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泰山崩于前  (第2/2页)
之中的音乐仍旧继续,舒缓的乐章不知道送走了多少离人,而此时还在继续着。    在王振宇的身影消失在李春秋的视野尽头后,李春秋才坐正起来,然后打开了礼盒。    金丝银带落下,在礼盒里头放着一块老玉和一个纸条。    李春秋拿起来了旁边的纸条,上面写着:疑似传国玉玺残落之处。    字迹圆润,是王振宇的手迹。    “传国玉玺?”    李春秋握着手中的宝玉,双目之中泛起一丝狐疑。    传国玉玺,国之重宝。    哪怕是上面的一块碎玉也是稀世之珍,况且传国玉玺和其碎玉已然在历史的烟尘之中遗失了半个千年。    手中这一块多半是假的。    尽管料定手中的玉石是假的,李春秋还是将其收了起来。    礼是礼,情是情。    人生在世,李春秋一向是秉承着:滴水涌泉。    无论是恩还是仇,半点不错漏。    李春秋站起来身来,结了账后走出了咖啡馆。    对于死亡,很多人很畏惧,独独他却早已经看透了。    他二十加冠的时候便对自己说过:自己这辈子,不妥协,不后悔,活够了便去死。    这近四十年时光,他也算将自己想做的做完了,死亡并不足以他去畏惧了。    走在湛蓝的天宇下,泰山巍峨。    自上古三皇五帝之后,秦始皇接上古先贤于此地封禅祭天,自此后泰山封禅便是世间人皇标榜自己功绩的必做之事。    非大功业、大气魄、大豪气者不可封禅于此。    李春秋静静的站在泰山下的人潮涌动的广场之上,抬头望着雄壮奇绝的泰山。    泰山落下巨大的阴影将广场遮蔽了四分之三,势法混成,分割阴阳,是那般的动人心魄。    李春秋喜欢春秋战国,最开始或许只是因为他的名字叫做春秋,而后来却是因为秦始皇。    李春秋与秦始皇的故事,说来不过是来自他读的第一本书《史记》,《史记》虽多,唯《始皇本纪》最令李春秋心驰神往。    “奋六世之余烈,驾长策而驭宇内,英雄如此。”    李春秋沐浴日光,闭上了双目一瞬间似乎回到了两千年前,秦始皇封禅之时。    那巍峨高山之上,一身着黑色龙袍的伟岸的男人站在筑土祭坛之上,玉刻金泥环绕与其。    “唯恨生不逢时,多少豪杰葬在洪荒历史之中,此生而不得见。”    李春秋仰面叹息道。    广场之中,他负手而立,长吁而短叹。    人群不由得对他指指点点,但他却丝毫不在意。    生死都淡了,还管什么世人眼光。    而正在此时忽然异变,泰山大地忽然间晃动了起来。    李春秋身形一摇,皱眉睁开了双眼。    入目之处是地动山摇。    大地在这一刻不再像是往日的平静,平整的水泥地面之上万道沟壑霎时纵横。    惊呼声、地面的开裂声,有山石倒塌的轰鸣声。    李春秋一时间难以分别有多少声音在他的耳边响彻。    地震了!    整个大地都要摇晃了起来,如同车斗的巨石像是大地之上沙粒般抖动着。    山石随着大地的抖动从山川沟壑之中倾斜而下。    李春秋连忙蹲下身子保持自己的稳定。    但是,还没有等他回过神来。    “轰隆!”    巍峨泰山一瞬间倾倒,万丈山体侧滑了下来。    山体遮盖了阳光,将整个广场笼罩在了巨大的阴影之下。    天塌了!    那一刻,泰山崩于前。    万丈高山,崩于顷刻之间。    李春秋隐约似乎看到了一块刻满金色铭文的石碑朝着他砸落了下来。    紧接着,视野之中彻底的一黑。    李春秋心中最后的一个念头是:死而天崩,泰山为墓,何憾之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