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天下的托付 (第2/2页)
,是我让他们不要通报的,免得你们又下跪行礼,忙活半天。这些日子你们辛苦的很,我都看在眼里,这些虚礼就不必了。”皇帝在殿中走了一圈,又翻看了桌上的部分急报回函,似乎很满意,又见在场的群臣都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便道:“你们不必这么拘束。我想着再有两天,国丧期限就结束了,我们王族将出兵南征。今天这里都是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对于此次出征,可还有什么难处,大家尽管畅所欲言。” 皇帝说完,以目光环视群臣,众人垂手侍立,天威不测的压力弥漫在大殿中。 永安虽然是皇子,但此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机密的少数人议政。但自从二哥良安不在了,皇帝先是让他参与朝务,现在又让他参加这场机密朝议,显然有意要增强他的才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想到自己似乎是“替补”了良安的位置,心中难免有些懊恼。 众人正在思索间,宰相严令权已先发声:“陛下,有句话臣不知道该不该说,说了或许有罪,但不说实在愧对陛下的信任。” “我说了,今日言者无罪,”皇帝的声音听起来温和胜于以往,“说吧,尽管说。” “老臣依然认为,此时集全族之力南下,过于冒险,请陛下三思!” “那天你在朝堂上就是这么说的,没人说,就你一个人反对。”皇帝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臣如果言辞不当,冲撞了陛下,甘愿领罪。” “我说了,没有罪。那天本王盛怒之下,人人都不敢说话,只有你站出来提醒本王。就凭这份忠心,这个宰相你就当之无愧!” 严令权听着皇帝有些沙哑的声音,品味其间的肯定,不知不觉眼眶已经红了,皇帝对他居然如此了解,又如此信任,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是有些事情,你不知道,在座的有些人都不知道,我索性一并告诉你们。狼王和良儿一起受到了巫戎族的伏击,他受了重伤,身子已经不行了。狼王前些日子给我写信,信中说的也很是恳切,劝我尽快南征,不要再等上一年去和其他几族汇合了。为何呢?就因为巫戎族,它不会给我们这一年的时间。信中还写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那就是巫戎族正在派人联络我王族的一些心怀不轨的城主,让他们做内应!从狼族截获的几个送信的探子来看,其中不乏一些较大的城主。” “什么?!竟有这种事?”严令权惊呆了,环顾四周,永安和许多大臣也都是目瞪口呆。只有国师神色不变,显然已经事先知道了这一情况。 长安听到王族内部居然有这么卑鄙的事情,骤然间忍无可忍,“腾”地站起身来,道:“父皇,到底是哪几个城主这么大胆?应当将他们诛灭九族!” “哪几个城主......”皇帝重复了一遍。 “陛下,目前情况还不明朗,不宜告知过多,”见皇帝似乎打算说出名字来,国师立刻发声阻拦:“何况狼族只截获了其中两封信,是不是还有其他城主也是内鬼,现在还不得而知。如果现在把他们俩抓起来,反而逼着其他内鬼狗急跳墙。如今之计,还是派人暗中严加监视他们。等大军凯旋班师之后,再跟他们秋后算账的好!” “恩,那就不说了,”皇帝拍了拍长安的肩膀,道:“你愤怒,父皇也很愤怒,但是做王者,必须要能忍。世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而做王者,不但要忍一时,更要忍一世,你明白吗?” “儿臣明白。” “你现在还不明白,以后会慢慢明白的。行了,说正事吧。国师,南征大军可准备就绪了?” 国师是除了皇帝以外,唯一一个可以坐着说话的人,他仰起头,回忆了大军的情况:“此次南征,共集结了王庭和地方城主的兵马共计三十万,并征用各地民力五十万,作为后勤军需所用。大军明日将在王城集结完毕,后日便出发,预计行军两个月左右,可以到达狼山,与巫戎族作战!” “好,此战事关王族的生死存亡。只要此战得胜,待回师之日,我便会下令废除城主制,整肃超纲!国师,这数十万大军,本王就托付给你了。王族的前程和天下百姓的前程也都交在你的手中”皇帝正色道。说着,他端起一杯酒走到国师面前,忽然跪下! “本王替天下黎明百姓,谢国师了!” 长安等人也随着向国师跪下! 国师泪如雨下,道:“陛下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服陛下重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