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回:箕子高丽得霸业 通天朝鲜传道德 (第2/4页)
一些动静。过一些天,待他骂急了,洪锦又令兵士吃得饱饱,由十全道人轮流出站。(当然,此时十全道人已经不全)。 十全道人开始轮流接战苏全忠兄弟,每位道兄只和苏全忠战几回合,便佯装败退,至天下晚,或对他说:“苏将军,贫道饿了,挑灯夜战如何?” 夜战,好啊,来吧,我怎么怕你们。 对方却又或说:“苏将军,我们打了半天,贫道战也困了,明日再战如何?” 明日再战,好,姑待明日拿你首级。 十全道人皆有本事,想轻易就打败一个,也不是易事。何况,他们都是躲着打,不与正面硬碰,总是为了消耗冀州兵马的时间。 在这车轮战术之下,苏全忠也饿了,困了,他又是讲义气的人,明日就明日,不在迟早,不过是多拖延这一天两天,今且收兵,等待第二天再战。 第二天,洪锦还是此计谋,他不让苏全忠太消停,消停了,苏全忠会想其他的主意。或是组织强攻,或是暗度陈仓。 所以,苏全忠派人骂阵,洪锦也应阵,不过,他总是找个理由向后拖延。 时间被一天天,一日日拖下来。虽然苏护和儿子合起来打了一仗,依然无有寸功,自然受到箕子王爷的再次责怪。 “没用的东西,这点障碍都解决不了,怎么指望你们打到朝歌,夺回被姬发小儿抢走的大商江山。” “王爷,也不要多责,他们父子也就这点能耐,守城可以,嘿嘿,若把他们的兵马交由本教教徒指挥,此刻我们应该已经坐在朝歌的王宫里了。” 通天阴森森的语言,指着欲魔等人表明。 苏护冷漠的看着这一切,他不想去表白,他只想知道爱女的确切死因。姬发受何人挑唆,为什么会下得如此狠手,定要女儿一死。闻姜子牙是忠厚仁义的长者,为什么也如此糊涂。 苏护想起女儿,心力交瘁,闻通天之语,也无从反驳,只是在那里默坐。 苏全忠脾气暴躁,本应反驳,但唯是此性情的人又极忠孝。在父亲没有发声的时候,他也就不能冒犯。 战场上苏全忠奋勇向前,虽是累了,饿了,但却并不觉得苦。如今让父亲跟着他受牵累,被箕子王爷责骂,被通天冷嘲热讽。苏全忠却不能忍了。他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箕子王爷与通天教主和我们是一路人吗?我们是不是被人当作棋子利用了? 离开家乡已多天,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母亲和妻子是妇人慈悲,若有教主的徒众前往渗透,她们会怎么样,能守住冀州城(今河南温县境内)吗? 冀州才是我们的根本,悔不该我们兄弟三都出来,最应该留下一人做好防守。 苏全忠思想也发生变动。如此和西岐对敌,今后还能有退路吗? 依目前的局势,苏护父子已经是欲进不得,欲罢不能。唯有和西岐兵马决战。 他们开始悔入通天圈套,西岐即便是蛋糕,这么大的蛋糕,也不是他们口中能吃下。如今冀州兵马四分,已无力抗衡任何一方的侵袭。这不能不让他们父子忧虑。这日傍晚,忽有冀州来人快马送来尤氏信简。 “父亲大人,全忠夫婿,你们出门在外,母甚忧虑,多日来不知你们的信息,母亲是食不知味,寝不安稳,近来更是染上疾疴,整日昏沉,望速归探问。” “儿呀,你看这个事?怎么会呢,这么凑巧。” 苏护带着商量的语气。是啊。私离军营是死罪。 苏全忠没有说什么,摇摇头继续把信简拿在手里,好像抓住了妻子那双贤惠的双手,温柔不失体贴,隐约中他从信简里仿佛看到这样的字。 “夫君,母亲她老人家还说,我们本不贪什么富贵,只求无忧一生即是福。我们劝不得父亲,但一定要把母亲的心意向父亲大人表明。” 苏全忠再度摇头,他将信简又把给弟弟看了。 “母亲病重,身边无人,我们都在外,倘若母亲有什么不测,世人能不数落我们?不行,我得禀明父亲,让他回家一趟。” “大哥,明日,由我们去,只要你在这里,通天教主箕子王爷觉察不了,就能放心。” “胡闹,两军对垒,也能私自离营,这是死罪,要是洪锦有所觉察,放马过来怎么办?”苏护继续对儿子说:“儿呀,你母亲的病,也是焦虑所致,待战后再说。” “父亲,洪锦已被吓破了胆,这几日何尝出来应战,谅在这里歇上一日,他也不会觉得有异。再说,战争打起来就不是一两天的事,还是母亲的病要紧。” 苏护也是郁闷,老夫人当真生病了?他接受盟弟郑伦建议,派亲兵回去,了解夫人的病情。 隔一日,亲兵带来数人,却是苏府的老管家领头。老管家向苏护推荐了几位道姑,说:“老爷,她们带来了小姐的机密,老夫人已经证实。” “哦,把她们请进来。” 道姑们请求密见,苏护允了。既然已经过了老夫人这一关,谅也无虚。进了内室,他把一切人事皆避开。 为防通天的耳目,苏护在军营里设了内幕,分三层防护。每一层都有设防,最机密才是最内室。 隔一会,苏护从机密室内出来,即招数子前来。吩咐了一番,即嘱咐道:“我要去一探究竟,你们替我守好大营,任何人不可让他进来。” 全忠、全勇、全孝,我不回来,不准再与西岐动武。 “父亲,你一人去,我们怎么放心,不行啊,必须要我们去人陪同。” 三个儿子听父亲如此说,且要单独行动,就都担心父亲的安全,要陪同前往。 “不行,通天耳目众多,你们都不要有异动。” 苏护不允,三子在密室之内争让一番,誓死不从,苏全勇作了安排替身,方才得到苏护同意。他带着全勇,随着前来的道姑,暗里出了军营。 这一行人隐秘行动,离开了欲魔的监视,脱了营门就直奔朝歌城北而来,在那无名的深山中,却建有一庵,守山门的道姑见到他们一行人,已知端的,示意苏护与苏全勇父子进内细祥。 苏护父子在半道之上遇一体态丰盈的大和尚,对他们甚为客气,谆谆告诫,点醒他们诚守冀州,不可逾越。 “施主,冀州西岐虽各一方,亦可同道。” 如今到这神秘境地,让他们心里就更是忐忑。在意中人的引领下,一路甚是通顺,庵里道姑与她甚熟,并无味难。父子两个到了这时,就更是提心警戒,已经深入虎xue,随时都有危险。 苏全勇更是把父亲紧紧看护,及至被意中人引入到了内庵,他们却才放心,并无他人,只有一个奇丑的道姑,坐于油灯前。看到他们进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