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4 质量,快递精准投送的根本 (第2/2页)
域,眼前这位大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钱院长对于质量控制要求也非常严格。 每次无论是战略导弹试射,还是运载火箭发射,之前都会进行多次大规模质量排查。 每次都会检查出不少问题,这就必须解决这些故障隐患,要到完全没任何可以发现的问题时,才会发射。 即使这样,有时候依然会存在一些故障没被排查出来,从而导致发射失败。 “只要有系统化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所有技术资料,除非改工艺,在定型后,就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单件生产,还是大批量的规模生产,都能有效保证质量。”刘跃紧张地看着自己的老师。 要是老师不帮忙,这事儿就难了。 他可以影响到自己所在的厂,却难以影响整个基地。 影响了整个基地,也无法影响其他非基地内的单位。 无论运载火箭,还是战略快递,这都不是一个单位就可以全部搞定的。 李佩先生一直在旁边听着,专业的东西她并不是很了解,也没插话。 眼看时针已经指向十点半,她也没催促师徒两人。 坐在旁边,就是怕两人吵起来。 “资料我先留下,认真研究研究……”钱院长的话,让刘跃松了一口气。 他就希望通过钱老去影响即将发布的7905技术协议。 这款技术协议是国内的第一套系统的军用技术标准。 一开始,只针对航天系统的电子元器件。 刘跃希望能扩大到整个航天领域所有零部件的生产领域,要不然,就得等8406技术协议了。 当然,最好扩大到全国的军工制造领域,可这个要等到国军标完善起来。 普通制造领域,国家标准尚未建立,而国军标这块就更迫切。 当然,军用标准也比普通标准严格很多。 只有严格的标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让技术发展更快。 “行了,现在也没什么问题,刘跃明天去把其他作业交了吧……” 李佩先生看两人聊得差不多,示意该休息了。 刘跃倒没有什么,钱院长整天的工作忙呢。 今天能有这么点时间专门检查刘跃的作业,还是李佩先生给他打了电话。 刘跃拿着旁边那份关于制导火箭炮的论文,再次递给钱院长。 钱院长看着他,并不愿接这份论文。 “老师,我知道您希望我在国家需要的领域里踏实、认真地搞核心基础技术研究。远程火箭炮也是非常基础的……国内技术基础差,需要的不仅是高端技术研究,更需要基础技术研究……我现在还年轻,需要更多的学习跟实践机会,同时,我希望能有一个共同成长的团队,到时候基础扎实了,再投入高端领域研究,进度会更快……” 刘跃这是第一次当着自己的老师说真实想法。 钱院长惊讶地看着刘跃,之前刘跃可不曾说过这样的话。 李佩先生一脸欣慰的微笑:“刘跃,你这想法很不错。整个团队一起成长,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成长更快。可你不是说,你们单位基础薄弱,技术人员匮乏吗?” 钱院长没说话,只是看着刘跃。 他知道李佩这话是在帮刘跃要人呢。 “老师,我现在所在单位技术实力确实差。273毫米多管火箭炮项目,就是为了整合2186厂跟2109厂技术力量而弄出来的,这两家,一个生产制造力强,一个设计能力强。将两个单位整合起来,将会提升很多。火箭炮跟导弹在本质上并没太大差别,唯独差距在制导方面……通过这些小项目来不断设计、改进,才能让这个团队获得丰富的经验,我也可以跟自己的团队一起成长……” 刘跃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偷偷地打量着自己的老师。 他知道,钱院长希望自己在战略导弹或运载火箭,甚至是空间技术的一些领域中踏实研究。 刘跃也知道,搞火箭炮让老师失望了。 火箭炮使用的技术跟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所使用的技术,差距很大。 小型导弹使用的技术,并不一定能用到运载火箭跟战略导弹上。 而运载火箭的技术在优化后,可以用到小型火箭上。 “继续说……”钱老看着刘跃,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基地里无论是生产一线还是研究部门,之前进入的新鲜血液很多都是工农兵学员。这些学员基础知识薄弱,底子差,在上大学时很长时间在补基础,学习先进理论知识时间本就不多……每门学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掌握大量专业知识才能更好运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