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雪夜杂事江湖人(第一更) (第2/2页)
回来他能种活,买小的松树,他催长。 要不就买种子,油松的种子一斤四十到五十元,松子能吃,个头很小,比葵花子还小,跟米粒似的。 原来有松树的地方,秋天针叶落下,用耙子到山上去搂,回家烧火。 农村在山边住的人,很少有去砍松树的,冬天松树塔倒是会掉下来,也拿回家烧火。 等到了七月,出现了蘑菇,采到后晾干,价格很高。 不小心碰到松树的油脂,手上就黑一片,好长时间洗不下去。 “从网上买,随便找个人,不让别人知道是谁买的。不然我们买了种子,很快种出一片松树,或买小松树变成大松树,别人会怀疑。” 程馨雅说着给秘书发信息,让秘书找一个绑银行卡的账号到网上买油松种子。 外面的大雪转成中雪,卖烤rou的店在店门口搭起遮阳棚,上面遮挡。 周围用塑料编织布,彩条的那种围上一米到一米二高。 编制布以上和棚顶中间是空的,折叠的桌子能够遮挡住。 风一吹,雪就从空的地方飘进来。 客人坐下,先给上炭,自己烤的就是桌子中间有个圆窟窿,圆的炭火盆放进去,上面加箅子。 吃串的给上一个长方体的小烧烤炉,串凉了自己热,顺便取暖。 北方冬天的户外大排挡都这样做,不能用塑料布给挡严了,会一氧化碳中毒。 许多游客不爱进店里吃,喜欢在外面,棚子属于专门为他们服务。 外国人跟着凑热闹,大部分坐在外面。 从各个院校来的外语学生逮到机会便跟外国人聊天,学长、学姐带着学弟、学妹。 二浩特市的高中和初中生也来了一些,学校的老师没办法,跟随。 省教育部门的人派出办事员,过来给本省的学生 发补贴,京城的不管。 一个学生一天补贴五十元,登记,晚上睡觉的时候男女分开,一个屋子住四个人,但不查寝。 木达苏木原来有初中和小学,没有高中,今年城市修好,高中才成立,跑到二浩特市住校上高中的人回来。 周围旗的高中准备期末考完试,寒假过后也到木达苏木高中就读。 因为木达苏木的小学、初中、高中来了新老师,原来的教师负责带班和教一些地理、生物。 主课让给新老师,新老师由木达苏木财政出钱外聘。 不会说华语的外国人了解到一群学生要跟他们练外语,倒是很高兴,顺便与学生学华语。 若外国男游客与女学生单独交流,有人会跟着,交流行,别的不行。 一时间整条食品街上各种外语的声音出现,同一个语种还能听出不同的方言,尤其是非外语学院的学生带着华国的方言努力说时,大家需要猜。 外语学院的一年级学生感触最深,他们刚入学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是纠正发音。 林凡不想下去吹风,坐在楼上边吃边看。 程馨雅看一眼下面的人,再看一眼林凡,显得很开心。 看着看着,她对林凡说:“那个人为什么总是板着一张脸?” 从她的角度可以看到五个人坐在一张桌子边,其中一个正对着她,透过帐篷和塑料编织布的缝隙,她发现那人不会笑。 “不止是他,另外四个也不会笑,他们脸上戴着面具,很薄。” 林凡根本没去看那五个人,便说出情况。 程馨雅借着灯光在雪花飘的时候仔细瞅瞅,露出惊奇的表情:“真的吔!他们是剧组的人?” 林凡摇头:“不是,他们是犯了事的人,在商量怎么逃跑,然后说弄个演员证,混到群演里,就在咱们这呆着了。” “你听到他们说话了?”程馨雅发现自己做不到。 “听到了,没用,嘴上说的话是明天好好看看景色,然后泡温泉,他们用筷子和手来说,轮换着说,你仔细看,他们一个人动的时候,其他人的手和筷子不动。” 林凡依旧没去看五个人。 程馨雅认真瞧:“是呢,你怎么知道他们的手势和筷子动代表了什么?” “学过,老家伙们专门教,江湖哇!他们属于古代断天门的一支,到后来就分成两个小分支。 一个分支讲究技术,叫万巧门,盗窃有钱人,还有地位高的公职人员。 另一派没落了,什么活都接,能赚钱就行,包括绑架有钱人,叫方直门。 这五个是后者,面具制作的水平太差,换成万巧门,笑的时候面具跟着动。” 林凡讲解,把五个人的底儿给透出来。 程馨雅听得一愣一愣的:“凡弟弟你学这些干什么?” “不学怎么抓坏人?老家伙们这样跟我说的。”林凡回道。 “他们犯了什么事?”程馨雅问重点。 “杀人,杀警察,身上有三支警用手枪,一支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仿六~四式,正好子弹通用,三十五发子弹。” 林凡说出五个人犯的事和身上装备。 “他们说的?” “杀人杀警察是用手语打出来,枪和子弹我‘看’到的。” “抓不?”程馨雅准备动手。 ‘叮铃铃、叮铃铃……’林凡手机响。 他接通:“叶大哥,吃了吗?” “林兄弟有个事,四个准备上通缉的人很可能跑到了草原省,他们……”电话里传出市局叶炳焕的声音。 不等他说完,林凡说道:“五个,杀普通人后又杀了警察。” ** 都市巨豪棉花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