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9 杀局 (第1/2页)
在离天亮还有大概一个多时辰的时候,金吾后卫指挥使邓卫明忽然满身是血、狼狈不堪地跑进正殿对端坐在龙椅上面的靖安帝激动地说:“皇上,贼军人多势众,我们的人快撑不住了。 贼军很快就会打进来,臣恳请皇上跟我们一起突围。” 还没等皇上有所反应,坐在下首的大皇子赵焞裕顿时脸色大变,一下子站了起来。 就在邓卫明说话的时候,可以清楚听到外面杀声震天,其间还不时还听到兵器的撞击声,可见激战已经离这里越来越近了。 靖安帝沉声道:“府军五卫还没有消息吗?” “没有。我们派出去的人全都被五军营的人堵在营区外面无法进入。 即使有人冒死冲进去,也在半路给截杀了。 皇上,事到如今,已经无法以再指望府军卫他们过来增援了,还是请皇上马上跟我们突围吧。 只要我们集中所有力量往南门突围的话,应该是可以逃出去的,请皇上尽快决择。” “逃?我们能逃到哪里?西北,还是西南?”靖安帝无声地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却显得无比惨淡。 邓卫明沉默了一下,然后接着说:“皇上是大魏之主,只要成功脱险的话,自然有无数忠臣义士愿意为皇上效力。到时皇上只要一声号令,光复京城指日可待。” “晚了,一切都晚了。即使我们能够突围出去,城门那边也早就有重兵把守,我们根本走不出这京城,这点你心里应该很清楚才对。” “皇上,只要还有一丝生机,我们都不能放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皇上!” 靖安帝转头看了大皇子一眼,然后对邓卫明说:“既然如此,那你就带着大殿下突围吧。 一切尽人事,听天命,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如果实在跑不掉,那也是他的命。” “那父皇您呢?您不跟我们一起走吗?”大皇子赶紧问道。 靖安帝平静地说:“朕老了,跟你们一起走的话只会拖累你们。而且朕走了,那你母后怎么办? 有句话叫愿赌服输,这场赌局的确是朕输了,输得一败涂地。朕也没有面目再苟活下去。” 大皇子十分坚定地说:“如果父皇不走的话,那儿臣也不走。 我身为人子,怎么能弃父母不顾独自逃生,这跟畜牲有什么区别?” 一直表现得十分平静的靖安帝突然厉声道:“那你就忍心看着我跟你母后眼睁睁地看着你陪我们一起送死而伤心难过吗?! 自古成大事者,需要在关键时候有所决断有所舍弃。 朕原本想在有生之年把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全部铲除,好把大魏干干净净地交到你手上。 可惜事与愿违,最后还是功败垂成。 你是朕的嫡长子,也是大魏真正的继承人。 如果连你也死了,那还有谁来替朕和你母后报仇雪恨,光复大魏?” 大皇子没有出声,只能眼含热泪地看着头发斑白的父亲。 这么多年来,他对于父皇心里面不是没有过恨意。 他身为母后唯一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 不管论嫡还是论长,按道理来说他早就应该立为储君。 但他不仅没能成为太子,反而处处受同父异母的二弟赵焞丰所压制和陷害。 而父皇对此不仅不闻不问,还摆出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 面对如此偏心和不公的父亲,大皇子心里面怎么可能没有恨、没有怨? 然而直到今晚,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错怪了父皇。 父皇不仅不是个沉迷女色的昏君,反而还是一个心怀大志、深谋远虑的明君。 原来这么多年来父皇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麻痹谢家,好趁其不备一举击杀而已。 直到现在,他才真正认识到父皇是个怎么样的人。 他深深为自己以前对他的误会和怨恨感到羞愧不已。 原来自己才是什么也不知道,却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 这时,殿中再度传来靖安帝的声音,“邓卿家,大殿下就拜托你照看了。 萧虎,从现在开始,你的主子不再是我,而是大殿下一个人。 你带领所有暗卫一起,保护大殿下离开京城。” “是,皇上。”殿中的某处忽然传来一把低沉的声音。 在交代完后,靖安帝第一次对大皇子温和地说:“你们走吧,朕要好好休息一下。”说完,他站起来往后宫走去,步履蹒跚,仿佛每一步都有千斤之重。 “父皇……” “皇上……” 大皇子和邓卫明跪在地上大声叫着,眼泪已经布满了他们的双眼。 靖安帝没有理会他们,继续头也不回地往前走着,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殿下,我们万不可辜负皇上的心意,我们走吧。”等靖安帝离开后,邓卫明这才小声对大皇子说道。 大皇子用袖子擦了一下眼泪,然后用力咬了咬牙跟着邓卫明离开了大殿。 就在这时,数十个身穿太监衣服的暗卫从大殿各处阴影中走出来。然后在领头那个中年太监的带领下,默默地跟在两人身后保护着。 另一边,靖安帝离开正殿后,直接往皇后所住的梧桐殿走去。 跟着他后面的,只有心腹太监张公公一个人。 “可惜今晚无月,不然对月品茗倒也算是一件风雅之事。”靖安帝一边走一边抬头望天。 “今晚虽然无月,但娘娘还在宫里等着皇上,皇上不妨跟娘娘好好喝几杯。” 皇上转头望着这个陪了自己三十多年的心腹太监,忍不住问:“你不走吗?以你的身手,应该逃得掉的。” 张公公微笑道:“奴才是先皇赐给皇上的,生是皇上的人,死是皇上的鬼。 一旦离了皇上,奴才哪里还有安身之处?就算死了也只会变成无主孤魂。奴才是不会走的。。” 皇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沉声道:“你的忠义,朕会一直记在心里。 你去吧,把该做的都做了,然后再回到朕的身边来。” “是,皇上。”张公公行了一礼后,转身退下。 张公公离开后,靖安帝有些无力地坐在附近的一张石凳上,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