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岛上岁月 (第1/2页)
海岛之上的岁月,悠悠长长,无有尽期。 姜澄儿掰着手指头一天一天地数过,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八刻钟,两刻是为三盏茶,一盏茶是两炷香,而一炷香的时间,是那样漫长。 她用下巴抵住木剑之柄,望着远处海面雾气蒸腾,又在心中默默数起来。 五分为一炷香,而一分是为六弹指,一弹指便是十刹那。 而一刹那,是永远。 甄缙,你过得好不好?我过得很好。等我练就了先天五绝剑,就去杀了阿合马,杀尽一切于你有碍的乱臣贼子。 到那时,你便不会责怪我当日离你而去了吧。 只是,天湖派的那个黑衣人逃走了。他听去了关于我身世的秘密,而我没能杀了他,是我没用。 她这样想着,不免有些沮丧。 “澄儿,又在发呆啊。” 阔阔真大咧咧地在她身旁坐下,往前是一截断崖,山谷虽不算深,却也一眼望不见底。可她一点儿也不害怕,于断崖之畔晃荡着双脚,笑嘻嘻地问道,一口生涩的中原话说起短句来竟也算得上字正腔圆。 “郡主今日怎么得闲来找我,林照呢?”姜澄儿温言问道。 修习太易剑已七七四十九日有余,阔阔真求着她教自己说中土官话也有些日子了。 她倒也不笨,虽然学得慢些,咬字也不十分准,然而比之最初已颇有进益。 阔阔真吸了吸鼻子,道:“他又要我回大都去,我不回,也不要听他这样说,就来找你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不仅林照,姜澄儿也时时劝她回家。 阔阔真回答得也十分干脆:“我不回。” 她总有许多借口,比如海岛风光好啦,比如这儿目之所及都是她喜欢的风铃草啦,比如要留下来看姜澄儿练剑啦... 只有一点她从没说起过:比如,因为林照在这儿。 她拍着胸脯对林照说道:“阿兄,都怪我莽撞害你失了武功,不过你放心,我会负责的。”林照也拿她没有办法。 林照不许人再唤他“林照”这个名字,可他始终没有为自己再取一个新的名字。 阔阔真原本十分为难,好在她起先不通汉语,两个人之间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故而她用蒙古文叽哩咕噜说上一大堆,也未见得就一定要唤他的名字。 她不喜欢南方的,她觉得南方人个个都是小家子气,又觉得南边山势连绵地处幽深,远不如草原那般阔远无涯,一碧千里。 所以,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央了姜澄儿学这些南人的说话。 当她学会一个字一个字连起来,连成了句,终于说得了这些南人的话以后,她心里便犯了难:如今我与他说话,定然是要说他的话了,可我怎么称呼他才好呢?南人最重礼节,若我不唤他名字便同他说话,他定会嫌我粗鲁吧。 以往在草原的日子里,她心里从没装过心事,也不屑于有甚烦恼。 然而如今,为了如何称呼林照这个难题,她真真切切地愁闷了好几天。 其实林照并不如何在意,阔阔真不唤他的名字,那也没什么,反正,她总有许多许多话对他讲。 而他心中对于姜澄儿,终究兄妹之情难舍。她唤他兄长的时候,他亦会点头回应,只是神情间总有些疏离感。 某一日,阔阔真听见澄儿唤他兄长,忽而脑海中灵光一现,喜道:“阿兄,以后,我便叫你阿兄。” 林照瞧着她因了一个称呼便欢天喜地的样子,心中竟也因了她的欢喜,而感到欢喜。 欢喜过后,紧随而来的是一阵怅然。 阔阔真总归是蒙古的女儿,她是属于草原的,她总是要归去的。 因此,他告诫自己,不可动情。 在阔阔真眼中,这个永远温和、永远淡然、永远忧伤的林照,若是放在他们蒙古草原好男儿中间,实在显得过分文弱谦和了,自然是比不得的。 可是,仍是在她眼中,这个在她面前总是淡淡笑着,不急不恼,可她却无论如何也温暖不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