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_第511章 开始逐步 接收日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1章 开始逐步 接收日本 (第2/2页)

,如此一来我国与清廷在国家的规模上已经不相上下了。」

    东宁总制最后一封来信告知德川家纲已接受我方条件,他的发信时间是十一月二十二日戌时发出,这时是一年中最冷时候的深夜,其辛苦可知。

    时序来到1667年冬月廿二,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每年在阳历一月五-七日之间。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所谓最酷寒的「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左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戌时,情报组有人来告,东宁总制有新的战况送来,我立即下楼,黄队长等人已经在等候中,我们一起到联合参谋本部会议室,王立先生拿着一份鸽信在等我。

    鸽信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巳时发出的,信中说明,日本气候严寒,江户城已属较为温暖的地区,还是整天冷飕飕的,战士们昨天都捡了不少日本人放火的漂流木生火取暖,出发前也都备足了冬衣,平时都有锻炼身体,现在为止大家都安好,请王上放心。

    今天辰时起开始接收江户幕府及日本武士,日本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国家,人民非常守法守纪,幕府内各官员都在其办公地点接受清点,由职位最高的统括政务「大老」及政务总理「老中」等二人带路逐一清点,每个人都客气的说道:「初次见面,请多指教。」无丝毫惊慌失礼之处。

    日本武士之接收则由侍卫长「侧用人」及五位负责管理将军所属部队的武将「若年寄」共六人分别带路,到每一营区宣布幕府将军德川家纲之命令,并开始接收人员、铅封武士刀及缴械,铅封的方式是热熔一条铅线在刀鞘及手把之间,并趁热印上「永」的字样于铅线上面,做为铅封之戳记。

    接收时每位武士都抬头挺胸,虽然身材普遍不高但都精气神十足,气势不凡,每人在接受点名、铅封武士刀及缴械时都规规矩矩,一个时辰过去,都没有一件出格的事发生。

    预计江户城地区二十余万武士的接收工作需要十天才能完成,皇室驻地京都所在的关西地区及各地方的接收工作,预计还需要三个月才能全部完成。三天之后若无其他状况发生,特种作战部队将先返回马尼拉,揭示日本征伐工作的初步成功。

    这中间有一个变量尚须考虑,在江户幕府时期,征夷大将军是实际上政权的控制者、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号称日本国大君,天皇不过是被幕府架空甚至被监控的象征性元首。

    现今驻地在京都的的天皇、皇室及属官,依据我国的立场是其称号不变,但是由于京都太靠近日本海,气候严寒,将迁往吕宋岛一处人间仙境,四季如春,日本人有权组团前往晋见、供奉,新的宫殿要豪华也可以,一切都由南海王国支付,以示诚意,现有的皇居京都御所将改为副总督府。

    但是存在的变量是,目前的天皇112代的灵元天皇,这位天皇个性刚强,意志坚定,作风豪迈。在与幕府交涉时,也很明白的展现自己的立场主张。他是否接受我方的安排迁往碧瑶市,尚待时间观察。

    如果灵元天皇坚持不挪位,我国是否动强,动强之后是否局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些都要列入考虑。有一个折衷方案,京都御所所在的京都御苑范围相当宽广,总面积达63甲地,其中大型厅舍不少,副总督府可以就近选择一个称头的厅舍先迁入,日后再鲸吞蚕食扩大范围。

    目前的皇居因为十年来经过两次大火,灵元天皇目前的居住地也不是原来的皇居,因此副总督府就近选择一个称头的厅舍先迁入也不会相形见拙,在气势上不致于短太多,但是表现了我方的大度能容,却也因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获得了好名。

    我写了一封回信表示:「对于接收工作顺利甚感欣慰,但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日本武士接收工作进行时,狙击手仍应到位保持警戒。至于灵元天皇的处置构想,考虑周到非常缜密,就依此要领执行便是,我国也不坚持强人所难,一切以和平过渡为最高理想,在此请代我转达对所有人的谢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