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相见恨晚,相见恨晚 (第1/2页)
“师父,经书没事!” 通天河边的大石头上,八戒和沙僧正在检查佛经。 之前佛经虽然被三藏托住,但下方通天河水流汹涌,还是沾了水。 为了防止浸湿了经文,需要将垫在下层的检查一遍。 直到这时,三藏见经书完好无缺,这才放下心来。 “阿弥陀佛!” 然而也就在这时,一声佛号遥遥传来。 “咦?” 八戒沙僧侧耳倾听,就连靠在石头上发呆的猴子,都不禁抬起头,朝着那边看去。 因为这声佛号,似从遥不可及的天边传来,若不留心,则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则字字清晰,无有遗留。 而四个字,分别以清柔,朗越,雄浑,沉哑四种音调念出,合起来有如暮鼓晨钟,震荡心灵,可把深迷在红尘苦海的众生惊醒过来,觉悟人生只是一场梦! 三藏金身一震。 这短短的佛号中,似乎蕴含着千言万语。 普通僧人听了,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唯有对于佛法有着精深研究的高僧,才能参悟其中玄机。 身为佛子,他更从中得到了一种难言的灵感。 再看摊在石头上的佛经,脑际灵光一闪,如千里迷雾忽给狂风吹得稀薄消散,万里空明。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虚一以象太极,盖天地不全,必有缺漏,不可过满,才可传经……” 这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三藏佛经,乃是佛门精要,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想要传道中土大唐,人道王朝,代表着气数之移! 故而天地施加劫难,之前莫名沉重,正是经书有灵,提醒他需舍弃一些,不得圆满,应得天地不全之理。 可如此一来,传到南瞻部州的经,还是真经吗? 妥协下的产物,还是真经吗? 我到底要传什么经? 三藏迷茫了。 他对于西牛贺洲佛门所为,与佛经上所言不一致,就有过质疑。 为此不惜自己改变传播信仰的策略,只是后来失败,如来回归后,佛门又重新回归以往。 现在他去东土大唐传经兴佛,也是为了在南瞻部州,传播真正的佛法,不料刚刚出门,残酷的现实,就给了当头一棒。 “这是特意点拨于我?” 三藏目光一动,身形纵起,展开神足通,追索声音来处。 沿着通天河道,奔袭数十里,才见一道白色僧人正在踩着青草,健步如飞。 艳阳天那个风光好~红的花是绿的草~我乐乐呵呵向前跑~踏遍青山人未老~ “我佛慈悲,这位大师,不知要往哪里去啊?” 单从后方看,这位僧人身型高欣挺拔,气质雍容尔雅,而当三藏飞奔过去,与其一起奔跑,更看到一张俊美的侧颜,眼中闪耀智慧的光芒,一副得道高僧,悲天悯人的慈祥脸相。 “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这是三藏以为的回答。 “阿弥陀佛!” 这是白衣僧人实际的回答。 只是这一回,音调起伏又有不同,风格也有了变化。 四字浑成一体,圆满无瑕,无隙可寻。 三藏金身再震,细细看去,发现这位大师举手投足,每踏一步,每一下动作,其隐含玄奥法理,却又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 踩在草上,如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青山绿水,处处分明,要去便去,要住便住,出没自在,令三藏都没办法生出干戈之意。 这位到底是何来历? 能将区区四个字,说得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三藏细细观察,然后发现,是人是妖竟看不出来! 若说是人,健步如飞,堪比佛门神足通,但气息运转之间,极为奇特,前所未见; 若说是妖,身上气息纯净,并无半点妖类的气血污腥; “外魔?” 三藏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些外来的敌人,可仔细分辨后,又从这位身上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同胞感。 他们分辨轮回者,不是靠外貌能力,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直觉。 主神殿渗透源力,扰乱此世的天道,世界意志也不会坐以待毙,将轮回者的气息加重,标识出来,一个个都是黑夜里的萤火虫,那么醒目。 这也是开荒世界的必然难度,唯有此次开荒成功,启动平行世界,下一批轮回者再来掠夺时,世界意志被主神殿征服过,变脏脏了,这种分辨敌我的办法才不管用。 但现在,三藏的反应证实,对于本就出自于诸天的契约伙伴,世界意志也没法分辨。 试想主神殿开发人物卡,是为了诸天主宰权柄,虽然也只是一个渺茫的希望,但连主宰权柄都有继承的可能,怎么可能被单个世界意志大范围扫描到。 正是盲区。 既然不是外魔,那三界神圣众多,难免有些名不见经传,但造诣非凡的,三藏升起敬意,开口道:“贫僧法号三藏,自西天而来,不知大师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啊?” 白衣僧人微微一笑:“好三藏,藏天,藏地,藏众生!贫僧法号三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一介云游野僧罢了!” 藏天?藏地?藏众生?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三藏金身狂震。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我佛的胸怀,不正是这天地与众生吗? 在这振聋发聩的三藏解释下,他彻底坚定了信念。 若连传经者都不相信自己能守护住完整的真经,又谈何宣扬佛法,普度众生? 或许三藏真经太过完满,必然散发出诱惑气息,吸引众多妖邪,会令传经路上,磨难多矣。 但他也要守护真经,将完整的三藏真经,传向南瞻部州! 志向一定,三藏只觉得神清气爽,与三无大师一起健步,越谈越是相见恨晚。 他本身就是离经叛道,不似其他佛陀菩萨端着架子,而这位云游僧人,不仅精通佛法,说话更是好听,单单阿弥陀佛的发音就有几十种,令他大开眼界,下意识学习。 很快,两位高僧一路踩着青草,返回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