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8 毒物 (第1/2页)
“阿真,你说的是真的吗?这乌香真的会让人上瘾?”简书棋仍然有些不敢相信地问。 池非沉着脸说:“是真是假,我们做个试验就知道了。你明天带条狗过来,我们来做个试验。” 第二天,简书棋从家里牵了条看家犬过来。 此时池非也已经请木匠以最快的速度做了一个大笼子出来,笼子四周都包上油纸,让整个笼子密不透风。 池非先叫简书棋把狗赶进笼子里,然后把一些乌香放进焚香炉里烧,让其散发出浓烈的烟雾。 接着池非捂着鼻子把烟雾弥漫的焚香炉放进笼子里,让那头狗充分吸收。 池非在做完这一切后,在旁边用素描的方式把整个过程画下来,包括那头狗最初的样子,以及那个特制的大笼子。 为了更快看到效果,池非按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给那头狗进行这种烟熏实验。 在这么频密的实验下,狗所吸收到的乌香用量远比正常人吸食的量要多得多。 仅仅三天时间,那头狗就出现了上瘾症状。 原本很精神威猛的一头看家犬,逐渐变得萎糜不振、嗜睡、反应迟缓等症状。 但是每当在笼子吸过那些烟雾后,随即变得十分亢奋和好动。 池非觉得差不多了,从第五天开始,突然停止了烟熏实验,然后跟简书棋一起观察那头狗的反应。 简书棋亲眼看到,这头狗逐渐由坐立不定逐渐变得烦燥不安,最后变得越来越不正常。 不仅嘴角流涎,还不断地打寒颤,抽筋,发抖,就像是得了瘟病一般。 并且这狗还很自觉地跑到笼子里闻来闻去,似乎在迫切地寻找之前那种烟雾。 那样子就像是一条饿了好多天的野狗在迫切地寻找食物一样。 到最后,似乎由于太过痛苦,那条狗不断发出阵阵哀鸣,身体不停地抽搐着,看上去十分可怜。 池非把这狗的所有反应全都画下来,足足画了六、七页之多。 看到这一幕,简书棋心都凉了。 如果这都不叫上瘾,那什么才叫上瘾? 他以一种快哭出来的表情看着池非说:“阿真,我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 池非没好气地瞪着他说:“现在知道害怕了?” 简书棋哭丧着脸说:“我怎么知道会这样。如果早知道会这样,打死我都不敢碰这东西。” 池非看他是真的害怕了,这才正容道:“放心,你只吸了一两次,只要以后不再碰的话,就不会上瘾。 你要记住,绝对绝对不能再碰那玩意,不然你就彻底完了。到时别说考上进士当官,你连人都做不成。” 幸好简书棋吸食的并非海洛因这种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高纯度毒品,否则只要吸食个两三次就会彻底上瘾难以摆脱。 当然,以这个时代的提纯技术,还不足以制作海洛因这种高纯度毒品。这也是简书棋的幸运。 “我知道了,打死我都不会再碰这害人的东西了。”听完池非的话,简书棋这才放下心来。 “我问你,这玩意在沿海一带是否很流行?” “我不知道,那人在信里并没有说得太详细,只说是那些洋人给他的。” “这事不能就这样算,我们必须要阻止它漫延开来,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如果是其他东西也就罢了,可这是鸦片,是真正祸国殃民的大毒物。 池非如果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就绝不甘心袖手旁观。 在他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对于中国近代史,几乎都不忍细看,因为实在太憋屈太可悲了。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堂堂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却像个老弱病残的老人一般任人欺凌,被迫签下一项又一项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怎能不让国人感到屈辱和愤怒? 造成这局面有多种因素,满清的闭关锁国是起因,接下来鸦片的进入则是这一切灾难的导火索。 也正是因为这名叫“福寿膏”的大毒物,让中国人从此背上“东亚病夫”这个称号,也从此掀开了中华民族的惨痛灾难史。 池非身为一个中国人,绝不愿看到鸦片这种祸国殃民的大毒物再度在这个汉人国度肆虐,让这个国家重蹈他那个时代的复辙。 简书棋忽然咬着牙说:“阿真,我要去调查这件事,顺便问问那个人为何要这样做。” 池非想了一下才说:“你一个人势单力薄,最好跟其他人一起去。 另外我问你,有没有兴趣靠此事搏个好名声?” 简书棋摇了摇头说:“我现在并非官身,只是一个待考的举人。太大的名声于我而言并没什么好处,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还是算了。” “那行,你先等两天,到时我再通知你。” “好,我等你消息。” ………………………… “伯父,这么晚来打扰您实在很抱歉。只是有件急事想跟您商量一下,所以冒昧打扰了。” “你都已经是自己人了,不用这么客气。说吧,是什么事?” 池非首先把带过来的罂粟膏打开来给宁志远看,然后问:“伯父可知这是什么东西?” 宁志远拿起看了一下,又闻了一下,然后摇头道:“我没见过这东西,这是何物?” “这东西名叫乌香,又叫罂粟膏,是会让人上瘾的毒物,据说是从洋人那里扩散开来的。” 宁志远一听,脸色顿时一变,表情变得十分严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