個時辰不到,船又轉向西北,沒多久就到了水頭渡頭,時辰才到申時初,我與周全斌及一干夥伴一起下船,看原來的水師提督府有大廳及廂房十餘間,此外一旁還有幾處藏兵洞。 經過了周全斌部的整理,使用一段時間應該是沒問題的,我十分滿意。即將近期陸續畫出來的新式火槍、燧發裝置、膛線單點鉤切法、刺刀、刺刀卡榫、血槽設計、手榴彈、汽油彈、新式火藥、延時火繩、煉鐵、鍛造技術、炸膛防治技術等草圖二十餘張,交給竹罌專家史政。 請他與24名技術人員先依個人專長研究,稍後再一起討論。至於鄭襲部送來的物資,待明天再清點。 我與周全斌及準備來報名中華醫學院的14名學生,一起往三里外的原延平郡王府行去,延平郡王府是由原千戶所改建而成,在金門城東,水頭渡頭是在城西之外,剛好穿過整個金門城。 但見城牆破敗,城內房舍傾頹,沒有一間是堪住的,城內也已沒有居民,可見二個月前戰況之慘烈,延平郡王府若沒有被夷為平地,恐怕也是差不多了。 沒多久就看到一個大莊園,以籬笆圍成一圈,走近一看,原有圍牆遺跡,均已不得見,顯然是無法修補,被清理掉了;大廳依稀可見原來的豪華氣派,但仔細一看,屋頂是由各有不同尺寸、不同顏色的瓦片拼湊而成,牆壁也是由石灰臨時抹上的。 大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