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鬼使神差 (第2/2页)
心打来的。 预警机探测到了一个高速飞行的目标,推断是那架攻击机发射的反舰导弹,并发出导弹袭击警报。 如果真是导弹,肯定来不及躲避。 “呜——呜——” 几秒钟后,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 只是,首先开火的并不是速射炮。 “嗖”的一声,位于舰桥前方的八联装通用导弹箱射出了一枚绰号“海蛇”的近程防空导弹。 “攀枝花”号只是一艘000吨级护卫舰,武备算不上强大。 在舰首的八联装发射器里面,通常装填4枚反潜导弹与4枚防空导弹,而且火控通道就只能对付一个来袭目标。 可惜的是,那枚导弹直接就浪费掉了。 当然,没什么好可惜的。 “海蛇”是帝国海军的第一种近程防点空导弹,因为不是很重视,更因为预算实在是非常的紧张,所以帝国海军只能退而求其次,直接就用“kk-6”中程空对空导弹,在改进一番之后当防空导弹用。 性能肯定不算先进,主要是物美价廉。 要说,其实是价廉。 其实,也就是“海蛇”问世,让“攀枝花”号这类000吨级反潜护卫舰,第一次获得了有效的防空手段。 在此之前,护卫舰就只能靠主炮执行防空任务。 大部分时候是躲在巡洋舰与驱逐舰的羽翼之下。 别说是对付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即便是拦截中高空的敌机,“海蛇”的单发命中率也只有六成。 在复杂环境下,就只有心理安慰的效果了。 其实,也就只有10来秒钟。 这次开说的是设置在舰首的主炮,一门速射型80毫米舰炮。 至于效果,同样是聊胜于无。 主炮开火,意味着导弹已经进入视野之内,而且炮弹在海面上炸起的水柱指明了导弹的来袭方向。 拿着望远镜搜索了一阵,卫少龙才看到那个小光点。 确实只有一个光点,而且受到炮弹炸起的水柱影响,还时隐时现。 “舰长!” 在水兵提醒后,卫少龙才注意到左前方的超级油轮。 油轮一直在那个方向上,在“攀枝花”号转向加速之后,距离缩短了一些,而且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简直是致命的变化! 等卫少龙猛的反应过来,并且重新朝西北方向看过去的时候,小光点已经消失,取代的是一条白色的烟迹。 导弹已经转向,显然放弃了“攀枝花”号,正在朝油轮飞去。 “呜——” 这时,位于机库顶部的“火旋风”开火了。 可惜的是,距离实在是太远,超出了速射炮的有效射程,而且炮弹的散布范围过大,对导弹没有半点威胁。 又过去了大约20秒钟,卫少龙觉得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导弹击中油轮,并且腾起巨大的火球之时,卫少龙咬紧牙关,还一拳砸在面前的铁皮护栏上。 直到几名官兵出来,他才控制住情绪,返回了舰桥。 随后,他下达命令,全舰由战斗状态转为战斗救援状态,并且让二副立即安排直升机前去营救油轮的船员。 不过,紧急起飞的直升机并没有前去营救船员。 几分钟后,“祝世建”号上的战斗群指挥官发来了一道命令,让卫少龙立即派直升机前去搜寻跳伞的伊拉克飞行员。 ………… 此时,李天凌驾驶的“战-11b”从“攀枝花”号的上空飞过。 开始,就是由他发射的“kk-12a”击落了那架“超级军旗”。 他是在大约20分钟前,收到了海军预警机发来的指令,前往波沙湾西北海域执行掩护任务。 至于海军为什么没派舰载战斗机过去,李天凌没有多问。 按照新的指挥体系,战区联合司令部为最高的作战指挥机构,不再区分军兵种,更不得拒绝执行其他军兵种安排的作战任务。 在此之前,李天凌他们就在执行护航任务,掩护一架由“祝世建”号上起飞的舰载运输机前往利雅得。 为了这个任务,李天凌他们在沙乌地领空进行了第二次空中加油。 所幸的是,大家都提前做了准备,每名飞行员携带2份高能口粮,还额外准备了一个用来接尿的塑料口袋。 不要感到奇怪,在长途飞行当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吃与拉的问题。 为了避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大解,只要任务的飞行时间超过4个小时,飞行员都会在登机前清空肚皮。 当然,还会尽量不吃容易导致腹泻的食物。 此外,那架伊拉克攻击机出现的时候,“祝世建”号正在回收上午派出去的舰载机。 反正就是,能够及时赶到波沙湾西部海域,只有李天凌这边的几架“战-11b”。 正是如此,在火速杀到之后,李天凌就在海军预警机支持下,向那架伊拉克攻击机射出导弹。 可惜,还是慢了小半拍。 至于是否击落敌机,其实李天凌的心里也没底。 他是在大约60千米外开火,而敌机在超低空飞行,海面产生的镜面反射对火控雷达产生了严重干扰。 要说的话,这也是空军战斗机的一大问题。 海军战斗机采用的火控雷达,专门针对海面的镜面反射做了优化,因此更适合在海洋背景下作战。 只是,在两枚“kk-12a”进入到主动引导阶段的时候,敌机并没有进行规避。 要说的话,这也是“战-11b”的一大优势。 在整个攻击过程中,李天凌没有使用战斗机的火控雷达,火控数据全都由海军的预警机提供。 这里,多亏空军与海军都采用了15号数据链。 此外,两枚“kk-12a”都采用中段指令制导的攻击模式。 也就是说,李天凌驾驶的“战-11b”在获得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数据后,只需要让雷达以通信模式工作,向发射的“kk-12a”导弹发送弹道修正指令,并不需要对攻击目标进行持续照射。 该战术的最大好处就是,敌机在遭到攻击之前都不会发现已经被锁定! 当然,这套战术也只能用来对付缺乏空战能力的攻击机。 如果对手是战斗机,那就很难奏效了。 不说别的,在60千米的距离上,敌方战斗机的雷达肯定能发现“战-11b”,也就不存在偷袭机会。 只是,李天凌并不知道,他打响了帝国在此战当中的第一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