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54章 靠海吃海 充实军需 (第2/2页)
习两种新游泳姿势者,有无需要指导之处,一方面则等候汪昂一行人的到来。 到了渡头,果然发现了二个大问题,有许多的人一直把头抬着,那是狗爬式留下的习惯,一时改不过来,一没注意头抬起来,就忘了低头沉回去。 另外几乎有一半的人踢腿时,脚掌并没有勾起,脚趾也没有朝外,这也是习惯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只要多提醒,慢慢就可以改正。 我把大家叫过来,告诉大家,大家都游得不错,但是有两点要改进,首先蛙式游泳只在呼吸换气时,才有需要抬头,其他时间都必须维持身体平直,将头埋在水里,否则与狗爬式就没多大区别了。 另外各位看青蛙游水时,当脚踢出时,青蛙的脚蹼一定是朝外的,这样才能借水的力量往前推进。 众人一听有理,又一个个纷纷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次就好多了。 这时黄国贞将军已亲自率领一队车马来到,总数有120余辆,准备前来渡头接人,有牛车也有马车,但还是以牛车为主,应该够用了,而且可能运一趟就可以了。我向前问讯,谢谢黄将军的支援。 过没多久,有一艘交通船缓缓行过来,应是准备靠岸了,众人赶紧清空水道,让它从中间水道进渡头,但见有两个人,站在船头指指点点的,仔细一看赫然是承恩伯周全斌本人。 那旁边一个身长六尺余,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飘飘然颇有神仙之概,应该就是汪昂本人了。我向他们挥挥手,两人也礼貌地挥挥手,显然周全斌并没认出我。 待船行渐近,这时周全斌认出我了,他大叫一声,道:「公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说:「我来此一面是为了等你们,一方面是在教水师战士们游泳,已经在这里半个多时辰了。」 周全斌以为听错了,再次问到:「公子在教水师战士游泳?」我说:「是啊,我想将新式的游泳方法,推广到全军,以提高水上落难者,自我求生成功的机会。」周全斌还是一脸狐疑的神色,显然这是让他难以置信的事。 我问:「承恩伯身旁这位像神仙中的人,可是汪昂汪神医本人?」但听见他不待周全斌介绍,立刻答道:「我是汪昂,神医之称不敢当,尊驾可是陈公子陈梦纬。」我答道:「不才小名,有辱明问,幸会了!」 待交通船稳稳地靠了岸,我与黄将军一左一右,稳稳的将周全斌与汪昂扶下船,由于有女眷、老人、幼儿多人,交通船的舷梯特别加了扶手及护网,水手们在一旁,有需要时,就上前扶一把,不一会儿就全都下船了,加上周全斌和队长黄度,总数正好是100人。 待众人下船,汪昂向我介绍了金正希、王学权、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等五人,这五个人都是前明进士出身,年纪也都在四十上下。 我说道:「我是陈梦纬,代表我们的团队,非常欢迎各位不辞辛劳,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共同为了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而努力。 各位都正是在人生的巅峰期,大环境虽然是非常的险恶,但我们不能对环境灰心,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再次拿出勇气,开始走向未知的旅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将每天当作是最后一天。 不管是在二十岁,快意江湖的时候,或在八十岁,老骥伏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壮志激昂、志在千里,积极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向汪昂介绍了中华兵工厂、中华医学院新学教育长兼队长周公信、安全护卫队长黄度,中华医学院至昨晚,已经有53人学生前来报到,预期这两天,会有更多人前来报名,我已交代将教室扩充到可以容纳80人。 中华医学院是设在金门镇原郑成功的郡王府,预订于六月初一开学,医师村就设在其内院,共有二十户。 其旁边的金门城北老街,即将设立中华青年营、中华少年营金门分校,订于六月十五日报名,六月十六日开学。中华兵工厂则已经成立于水头渡头与中华医学院之间,三个机构将来可以互相支持。 至于新学的教学,只是利用晚餐前半个多时辰,自酉时初至酉时七刻,今天将由我亲自教学,神医可以来看看是否适当,若有意见,我将与神医等共进晚餐,餐后我们可以讨论,并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建议由周公信、黄度引导神医一行人,先前往中华医学院安顿下来,同时稍解旅途劳顿,我将于酉时初,前往中华医学院上课及拜访,届时我们再长谈。 这时汪神医一行人的行李已装车完毕并捆扎妥当,已由周公信、黄度引导慢慢前往中华医学院,经过昨天一整天的休整,但见一行人精神都不错。我、周全斌与黄将军向汪神医互相拱手作一长揖,说道:「下午再见。」 之后我与周全斌回到渡头,但见渡头一大群水师战士,正在热火朝天地勤练新式的游泳方法,我向周全斌、黄将军介绍以蛙泳兼采仰泳的水上求生术,期间我还下水示范给周全斌、黄将军看,去程用蛙泳,回程用仰泳,真是快到能与鲨鱼相比了。 周全斌、黄将军看得惊喜不已,我说道:「有了这套水上求生术,近期,就可以到外海以新式捕鱼法充实军需,长程,若在海战时,可以减少落水战士的伤亡率。所以我计划近期就要推广至全军,现在已在刻印图纸之中,并将在此训练一百名种子教练,分赴各部协助推广。」 这时已到午时正,我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我问周全斌、黄将军要不要来试试,吃个全鱼大餐,两人即往中华兵工厂行去。 餐后与两人一起巡视中华兵工厂,我大略介绍六个分组,以及我刚刚传授的六种新式兵工技术。对于中华兵工厂的士气高昂,两人都很高兴,对于新式兵工技术则无多大反应,问我还有甚么可以帮得上的。 我说如果可以派三、四个木工来,我将成立第七组—木工组,对于中华兵工厂的帮助很大,周全斌很爽快的答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