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是当时已惘然(2) (第1/2页)
山河不长诀正文卷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已惘然 宫长诀几案前提笔写字, 梳妗道, “小姐写的是什么?” 宫长诀将纸递给梳妗, “你看。” 梳妗一直跟着宫长诀,也侍读过,自然认得字。 梳妗有些惊讶, “是赈灾策?” 宫长诀点点头, “我在藏书阁还未着火时,在那里看到了一本书,上面写过的赈灾策正是数十年前太后娘娘所献之赈灾策。有告诸于大众的,也有未曾为人所知的。因为看得太入迷,甚至没有发现走了水。” 宫长诀起身, “太后娘娘从前因为献赈灾策,救万民于水火,如今,数州饥荒四起,正是需要用策之际,若这些东西为我们所用,对我们来说,是如虎添翼。” 梳妗道, “小姐真厉害,只可惜为了这赈灾策,您差点在火海里……” 宫长诀打断了梳妗的话, “这一切都值得。” 她走到门口,看向远方,轻云缱绻,日过长安。 数州积贫,对百姓来说,谁救了他们的命,谁就是值得相信的人。 七个州的百姓,足足占了半壁江山。 她若能抓紧这次机会,濒死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侍女毕恭毕敬上前, “小姐,宫里来人了。” 侍女忙道, “是一个公公,拿着圣旨过来了,老爷的面色很不好看,那位公公说要全家人出去接旨,您快去吧。” 宫长诀垂眸,元帝的动作远比她想象中的快。 这就按捺不住了。 宫长诀到了前厅,众人跪拜听旨, 一个太监展开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宫氏辅佐多年,战功赫赫,太尉宫韫,卫国大将军宫霑,征战二十馀年,退东岳过青州,灭北狄安西北,争得三九城池,灭得匈奴贼寇,奉帝业以忠,全百姓以义。” “今,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甘露降,膏雨零,凤凰集,麒麟游,蓂荚发,芝草生,海无波,黄河清。天下安宁,夫长不用,朕念其年老多疾,特赐汝二人致仕,解甲归田,赐宝刀一把,以供后生仰揖。” 宫韫宫霑面色凝重, “谢陛下隆恩。” 宫人将圣旨递给宫韫,将宝刀递给了宫霑。 众人起身,宫人离去。 而宫韫与宫霑面色极不好,虽是意料之中,但为国征战数十年,变成一场空的滋味,到底不好受。 宫长诀道, “父亲,叔父,这些到底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也不必太过烦忧。” 宫韫二人微微有些震惊,连他们早已知道都只觉得心上压了一块大石,如今,长诀一个未曾提前知晓任何消息的弱女子却依旧能镇定自若。 二人面色凝重迟疑。 是否当时决定隐瞒长诀,并非合适的决策。 宫韫垂眸,长诀她能控制流言,能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宫家,他知道,也相信她的能力,可他不忍心让她掺和进危险里。 他的女儿,才十六岁,本该是不与世事作争的年纪。 却硬生生扛下这一切。她应该与同龄姑娘嬉笑,在意明日要穿什么衣裳,戴什么簪子。 那是他征战沙场想换来的东西。 他数年在沙场拼杀不回家,不过是希望,他在外面流着血,吹暴烈的风,吞着沙子的时候,他的妻女能在长安城里笑着,过最随心的日子,想吃什么便吃什么,能戴华京里最好看的花,最好看的衣裳,他可以受苦受难,可以满身刀痕,食生rou露天而席,夜夜压刀而眠,可是他希望他的妻女不要受到任何伤害。 如今,他到底还是没有尽到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该有的本分。 他的女儿不过十六岁就已经学得这些自保的一招一式,横刀于前,亦绝不退让。他到底疏忽了,这些年来,他竟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才能变成如今这副倔强坚忍的模样。 宫韫不由得想起当日宫长诀对他所说, 少女的眉眼倔强,一字一句道, “我宫家没有长子,无人为父亲继,长诀作为长女,自当扛起这个责任。” 他的女儿,才十六岁啊。 过去他不在的时候,她是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扛到今天,才会如此自然地认为,哪怕她只是女子,也自当扛起一个家族的责任。 宫韫抬手,摸了摸宫长诀的头,眸中动容, “父亲不难过,只是心疼你。” 宫长诀笑, “父亲何出此言,长诀有什么可让人心疼的,就算往后宫家繁荣不再,亦是一家俱全,这已是最好的结局了。” 宫韫看着宫长诀,心中沉恸,他的女儿长大了,甚至能反过来安慰他,照顾他的情绪,可他宁愿女儿天真无邪,万事不知。 宫长诀见宫韫面色不对,道一声, “父亲,怎么了?” 宫韫叹口气,道 “父亲没有告诉你,我们已去寻过关大人,决定和他统一战线,眼前被削官也是我们早早就料到过的。” 宫长诀笑, “既然是早就料到过的,那父亲更不必担忧了,现在所有事情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纵使被削官也是好事。” 宫韫点点头,道,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