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夜行_引子 祸源(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引子 祸源(一) (第2/2页)

正在饱受地火的灼烧。宾客们开始摆正了姿态,正襟危坐,已经有人的额头上沁出了滚圆的汗珠。

    玉手撩拨着琴弦,她在高高的楼台上俯瞰着厅堂,杨玉环,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奏起这样的曲目,忽暗忽明的灯光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门口有人走了进来,步伐踉跄,好像随时都要倒下去,在众人的眼光中,他就是那样一步一步地彳亍着,将倒未倒。

    “琴声咽。”

    仿佛是为了应和他,琴声突然丧失了原本的锐利,变作抽抽答答的呜咽,呜咽声很低很低。

    “今宵魂断长安月。”

    呜咽声越来越响,变作明亮的哭泣,哭泣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长安月,牡丹花下,笙歌连年。”

    呜咽声又降了下去,其实那些人们已经变作嚎啕大哭,只是另一种声音远远的传来,隐隐盖过了哭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那是铁蹄声吗?

    “尸俘遍野西风烈,铁蹄踏碎楼兰夜!”

    那是铁蹄声,铁蹄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帝国的铁蹄啊!手起刀落,血流成河!所有人都在战栗!青年却站的笔直,但是他低垂着头。

    “楼兰夜……”

    纵然长剑在握,纵然救了她的人,可是她破碎的心呢?怎么挽救?曲未终,阵已破,破得了千军万马,破不了红尘滚滚,破不了这世道凶恶。

    原来自己依然深陷阵中,进退不得。

    “楼兰夜,自知酒劣,不与人言。”

    他轻声道,声若蚊蝇。

    当权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座繁华的城邦一夜之间化作灰烬。

    曲毕。

    李白习惯性地去取腰上的酒葫芦,可是却摸了个空。他这才记起在今晚的打斗中,他掂起葫芦击中了那个小矮子的脸。葫芦碎了,伴随他多年的、心爱的酒葫芦就那样碎了。堂堂剑仙居然会投掷酒壶去砸人,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就连李白本人也没有想到,曾经面对几十倍几百倍于自己的敌人连眉头也不会皱一下的他,如今居然会在几人的夹击下手忙脚乱。

    “该称呼你什么呢?诗仙或者剑仙,还是谪仙呢?”

    杨玉环缓缓开口,声如。

    “叫我李白吧。”

    李白?那个曾经名动大唐,被誉为关内第一强者的李白?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那个只身杀入大明宫又全身而退的李白?

    是他吗?印象中那个白衣潇洒,酒剑相伴的侠客。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杨玉环的一席话而统统汇聚在李白的身上。

    应该没错。答案并不坚定。

    此刻的李白一袭白衣满沾泥灰,一把入鞘的长剑反而像一个十足的手杖,还有,他那象征性的物件,传闻里从不离手的酒葫芦哪去了?

    “哈哈哈哈哈。”

    李白突然笑了起来,不羁的笑声若嘶鸣的野马,沙哑得像一把小刀剐得旁人耳膜刺痛。他仿若已经知晓他们的心思。他道:

    “不是剑仙李白,也不是诗仙李白,更不是谪仙李白,是酒鬼李白。”

    三入长安同样一无所获的酒鬼李白。他自嘲着。

    方舟,原来长安城就是整个方舟,门里面空空如也,一片虚无,并没有通往过去的道路。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竟然在那一刻丧失了全部的前进的动力。

    两年的时间,他的功力不进反退,他的内心出现了一丝狭隙,正是那一丝狭隙使他无懈可击的“青莲剑歌”出现了破绽,微乎其微但足以致命。现在那丝狭隙不断的撕裂开来。

    可他只想喝酒,喝酒,喝酒,一醉不醒。

    “上酒,上酒。”

    李白旁若无人的躺了下去,纵然国色天香的美人近在眼前他也懒得再看一眼。

    “你心里有个人。”

    杨玉环的话语像是一阵轻快的叹息。

    “不是人,是坟。”

    李白已经厌倦了说话,并且打算不再说半句话,他只想喝酒。

    “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但说无妨。”

    他已经开始不耐烦。

    “你一定感兴趣,有关于‘奇迹’。我想单独和你聊聊。”

    磅礴的剑意铺天盖地而来,刚刚还烂醉如泥的醉汉此刻完全变了一个人。

    “美人有邀,还望大家伙行个方便!”

    知趣的客人先后离去,凌厉的剑气掀翻了几十张桌子,最后几个不识趣的客人也都连滚带爬的逃离了现场。只剩下角落里瑟缩的歌妓。

    “说吧。”

    “你随我来。”

    ……

    良久之后,李白离开了长乐坊,他摸出了腰间的酒葫芦,猛灌一口,拿在手里反复摩挲,爱不释手。

    “这种事都能算得出来?”

    李白倒置葫芦,壶底上俨然刻有四个字“明世隐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