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5:前缘 (第1/1页)
她自恃受了七夫人的临终嘱托,所言所行都是出自于一片忠心。 可沈观澜却告诉她:“你只看到南字号外表的繁华,可它早就千疮百孔,我只是杀死了一只快要瘦死的骆驼。你放心,这三十万两我一分都不会独享,我会找机会送去给长岳。” 是的,沈观澜早就联系上了她唯一的弟弟,沈长岳。 沈长岳当年因为维护jiejie,失手将鲁阳侯府二公子打死后,并没有如传闻中说的那样负气离家。而是被暗中安排去了南镜将军邓旗的麾下。并由长辈做主,迎娶邓旗的长女邓敏为妻。 邓旗去世时更是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交托给了沈长岳。这么多年来,沈长岳一直辅佐邓旗的长子,使其从四品将军一路攀升至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在陕西境内可谓兵甲一方。 曾丹娘的兄长曾鹏飞,也早就效力于邓家军麾下,成了沈长岳的左膀右臂。 这秘密,沈七爷最初瞒过了所有人。后来为了安抚立誓四海云游找寻弟弟的沈观澜,沈七爷才不得不将实情告知。顺理成章的王云修也成了知情者。再然后,曾鹏飞的母亲曾嬷嬷也察觉到了异样。曾嬷嬷对七夫人从来不隐瞒,于是,七夫人也了解到了内情。 而曾丹娘则是在其大归之后,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和七夫人的谈话,才惊悉了事情的真相。得知内情后的曾丹娘,久久都无法释怀,许多年来牵绊着她的那个心结,也彻底变成了死结。 曾丹娘的心结其实早在成亲前就已经结下了,那是他们去往京城前的一个下午,曾丹娘清楚的记得那天是樊家人到淮阴相看她的日子…… 曾丹娘和沈观澜、沈长岳躲在花树底下偷听厅堂里的谈话。 曾丹娘和樊辉是从小订下的姻缘,她不止一次对这门亲事提出抗议,可不管是母亲还是兄长,都不允许她背弃婚约。那天,曾丹娘躲在花树丛里,看着厅堂里穿着粗布衣裳的未来婆婆,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就在这个时候,沈长岳拉了拉她的袖子,问她:“丹娘,你是不是真不想嫁过去?” 曾丹娘使劲的点头,望着面前这个和她一起长大的天之骄子,曾丹娘的心情更加灰败。 沈长岳说:“我倒是有个主意,你若不想嫁,我就把你藏起来好了,我和我姐最近拿私房银子买了个小庄子,你就在那庄子里住着,过一年半载的再回来。” 曾丹娘满心惶恐,连连摆手。沈观澜小声斥责沈长岳:“你出的这是什么馊主意,丹娘要是临阵毁婚,以后就别想再嫁人了,你想让丹娘成老姑娘不成?” 沈长岳哼了一声:“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呗,我去和娘说,我娶丹娘。” 沈长岳的话引来沈观澜一顿巴掌,沈长岳被大姐揍的抱头而逃。曾丹娘却傻子一样愣在了乱草丛里。 曾丹娘后来无数次的想,要不是她当时被吓傻了,以至于整晚都翻来覆去的睡不好,也许第二日便不会没有精神。也就不会在浑浑噩噩之下被沈观澜骗上船,又以陪她散心的名义,硬是让沈长岳带着她们去京都盘货。 然后,再没了然后。 她们在京都遇上了鲁阳侯府二公子。一场争执演变成一场惨祸。 曾丹娘是被哥哥押着嫁去樊家的。她也想过忘了那些不该想的事,从此和樊辉好好过。可她见过了沈长岳的英朗、潇洒和卓越,与那样的男人擦肩而过,曾丹娘还如何能看得上樊辉? 曾丹娘心里存了别的男人,樊辉再傻再迟钝也能感受的出来。丈夫逐渐对她冷淡,公公婆婆也见腻了她的冷脸。直到樊辉战死,她身怀六甲却故意隐瞒,以至于做农活的时候“不小心”小产。 樊家人对她失望透顶,苛待是必然的。她正好借此机会传信给大哥,让他接自己出“牢笼”,接自己回淮阴。她要在淮阴等大爷回家。 可是曾丹娘怎么都没有想到,她等来的却是大爷成亲生子,报效军中的消息。 曾丹娘不甘绝望到了极点。沈长岳就如同在暗夜里牵引着他的一点光,她披荆斩棘的走了条回头路,却发现那抹光早已变成了天边遥不可及的一颗星。 一个绝望的人失去了信念,就如油灯燃枯。曾丹娘甚至想到过出家。不过很快,曾丹娘又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她发现沈观澜用银子暗中供养陕西邓家训练私兵。曾丹娘觉察到沈长岳与邓家的关系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为了了解更多的真相,曾丹娘刻意接近大嫂阮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获取阮氏的信任,直至最后获悉真相。 原来,七夫人的父亲曾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二十几年前其父被jianian佞所害,不得不遣散旧部逃亡隐匿。而曾丹娘的父亲和南镜将军邓旗都曾在其麾下效力,曾父还曾是朝廷的二品将军。 虽然阮氏最终没有说七夫人的父亲姓甚名谁。可曾丹娘嫁给樊辉的时候也有几个与之交好的军将家眷。打听之下才知道,七夫人父亲出事的时间,正是仁治皇帝时期著名的“西山惊马案”发生前后。那时候很多勋贵世家遭到牵连,武将中遭到诛杀流放的不计其数。 曾丹娘虽然无法确定七夫人其父的身份,却也锁定两三位获罪勋贵。而且也认定并非是邓家收容了沈长岳,而是邓家在倾力辅佐沈长岳建功立业。 而一个军人的功业,除了战场杀敌外,还要大量的银钱供应。所以,沈七爷将汇锦昌一分为二,南字号专为沈长岳养兵输送供给。 知道真相后,曾丹娘为沈长岳激动的同时,也更加的不甘。 特别是当大哥说道:“邓家和咱们曾家一样,都是七夫人父亲当年的旧部。” 曾丹娘嫁给樊辉的时候,对邓家的事也有所耳闻,知道邓家在陕西的势力让朝廷也十分忌惮,邓旗当年更是与裴、薛二将齐名。而他们曾家,却沦为了沈家的奴婢。她的四个侄子里,两个去军中辅佐大爷也就罢了,另两个侄子竟栖身商贾,成了商家人的护卫。 曾丹娘觉得可笑,也可悲。 更加可悲的是,沈七爷去世之前竟毫无征兆的立下遗嘱。将汇锦昌北字号留给外孙女王芍,南字号留给女儿沈观澜,并令沈观澜停止对陕西银钱供应,让沈观澜和沈长岳彻底断了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