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 (第1/1页)
蔡邕的出现,自然是打乱了吕布的计划。在蔡邕面前,蔡琰羞得连脑袋都不敢抬起,直接转离去为蔡邕备茶去了。 内室中,唯有吕布与蔡邕两人。 翁婿之间,自然有许多话要谈。更何况河内一别,吕布与蔡邕也有数月未见这书月间,蔡邕对于吕布的印象,改善了不少。至少要比离开长安时,对吕布的态度好多了。 两人,开始执棋。 古代,若是论打发时间来,下棋,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一场围棋下完,快的也需一两个时辰,慢的话,可能会下个半天也下不完尤其是如同蔡邕与吕布这样,下一子,说上个数句,执棋的手,停留在半空中,很久才落下一子。 “听闻你出征雁门,斩杀了什么乌桓大人普富卢” 蔡邕的声音很苍老,却依旧有力。 在蔡邕面前,吕布显得很恭敬,“是” “不错” 蔡邕笑了,“边郡那些地方,老夫也不知形势但想必很乱你能够率领大军辗转千里,斩杀那乌桓大人普富卢,可是为我大汉扬威” 边郡的事,对于蔡邕这样的大儒,很少关注。但不关注,不代表蔡邕不知晓。 “憙平六年,边塞为鲜卑所侵掠,朝廷派夏育从高柳县,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护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出雁门,三路出兵讨伐鲜卑可惜最后却是大败而归从那时起,朝廷对这些边郡的事,便是有心无力了” 人老了,特别容易回忆往事蔡邕亲眼见证了这个国家四分五裂,四方祸乱频起,更是多生感慨。 憙平六年,鲜卑犯境,汉军三路征伐的事,吕布自然也是知晓的,见蔡邕提起,也是有些叹息。 当初为了征伐鲜卑,汉军兵分三路,结果却是大败而归,不知多少汉家男儿,战死沙场甚至是连匈奴人,都是死了不少,匈奴单于亦是重伤自此之后,大汉威望,在诸胡眼中衰弱,直至如今。 “如今的边郡形势,又有些许变化当年鲜卑那个强大的君主檀石槐死后,他的儿子并无才能,整个鲜卑陷入内乱之中无暇侵掠倒是南匈奴与乌桓等族肆虐” 吕布为蔡邕说了一些关于边郡的形势。 “早有预料” 蔡邕摇摇头,执棋的手落下,一颗白字便落在了棋盘之上,“这些外族,在我中原强大之时,俯首称臣,可若在我中原祸乱之时,便会浑水摸鱼” “如今国家连内乱尚且平定不了,哪里能管到他们” “国家管不了,我们能管” 吕布沉声道,“蔡师可知幽州公孙瓒” “那位白马将军” 蔡邕询问。 “不错” 吕布回答,“你别看那些乌桓人在我并州边郡肆虐,可是在幽州,却是安分许多提起白马将军之名,那些胡人,都是心生畏惧我这一战,斩杀普富卢后,许多地方的胡人部落也是纷纷拜降” “杀到他们畏惧,杀到他们不敢再有异心,杀到他们知我之名,便胆寒” “” 蔡邕微微皱眉,“杀戮,岂是能够解决事的最好方法听闻温侯在晋阳也是屠戮了不少世族温侯可知最近兖州的事曹孟德便是仅仅因为杀了那名士边让,不知让多少士子离心” “温侯当以此为诫” 蔡邕的面色很严肃。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吕布又会重蹈董卓的覆辙。在蔡邕看来,董卓的失败,便是与其残暴有关董卓好杀戮,不知屠戮了多少命失却天下士人之心。当初,董卓还能听取他蔡邕的意见,减少了许多杀戮。可从雒阳至长安之后,董卓便是我行我素,丝毫听不进去蔡邕的谏言了。 见蔡邕提起曹cāo),吕布也是来了兴致,“听闻蔡师与那曹孟德关系极好,为忘年之交,不知蔡师对于那曹孟德如何看法” “孟德哎” 蔡邕微微摇头叹道,“老夫初识孟德时桥公尚在。那时,桥公对孟德颇为看重,故荐与老夫相识孟德有大志,为国忠诚,为人坦率真诚,不拘时俗,且文采斐然,为一世之俊杰南阳人许韶曾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蔡邕的话,让吕布有些哑然。 他很难相信,在蔡邕眼中,曹cāo)竟然有为国忠诚,为人坦率真诚的评价估计后世有人这么评价曹cāo)的话,只怕是会笑掉大牙吧 “若说能臣,老夫并不怀疑,孟德之才,足以为国之干臣可这雄老夫却是不明,孟德除了小时有些狡诈之举外,却不失一位可深交之人” 蔡邕继续道,似乎是难以置信一样,“边让为人是有些持才自傲,可老夫惜其才,故而曾向大将军何进举荐,可未曾想到,今,却得知他为孟德所杀纵然边让格有些缺陷,可孟德也不该杀” “人心是会变的” 蔡邕的眼中,对于曹cāo)的印象极其之好,可吕布却是明白,人心,却是会变的或许曹cāo)年少之时,确实曾如蔡邕所说那般,可是在经历一系列的事之后,格大变也说不定。 黑子,再次落下。 吕布淡淡一笑,“或许,曹cāo)杀那边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蔡邕摇头。 他与曹cāo)也有多年未见了。曹cāo)如今怎样,他也是不清楚。 昔,他与曹cāo),同为桥玄门下。 两人之间,兴趣相投,时常在一起纵谈时事蔡邕长于曹cāo),又因为曹cāo)才华横溢,故而十分其才可董卓入雒阳后,蔡邕站在了董卓这边,而曹cāo)却成了诸侯联军的一边。 当年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曹cāo)也是多次书信与他可蔡邕都是未曾回应。 如今,两人之间,也是愈行愈远。 得知曹cāo)杀边让后,他除了感叹之外,却是立马借此告诫吕布,少杀戮,才可多聚人心。 孟子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蔡邕此时,也是完在为吕布考虑了无论是为公为私,蔡邕更希望吕布这个他看好的后辈,在这个乱世行得更远,去平定这个乱世,匡扶正义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