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纯真年代 (第1/2页)
蒯真与春山的定亲别具一格。 想到此,蒯真的脸上泛起柔情。尽管因为自己的失足,春山一念之下跟他离了婚。是,当时的情形中,他不答应她离婚,她真的是会跳楼。 一个情感上有洁癖的女人,蒯真是个聪明人,很快认识到自己踩了对方的高压线。 蒯真记起了那年秋天。春山答应十月一日去某县看休息在家的蒯真。 她能来,已说明一切。 春山一个人来的,到了县城车站下车,左盼右顾却不见蒯真。 蒯真是在人群里一眼就能找到的男人,他的个子太高了,那时他瘦瘦的,脸上也是瘦瘦的,太瘦使他显得很不好看,甚至有些丑。 没有见到蒯真,但北方的秋天真美,最美的秋景让春山立刻开心起来,她与他一直电话联系,他指导她如何走,如何才能找到他。 蒯真家就在东郊不远的村子,从车站认准方向沿唯一的一条马路向东走,近一个小时,她看到了一个村庄。 村庄的前面是棉花地。 蒯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这环境与春山的环境差的太多。如果不到齐鲁大地的腹地,她永远都不知道这里的人住什么样的房子,邻居都是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饭菜。 可是,蒯真让春山去找他。 只能说明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在做着他自认为真诚的一件事。 他像躲猫猫一样躲在大地的怀抱里,一个大高个子的男生,他与许多乡邻一样,站在棉花地里摘着棉花。 春山的第一次亮相就与大自然结合在了一起。 你没见过大片的棉花地,所以你才会说郁金香花田、薰衣草花田如何美。 蒯真就这样把她追到了手。 可是,这以后,诗意不存在了,为了蒯真是留校任教,还是考公务员进省直属机关,两个人有了分歧。春山喜欢大学校园,她就是在校园的氛围中长大的,吃的是学校食堂,上的是大学附属中小学。 蒯真的天资是超一流的,他不仅被录用了,而且因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及时评、政论写的一级棒,又懂经济学,直接被省里某要人挑走了。 一入官场深似海,蒯真从此没有家、没有老婆孩子,可是春山明白必需支持他。那个家需要有一个支柱才能立起来,走出贫困,改变家族命运。 到了孩子快要上小学的时候,蒯真升正处,工作上风生水起,这时他有些飘了。蒯真与一个女服务员好上了。 她果断离婚,并立刻在家乡的人才招聘网上留意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正好家乡有大学升格,需要有博士学位及副教授以上资历的年轻老师,这样她回来了。 回来的第二年大学出版社竞岗招聘社长,她头脑一热,也的确,她太爱书了,她认为书香是世界上最纯真最美好的香,居然一矢中的,她自己都蒙了。 她怎么能够做出版社的社长?她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已。 她对出版一窍不通,而且她对财务一窍不通。 可是,军中无戏言,学校这地方个个都是认死理的。笪春山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向来对自己的女儿是信任,非常信任,他还认为大学出版社的社长就应该是他女儿来担任。否则知识分子年龄结构断层,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学甚至整个教育都存在断层。 笪春山一人数职,大学文学院方面却希望春山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出版业上,把出版社拼成后起之秀,在市以外、省以外拉到业务,最好包装出畅销书本。 生活重新出现她行云流水的惬意模式。 春山回到了家乡古城。 可是,那个胖了起来,也似乎有风度起来的前夫蒯真,经常咧着一张大嘴,出现在已退休的笪教授家,更气人的是笪教授与夫人还挺欢迎这位被罢免的毛脚女婿上门骗吃骗喝。 蒯真在窗前立得久了,本来以为一场纷纷扬扬的雪,下一个时辰就会堆起来,然后银妆素裹,千山暮雪,诗意叠起,哪知道就在蒯真回忆他的前妻春山及他自己的奋斗历程时,雪悄悄地停了。 眼前突然大亮,亮到山清水远,竟是出太阳了。树树琼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