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温度㈢ (第1/2页)
说到家丑。 下面准备说的事情,在我看来是一种现象级的家庭矛盾,而不是多数吃瓜群众眼中那样简简单单的“行凶者罪大恶极、冷血无情”。 人们会这样想,恰恰说明一件事:自身没有类似的痛苦经历,或者对它已经麻木。 当然,如果感恩就足以消解对长辈的极度不满,那可能也是好事。 燕子那天给我分享一个知乎上的文章。拷贝一下。 吴谢宇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依据被抓前后综合分析 1,118个回答 匿名用户: 我也考上了北大,也读经管专业,毕业进了外资投行。一直关注吴谢宇事件,感同身受,只是没有也没有能力选择这样同归于尽的道路。 跟谢天琴很像,他很简朴,很节制,屋里十分整齐,对外彬彬有礼,然后把他“最不堪的一面”留给我。 嗯,这一切,就像吴谢宇的光环,无懈可击,你真的在我身上挑不出毛病,因为真的没有。然而我心里,非常非常不快乐。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很窒息,没有出口。小学二年级和初中二年级都想过要自杀。小学三年级开始闹失眠,胃痛(后来才知道这是家暴小孩常见症状)。生活在一个每天被否定、被批评、不被爱的环境里,常常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既然我在你们眼里这么差,这么一无是处,为什么还要把我生下来?大概也是7,8岁的年纪,就立志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家庭(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源源不断的学习的动力之一,还有之二,更可怕,后面揭晓)。 我爸得以长期维持他在外人面前高大伟岸的完美形象,而我长期在家受虐,在外人面前装出一副一切都很美好的样子,害怕别人知道我是一个坏小孩,经常在家要被打! 先拷贝到这里。因为文章我还没看完。。 (且听下回分解) 其实我完全能够理解吴谢宇和上面答题的同学。 因为我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 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常常是既伟大,又可怕的。 嗯。。也不一样,我并没有考上任何名牌大学(/捂脸)。 我是爷爷奶奶的大孙子(家里重男轻女),家人对我寄予厚望。 被家暴倒是没有。我想,吴谢宇也应该没有吧。 但就是那种期望本身,那种给你规定了轨道的行为本身,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 什么都被安排好的感觉。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听家人的吩咐。 方方面面,没有不管的事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冲突突然激化,大致始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所以家人才会说,小时候多听话。 自己的想法越多,离家人就越远。 又因为在意,所以痛苦。 为「自己在家时的窒息」而痛苦,为「自己无法满足家人的期望」而痛苦,为「家人因我失望」而痛苦。。。 与此同时,家人仿佛只会觉得,一切都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都是为你好,所以我们哪里有错。 我们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们的。 光是想到这些就觉得沉闷压抑。 又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时候还算清静平静。。 一回家,瞬间:Lonelyinyourcompany. 和我相比,哥哥和弟弟(cousins)显然要不幸得多。他俩都是从小被打到大的。 当然,不幸中也有幸运。那就是,他俩表面上服从,很少反抗,不会想到suicide(或者有想到,但是从来不曾对我表露;哈哈,这个英文单词在我的日记里是个超频词汇,只是最近没怎么提过)。 没办法比较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打我。。 我可是确确实实因挨打而离家出走过的。 (想到美剧《离家童盟》,但我没看过这个剧;想到一首《离家的孩子》。这歌好像是20年前在巷子口听到的)。 我有兄弟姐妹(cousins),但五人中,只有我选择了极端的道路:为了不互相伤害,保持遥远的距离。 这并不是什么突然发生的意外。 因为,灵魂之间的遥不可及,是一个客观事实。 家人是。。熟悉的陌生人。 “越长大,越孤单。” Maybeit‘sjustme.家人之间虽然也矛盾问题不断(有时就会吵架那种;一句话概括,就是谁看谁都不怎么顺眼,唯我独尊),但都没有像和我这样不可调和。 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在“批斗”我的时候,所有人,结成临时统一战线(想到抗日战争)。 从前我还会辩驳一下,现在就完全懒得说话了。 Whateveryouthink...Idon‘texplain. Noneedtoargue. 分割线。 吓死我了。看到一具尸体。。 猫的尸体。 就那么松软的陈在窗外。 我知道这只,它从来不在这个位置躺着的。一次都没有。 难道是被害了吗。 昨天听到外面有人用石头砸两只发情的猫。 我虽然对发情猫也极度不喜,但一般只关窗了事。 Hey! 竟抬头看我。。。! 嗯,虚惊一场。 所以,它那个样子,要么是热成液体了(液体猫)。 要么是饿的。 我希望是前者,但还是以后者做的准备。 出门带食物给它。 《oops》,不翼而飞。就这么十几二十秒之内。。 甚至怀疑它刚才是不是确实在窗外、离我只有几米远(回想起来,或许还被我惊扰了美梦。。真是不好意思)。 这只不是流浪猫,是野猫。野性十足。。即便是饿的,见到拿着食物的我,也会逃跑。 好吧,其实是我半手造成的。 那是前年或者大前年的一个夏夜(想到《海滨仲夏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