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七、要想富,多生孩子,多养猪 (第1/1页)
虽然那rou块香味扑鼻,但李渊身为帝王,什么美味没有吃过?他手里拿着玉箸,却是陷入沉思。 “陛下,这rou食莫若先让微臣尝一下?” 见李渊不动筷子,一旁的内侍上前低声道。 李渊摇摇头,他明白,那内侍是要为他尝毒,不过这个倒是没有必要。 他自己的儿子,他还是知道的,李世民不可能给他下毒,也不可能此时这般大张旗鼓的给他下毒。 “这,真是猪rou?” 李渊出身世家,从小锦衣玉食,这猪rou吃倒也吃过,但却从不觉得好吃。 的确,此时的猪多是黑猪,因为很少有骟猪的,所以一般养的都不大,而且猪rou味道还有些臊气。 可是现在放在御案上的这碗,香味如此浓郁,便是不尝,也知道味道肯定不错。 “陛下,送来的侍卫说了,这是韩啸韩统领亲手烹制的,秦王第一碗就盛着送来了,这就是猪rou。” 李渊点点头,夹起一块,送入口中。 他轻轻咀嚼,脸上露出很意外的神情。 这猪rou味道浓香,而且肥而不腻,瘦rou还很有劲道。 一连吃了半碗,李渊才停住筷子。 “陛下,如何?” 其实,看李渊的动作和表情就知道,这猪rou味道一定是不错的。 “嗯,虽说他们大费周章的,就捣鼓出这一碗rou来,但味道的确不错,以后百姓家,又多了一样吃食。” 其实,他知道韩啸他们最近在西山那有不小的动作,但作为一国之君,李渊也不可能关注的那么细。 “秦王和韩统领这也算是为百姓谋福了。” 内侍虽无职无权,但毕竟是皇帝身边之人,多一句,少一句,有时候,都能左右帝王决断。更何况,有些内侍对皇帝的脉还能抓的准。 果然,这次李渊没有怪罪,只是淡淡的点点头。 “陛下,秦王派人送来十大车钢锭,说是今日开炉所炼。” “什么?” 李渊“嚯”的一声站起来,被刚才的话惊到。 “秦王送来十车钢锭。” “确定是钢锭?十车?” 那禀报的羽林卫统领连忙道:“回陛下,末将验过,是钢锭。” “传裴寂,还有各部主事,工部的都叫来。” 李渊大步往外奔去。 “传令驸马也来。” 这说的驸马,只能是现在正在城中的驸马柴绍。 十辆大车沉重的驶入皇城,车轮在石板上轧的咯吱作响。 玄武门外的广场,李渊已是带着一众高官在此等候。 “将钢锭都卸下来。” 一声令下,数十位羽林卫大汉上前,将车上的幔布掀开,露出灰黑色的钢锭。 那些钢锭差不多三四十斤一块,堆放的整整齐齐。 “嘶——这十车,怕不有两万斤?” “回大人,共两万一千五十二斤。” 领头的军士抱拳回话。 “这是今日一次开炉所熔炼。” “轰——” 就算是李渊当面,那些大臣们也是高声议论起来。 “工部官员,你们快验查一遍。” 李渊身体有些颤抖,但还是沉声下令。 不止是工部那些官员,其他人也是纷纷上前,在这些钢锭上摸索,有的还亲手搬起,试试轻重。 那些工部官员,拿小锉将一块钢锭锉出一道口子,几人点点头,又随意找一块,再锉开。 如是再三,几人才停止动作,走上前道:“恭喜陛下,这都是上好的钢材!” “好!” 直到此时,李渊才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天佑我大唐,西山高炉能一日炼出如此多的钢锭,我大唐军甲必将冠绝天下!” 裴寂上前几步,高声喝道。 “天佑大唐!” 其他人赶紧躬身,随着高声说道。 “诸位请起,这是我大唐之幸!” 李渊乐呵呵的伸手虚抬。 “先将这些钢锭送入工部库房,诸位且随朕回宫。秦王这次立下如此大功,不可不赏。还有韩啸,这小子真是给朕惊喜啊!” 李渊一边走,一边乐呵呵的说道。 其他大臣相互间看一眼,心中有数。 而此时西山,那些武将一个个敲着铁锅,想研究好了,回家也铸一个。 而那些文官则是给李世民出谋划策。 “殿下,这猪rou能烧制的如此美味,以后大唐百姓多一样rou食,此事可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啊!” “殿下应该向皇上上书,安排官员督办此事。” “以后我大唐百姓怕要家家养猪,这也是一大进项,我建议可以以此收税。” …… 而不远处,韩啸惬意的斜坐在大石上,卢照龄正将一张大纸摊开,拿着毛笔根据韩啸的讲述,写写画画。 “这红烧rou啊,要是加了糖烧起来,那味道更鲜美。” 可惜,今天没有准备糖。 “那这糖一次能放多少?” 停下笔,卢照龄抬头问道。 “可是这糖,普通百姓家,怕是吃不起啊!” 一旁的许诗琪有些迟疑的说道。 韩啸点点头,奈何此时南方还大部分是蛮荒,海南岛和台湾更是荒芜的很,不然用来种甘蔗倒是刚好。 “便是这猪rou,原本百姓还能偶尔吃一顿,现在,怕是……” 许诗琪没有说完,她的意思很明白,原本那些世家,有钱人是不屑吃猪rou的。所以猪rou价格不高,老百姓还能逢年过节吃一回。 现在这猪rou能烹制的这样美味,愿意吃猪rou的人肯定多起来,那猪rou价格一定猛涨,那百姓是更吃不起猪rou了。 “韩啸,你说说,这猪rou既能烧制如此鲜美,该怎样才能让大唐百姓都能吃上这美味?” 李世民看这边韩啸似乎很悠闲,高声问道。 “此事我看还要落在百姓身上。” 韩啸指指周围无比卖力的百姓道:“可让各村庄安排人手,专门养猪。另外,每家每户若是有富余人手,也可以养起来。” “虽说这猪rou价格怕是要一时猛涨,但等待年末,家家户户的猪也差不多能杀了,价格自然降下来。” 韩啸无比感叹的说道:“殿下,百姓要想富,多生孩子,多养猪啊!” 这句话,被作为秦王府初期最重要的富民方针,随着红烧rou,随着养猪热,在不过半年之内就席卷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