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_第527章 民生科技 技术分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7章 民生科技 技术分蘗 (第2/2页)

120里,即可交付使用。」我检查了这四辆车,确实都依照设计制造,座椅是由松木制成,椅面是以藤制作而成,比较可以耐久坐,现在沙发还未发明,只能这样了。

    现在新达市至新塔市路段是属于文师公周全斌部负责,我即请中华兵工厂正式将这四辆车交付该部使用,初期中华兵工厂要派人协助该部运作,熟练之后人员再撤回。

    看完了第一批打造完成的车辆,下午我们转往第二造船厂,检视文师公部所有16艘中型船舶全部改装成蒸汽机带动的状况,到了第二造船厂,文师公本人、第二造船厂事务副厂长黄国贞、副将黄廷、何政、许贞等人都已经在现场等候中。

    由于这次的工程只是改装,并不是重新打造新船舰,因此进度较快,已经有八艘改装完成,现在都在试验场一字排开,第一艘是靠着码头的岸边停靠,我与文师公及在场的主管们打了招呼、问候毕,即率先上船。

    上船之后,我先检查重要设备的安装的质量之后,即招呼大家一起上船,等大家全部上船,收取扶梯,战船即一字排开,鱼贯而出驶往林家延湾。

    第二造船厂的负责人报告:「经过一再的测试,目前这批战船的设计,每个时辰可以稳定行驶100里,日夜兼程,可以日行千里以上。而且由于设计精巧,使用燃料及用水均相当俭省,不需要携带太多燃料及补充水,相对可以空出大量空间做其他用途。」

    由于我有事前提醒,战船一加速,如快马奔腾,在林家延湾行驶了一个时辰,战船行驶稳定,比风帆要平稳、快速得多,大家都赞不绝口,兴奋、喜悦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林家延湾行驶了一个时辰,测试之后八艘战船一起回到第二造船厂,下船之后,文师公周全斌充满期待的问我:「这真是神奇的一刻,如果我们的所有战船都能改装成蒸汽机推动,我们的机动力及战斗力将增加不只一倍,何时可以看到我们的大型战船也改装成蒸汽机推动?」

    我说道:「将我们全国的所有战船都改装成蒸汽机推动,本来就是我的目标,但是由于战船改装成蒸汽机推动涉及的机构相当繁复,需要再多加测试确定没有问题才能进行,我相信这个目标应该在两年内即可达成。」

    告辞了文师公周全斌及该部的各位主管,我等回到中华兵工厂,我谢谢一般机械组组长刘凯成及蒸汽机组组长宋实昆等人,并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将目前的量产工作完成,以便迎接更重大的挑战。

    之后我邀请兼任中华兵工厂厂长的科技部政务副部长黄芳兰、兼任中华兵工厂政务副厂长的科技部事务副部长周公信、中华兵工厂事务副厂长史政及质量副厂长林深进入会议室座谈。

    我说道:「科技部成立至今三年半,因为有各位的努力,业务蒸蒸日上,尤其是中华兵工厂源源不绝的,为国家提供各项尖端的武器,成为我国每次出征时克敌制胜的保证,可以说居功厥伟,我在此要特别谢谢各位的努力。

    经过这三年半的发展,中华兵工厂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生产基地,员工总数逼近五千人大关,管理上免不了会有窒碍难行之处,今天就是要请大家提出来,共谋改善之道,使中华兵工厂继续向上发展。」

    兼任中华兵工厂厂长的科技部政务副部长黄芳兰首先发言,说道:「中华兵工厂有几项拳头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抢手,包括第八组玻璃组的玻璃制品及镜子、第九组缝纫机组的缝纫机制造、及第十组手摇式抽水唧筒组的制造,现在都生产线越来越增多,工厂越盖越大。

    本厂是以兵工、弹药、火炮及各种枪械为主要产品的工厂,现在以上三种民生为主的制造却蒸蒸日上,大有凌驾国家赋与中华兵工厂主要功能之架势,因此建议在适当时机,将以上三种民生为主的制造分蘗出去,本厂只保留核心技术的继续研发为主。

    分蘗出去的工厂另行建设,也可考虑由民间承接,仿照大炼钢厂,国家以技术入股,让它依据市场的需求,需求有多大工厂就可以盖多大,不必受到中华兵工厂的限制,说不定会招来一波工业的***,使国家更加富强繁荣。」

    我说道:「黄政务副部长的建议,在本厂进一步发展的时机,提出此项构想非常及时而有用,前提是要确保技术不泄漏。但为了造福全民,而且由于这几项的技术密集度不很高,国家以技术入股只收三成为度,请中华兵工厂广邀国内各企业前来了解并鼓励投标,本厂要保证辅导到民间的工厂顺利量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