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月黑风高夜,冒进的现代集团! (第2/2页)
一杯羹。 如此规模的组团作战,需要意见一致,才能决定是否把新型锂电池,投入大规模使用。 目前,他们的意见产生了严重分歧。 以三星为代表的一部分企业,因为吃过电池技术的亏,所以拒绝大规模上市。 而以现代为代表的另外一部分企业,急于拿下全球汽车市场。 休会时间,就是两派领导人私下接触,拉拢小弟的时间。 三星集团的李在镕,和现代集团郑义宣,哪里顾得上吃饭,他们不停找合作伙伴谈条件,都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 三星集团被爆过菊,现在全世界都快没有三星牌手机了,所以他们一直都很小心。 现代集团的理由也很充分,最近现代和起亚牌汽车,在全球卖不动了,急需新技术注入活力。 本来现代和起亚汽车最大的市场是华夏,但自从萨德事件以来,国内民族情绪高涨,很不待见韩国车,觉得他们的技术不如霓虹,质量不如德国,价格比不过国产。 从那以后,现代起亚集团就一直处在困境之中。 400WH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能够突破八百公里大关! 所以现代集团简直恨不能,明天就把电动汽车卖到全世界去。 本来要是技术在三星集团手里,现代集团急也没用,关键是三星和LG共同拥有技术,而LG总裁具光谟是支持现代的。 全球汽车零部件一百强企业中,韩国占了七家。 除了现代摩比斯,现代威亚,现代派沃泰,现代凯菲克,现代岱摩斯,另外两大零部件供应商,万都集团和翰昂系统集团。 再加上造轮胎的锦湖韩亚集团,造钢铁的浦项制铁等等,他们因为利益和汽车业息息相关,简直就是赤膊上阵,全力支持现代集团。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只有五千万人口的韩国,其实真的不简单。 他们不仅拥有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甚至还有七家能够进入全球零部件百强的企业,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能够进入百强榜单的仅有八家。 一个半小时休息时间结束,两大阵营再次展开激烈交锋。 三星集团的李在镕抬了抬眼镜,“这次的情况非同寻常,当我们宣布新型电池技术之后,华夏国新闻媒体,罕见做了大规模报道,而且评价偏正面,作为竞争对手,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现代总裁郑义宣目光严厉,“您的意思是,北美方面,欧洲方面,也和华夏串通一气?” “这怎能可能!我只知道,全世界都在因为我们而疯狂!一个属于电动汽车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李在镕加重语气,“您也别忘了,德国同行提醒过我们,电池技术一定要小心对待,因为会涉及到安全问题!” 郑义宣鼻子里冷哼一声,“那些愚蠢的日耳曼人,他们如果真的有能力,全欧洲早就统一说德语了!你竟然相信他们,却不信北美方面,要知道,连贝尔实验室也赞不绝口!” 这件事情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除了德国,全球舆论一片倒认为,韩国将会在未来统治锂电和汽车产业,这给了韩国军团莫大信心。 如果单单是罗佳或者华夏的力量,未必就会让他们如此疯狂,可现在这个新型锂电一出来,全世界都在夸。 韩国国内简直都爆了,民众上街游行,要求既然已经有了这么牛的电池技术,那就应该马上投入市场! 韩国民众为什么如此激动呢? 原因还在罗佳身上,因为去年他们被星辰科技打的太惨了。 三星的手机和显示,那可是全韩国人民的骄傲,短短几个月内,。连续被星辰科技打爆,整个韩国社会因此咬牙切齿。 这就好比一群输红眼的赌徒,人一激动,就容易变的固执。 总而言之,在一切机缘巧合的簇拥下,终于把三星集团逼到了风口浪尖。 推出吧,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不推吧,民众和现代又不答应,连LG也想赶紧大赚一笔,因为松下很可能马上推出类似等级的技术。 会议进行了整整一夜。 最终,他们达成妥协方案,暂时不全面推出锂电产品,但是进行大规模测试。 规模有多大呢? 心急火燎的现代集团,打算连夜组装三千台各种型号纯电动汽车,展开全面测试。 假设罗佳知道这结果,恐怕会有些失望。 因为这个结果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结果是三星铤而走险,直接强推锂电产品。 但三星集团毕竟不是一群傻子,他们在会议的最后阶段,简直以死相逼,逼的现代集团不得不放弃直接上产品的想法。 但内行人还是能看出来,现代集团犯了冒进的错误,他们忽略了系统集成的风险。 电动汽车和手机完全不同! 一台汽车需要安装几千颗,乃至上万颗电池,只要任何一颗电池出现异常,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连锁反应。 这也正是电动汽车,为什么如此难以制造的原因。 不但要有电池,还要确保上万颗电池,放电性能和充电性能高度一致,运行温度一致,防颠簸防撞击性能一致。 所有这些加起来,就叫做电控系统。 而电控系统的技术难度,其实是高于电池系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