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四、均田(求个票呗) (第1/1页)
说实话,许诗琪还真没有在这般场合如此抛头露面过。 这时候,被崔元礼一挤兑,难免心慌,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呵呵,本官许敬宗,见过诸位。” 便在此时,不远处的许敬宗忽然站起身来出声道。 “在下历任多地参军、司马之职,小女自幼跟随我,也是对这案牍书记多有了解。既然她有不同看法,诸位便让她说说看?” 许诗琪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在此时为自己说话,一时间心中感动无以复加。 “没想到,这许敬宗还有如此标致的姑娘,也不知婚配了没有。” 有人低声道。 李世民回头,淡淡一笑。 “只要你不怕韩啸生撕了你。” 刚刚说话的牛进达梗着脖子,憋着一口气焉了。 许敬宗看看女儿,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坐下。 许诗琪微微点头,看向四周,朗声道:“其实这税法,从来不是不变的。自夏商建国,一统天下以来,往往税法之变,便是国家兴亡之征兆。” 所有人闻言心中一震,刚才,崔元礼不过是轻描淡写,将这赋税制度简单解说。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小事,可是这事许诗琪说来,却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 “春秋之时,井田制瓦解,而有初税亩之法。天下天地由国有转为私有。”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此后人头税的说法才大兴起来。但秦兴于法,亡于法。诸位可是记得?” 许诗琪越说越从容,侃侃而谈的模样,让人不禁心折。 她看向崔元礼。 “崔公子,其实魏晋之时,便有了均田租调之制了吧?” “此是乱政,南北朝祸乱天下,还不是因为这均田之法?” 崔元礼勃然变色。 均田啊,“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全天下土地收归国有,人人均摊。 这样一来,世家大族何以为继? 下面书生有的知道均田之法,有的不知道的,赶紧询问。 一时间,大帐之中,人声嘈杂鼎沸。 “哎,前朝税法的确有不少弊端,但此时谈论为时过早。” 李建成低声道。 要改税,就会得罪世家大族,得罪他们,这天下一统之战,便难了。 崔元礼此时将这件事拿出来说,未尝没有试探李唐对待世家态度的意思。 “大哥,此言差矣,要改天下税法,正在此时!” 李世民却声音沉稳,眼中发亮。 现在不将此事解决,难道要以后慢慢收拾烂摊子? 两人身后,其他人都不敢说话。这就是治国方针的不同了,只能他们两人说,其他人,没资格。 “崔公子,若是按你所说,以人丁入税。初时百年,国朝人丁不旺,赋税难收。之后百年——” 许诗琪的目中有着难掩的自信。 “天下人口大增,但赋税照样收不上来!” “轰——” 下面众人一片哗然,原本想着熬过百年,天下承平的话,不是国富民丰吗?怎么这位许姑娘却说依然收不上税? 崔元礼没有说话,淡淡的看着许诗琪。 “崔公子,还有诸位世家公子,小女子下面的话,有些诛心了。” 许诗琪看向四周,语言之中有着莫名的威慑。 整个大帐为之一静,落针可闻。 “若是按崔公子所说之法,百年后,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良田千顷。” “一派胡言,天下自有公道人心,若真有如此清贫之人,必是有其原因。” 崔元礼身旁的杨家子弟站起身来,高声道。这位曾对许诗琪还抱有幻想,此时听到她对世家如此责难,已是绝了觊觎之心。 许诗琪轻轻一笑,如幽昙初绽。 “最大的原因是——” “世家的奴仆,都是不交税的。” 这一句,真是诛心! 奴仆不交税,家有良田千顷,奴仆百千,却只需缴纳家中几人的赋税。 其实这,即是现在各世家的真是写照。 在场的读书人,好歹还是有些气节的,一般都不会做出卖身为奴之事。但是普通百姓,怕就不会这样想了,只要世家收的比官府少,那卖身为奴,挂靠主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后世科举盛行之时,规定三代以上为奴者,不得科举,就是对这种逃避赋税的一种惩戒。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现在回想,这句话说的真是有道理。若是不趁着天下未定之时,将赋税之法定下来。他日,国家必将为此事生乱。” 国家根本便在这赋税,一旦确定,便不能朝令夕改。而便是想修改,那些既得利益者,也不会轻易答应。 “那依许姑娘的意思,大唐,该以何法征收税赋?” 崔元礼问的是许诗琪,看的却是太子和秦王。 许诗琪摇摇头。 “怎么?许姑娘还没想好?那也正常,此事乃是国家大事,你一个姑娘家也无须掺和。” 许诗琪依然摇摇头。 “此事我倒也想过,但韩啸说过,现行的税法,其实都是太过单一,百姓多有苦楚。” 韩啸! 崔元礼眼睛一眯,果然是他。 不止是他,其他人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没想到韩啸对税法,还有研究? 但是许诗琪却又是摇头。 “他的想法很多,我却不能代他说,不过,他说考虑这些还早了些。现下,我们不管是世家还是百姓,都应该为统一天下而站在一起。” “只有天下一统,百姓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只有天下安宁,才能慢慢变得富足。否则,说这些都是太早了。” 许诗琪将话题转换,已是往富民之策上说了,但是崔元礼却不肯罢休。 “最终,许姑娘还是想让大唐施行均田之法吗?” 均田法,以田亩收税,这样一来土地兼并就迎刃而解。看似皆大欢喜,但真正受创的,是世家。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崔元礼这时代表着世家,而许诗琪,代表着——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崔兄,便是千年世家也终有兴衰,只有为国为民,才能名传青史啊!” 韩啸带着陈谦从账外大步踏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