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归省(四作诗) (第1/2页)
贵妃之宴,并无太过可描述之处。 她一人独坐,凤姐、李纨等人亲持羹把盏。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三人坐另一席相陪。 贾宝玉和姐妹们又坐一席,不过他们的席面上就只有些许点心、茶水,连一样菜色也无。 也就是说,他们连和元春一起用饭的资格都没有。而且,这并不是宫中差人的安排,而是贾府自身如此安排。 元春显然亦对这样的筵席没有意趣,只略略吃了两口,便命撤下。 于是秦氏亲自捧来漱瓮,元春漱了口,之后元春就命摆上文房四宝,将自己之前所见之处,择其喜爱者赐名、赐联。 有凤来仪因其内多斑竹,故赐名“潇湘馆”; 红香绿玉之前已改做怡红快绿,现赐名“”; 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 另有赐“缀锦阁”、“廖凤轩”、“紫菱洲”等名,“梨花春雨”、“桐剪秋风”等匾额,不可胜举。 最后,为整个园子书题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至此,大观园之名诞生。 又将正殿赐名“顾恩思义”殿,并题一联: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披恩荣。 仅此一咏一联,便可看出,元春才情,远在三春之上。让贾宝玉不禁想起前一世当中,元春的判词: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前一句好理解,不过赞其容貌才情,云迎春三姐妹皆比之不过。后一句虽然不太好理解,但总不是好的预示便是,也可由此推测元春最后不好的结局。 一个肩负家族荣辱兴衰,且容貌与才情胜过三春姐妹的一代贵妃,最后也只能在那清冷的深宫中,孤独的死去。 令人悲伤叹惋。 想到这里,贾宝玉更加能明白,元春今夜为何屡屡动情、痛哭。元春在宫中的日子,定然是不幸的。 贾宝玉不由又想起那位叶皇后,虽然她总以端庄和高贵的姿态出现,但是多见她几次,贾宝玉总能在她身上,看见孤寂和落寞之感…… 若是他的感觉没错,那么从皇后和元春这两位宫中绝对尊贵的人来说,她们都过的不如意,那皇宫当中上万的年轻女子,她们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些贾宝玉都无从知晓。 他也做不了什么,甚至就连他的jiejie他都帮不了,只能心中暗想到,今夜尽力让元春过的高兴一些。 元春写完最后一联,见众人对之赞不绝口,因谦逊道:“我素乏捷才,也不擅长吟咏,今夜聊以塞责,不过是充于其数,不负斯景斯园而已。 况且我素所知,家中姐妹、弟媳多有才情者,不如趁此良辰,皆按自身才之大小,随意择园中一处景致,作成一匾一咏,与我一观,倒不必为我微才所缚。” 彼时顾恩思义殿内,筵席早撤,又搬了许多桌椅条案、笔墨纸砚进来。姐妹们原本都静候着,此时听到元春果叫她们作诗,都有些跃跃欲试。 元春又看向贾宝玉,笑道:“宝玉本为读书士子,又擅长吟咏,自然和她们不一样,需得多作一些才是。” 贾宝玉遥遥一笑:“jiejie有何要求尽管提来,只是到时候若作不出来,jiejie可得为我保密,不要宣扬出去。毕竟小弟我在京中,还是颇有名气的。” 元春一听,只是喜笑颜开。 “你放心,自不会故意刁难于你。因这园中景致,潇湘馆与蘅芜苑二处我之最爱,次之、浣葛山庄,此四处当为园中四绝。 你便以此四处,各作五言律一首,可使得?” 元春确实没刁难的意思,不限格律,自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不过贾宝玉还是装作一副为难的模样:“小弟尽力……” 于是走到已经在开始动手的姐妹们面前,插了一个位置。 给景致题咏,只要是学过诗词格律的人都会。况且今夜又非为扬名,只为家中作诗取乐,因此所作只需要押韵,多少有点意思在里头也就行了,如此小打小闹自然难不倒贾宝玉。 回想潇湘馆中的景致,随意一思,一首清新格调的五律便已经出炉。 抬头一看,黛玉已经收笔,正百无聊赖的在偷瞧他。宝钗也拿起自己的稿纸轻轻一吹,显然也已经作好。 贾宝玉心头一动,故意对黛玉打了个眼色。 黛玉本来在贾宝玉看向她的时候就别过头去了,后来瞥见贾宝玉给她使眼色,她又讶 然转头,双眉紧蹙,疑惑的看着贾宝玉。 等到看见贾宝玉给她做口型:“杏帘在望……” 她瞬间明悟:二哥哥这是叫我帮他替作一首! 她顿时来了精神。 原来黛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