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二十八剑横酒巷一朝醉,百转乾坤岁月翁 (第4/5页)
他料李记不久将赶去太尉府,果然片刻后,听到赵琦琦与水如筠在屋内商量,道:“你要马上赶回太尉府?正好,我这位李记大哥亦打算拜会李太尉,我们一起上路吧?” 蓝少宝尚未听完,便疾步离去,回到客栈,天绍青房门敞开,正在里面整理行囊,最后将一副画轴卷在手中,看到自己,诧异道:“蓝大哥?你去哪里了?我们该启程了。” 蓝少宝没有答话,与天绍青出离客栈,快马加鞭,赶往金陵。 黄昏时分,二人已经进了金陵城,下马行走。 来到太尉府外,不知天绍青是否眼花,猛然看到一个人影在旁侧巷道闪过,而那巷道与太尉府偏门仅有几步,那人影也不是别人,酷似岐王府相识的刘寒姑娘。 天绍青十分惊讶,正要出声叫她,刘寒已不见影踪,身手竟无比敏捷。 她纳闷的间或,一曲激越的乐声从太尉府传出,音调高亢奔腾,并不时夹杂着数人的大笑声,天绍青与蓝少宝一同猜想,定是有人在府内宴客,立在高墙外面,听这声音如此接近,想必摆宴处距此不远。 二人行至门前,天绍青听着乐声,猛然停步,蓝少宝回头张望,不解道:“姑娘,怎么了?为何不进去?” 天绍青愣了一下,抬手指着府内,道:“你有没有听到里面的曲乐声?”凝神细听,不再前行。 蓝少宝点头,神色一暗道:“应该是少主与人行酒令。” 天绍青答道:“不错,我听到柳大哥在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蓝少宝驻足倾听,果然听到柳枫吟诵的声音: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毕了,又听柳枫道:“今日请各位前来,不为别的,只为我大唐边疆稳固,它日承平岁久,各位辛苦,为我大唐劳心劳力,李枫敬各位一杯。” 蓝少宝与天绍青不知道的是,此刻,里面正坐着陈觉、定国侯上官飞虹、宰相孙晟,中书舍人冯延鲁以及他的异母兄弟冯延巳。 衡山六鬼中的冷寒玉与赵敛、呼延刚烈陪侍在侧,冷寒玉目光则一直在孙晟和陈觉身上打转,冷目瞪着他们,他并不理解宰相的用意,是不愿与大周冲突,因为南唐并未准备充足。冷寒玉记恨二人,无视自己之前送来的书信,乃至四方阁一事被耽搁。 无人注意,边厢角落,柳世龙正远远地立着,向内投来一瞥。 孙晟看到太尉亲自邀请,早已料到必与四方镇失陷那事有关,然而久坐须臾,不见太尉有何动作,只管与众人饮酒,欣赏歌舞。 这位太尉离京数日,如今这般回来,似乎要将太尉府内的陈年好酒喝光一般,频频举杯痛饮,一会儿吟诗作赋,一会儿弹琴奏乐,不见丝毫怒色,忽而敛容,仍教一帮人不快,纷纷猜测柳枫意图,是否乃一警示? 况且冷寒玉如此敌视,使得孙晟大感不适,欲借机离去,苦于找不到适当时机。 不多时,厅内音调直转而下,天绍青立在外面,脱口道:“现在是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了。”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蓝少宝无心分辨其中深意,猜测柳枫极有可能已经知晓四方阁发生的一切,心中抱愧,犹豫了半响,转身邀请天绍青:“姑娘,还是进去吧?” 天绍青怕他扰了词曲,挥手止住,说道:“蓝大哥,你先进去,我——我想再等一会儿。” 蓝少宝不解她何意,只得点头道:“也好,我进去告诉少主,说你来了,少主应该会出来接你。”牵过天绍青的马,与门口的守卫通报过后,迈步进去。 天绍青不知自己为何停在门口,只听着柳枫所诵的《代悲白头翁》,沉思起来。 《代悲白头翁》乃唐时刘希夷所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 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直点红颜女子的未来,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咏叹了青春易逝、世事变迁、富贵无常。词韵婉转,用词回荡,虽是优美,但不乏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更道尽心中无限悲凉的心境,及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许多情绪。 柳枫此时将这首诗道出来,究竟是何用意呢?是警示一帮朝臣,还是借诗暗喻南唐众臣的未来?亦或是借诗提示众臣,四方阁的今日就是众人它日的下场?或者还有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自身原因呢? 天绍青更加不安起来,不知是否因为柳枫撇下她这个新婚妻室,毅然孤身返回金陵,直教她来到这里,也还是隐隐担忧,以致在这太尉府外踌躇不前,一颗心总不能平静。 伫立门外,她既想立刻跨过这道门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