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大战之局 (第2/2页)
调这一点的时候,海军将领提到了一个看似无关,却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纽兰共和国会作壁上观? 如果不会,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大战爆发之后,在南翼方向,也就是南方次大陆与奥洲挑事。 到时,要是波沙湾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帝国将三线,甚至是四线作战! 更加重要的是,在陆军把重点转到西北后,在以海军为主的南方战区与东望洋战区,地面战斗得由陆战队担纲。 因为陆战队的兵力一直不算充足,所以在需要三线,甚至四线作战的时候,必然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当然,对海军来说也是如此。 不说别的,海军战舰都有漫长的建造周期。 即便是那些封存的战舰,启封之后也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培训预备役官兵。 正是如此,海军与陆战队都主张要尽快结束在波沙湾的作战行动,把宝贵的兵力抽调出来应付来自其他方向的威胁。 此外,空军也更加倾向于海军与陆战队的方案。 理由就是,空军同样不希望两线作战,更别说存在三线、甚至四线作战的风险。 其实,开始争吵的就是这个问题。 至于另外一个关键问题,这场战争的规模,反到不存在任何争议,十几名将领都断定会演变成为全球大战。 对此,连秦风烈也没有提出异议。 道理也很简单,在战火点燃之后,就不是能够控制的了。 数十年来,三个超级霸权统帅的三个国家集团,一直在为全球大战做准备,神精早就甭紧了。 僵持了几十年,三方不断的加码,国际局势早已经危如累卵。 只要当前的平衡局面被打破,必然是全球大战。 用秦风烈的话来说,哪怕帝国当局不想打全球大战,也必须按照打全球大战的标准去做准备。 不然,就必然战败! 如果连最强大的梁夏帝国都如此,那么实力更弱的迢曼帝国,还有纽兰共和国,就会抱有幻想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三个超级霸权的领导人都很清楚,在战争爆发之后,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所带来的都是战败! 说得简单一点,要是认定不会打全球大战,还不如直接投降。 对此,周涌涛也没反驳。 在讨论的时候,他只提出了一个问题,准确说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拥有战胜梁夏帝国,以及东方集团所需要的实力吗? 在明知道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情况下,迢曼当局为什么还要悍然发动战争? 也就是在提出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周涌涛让罗佑宾把宵夜送进来,让参会的将军有时间思考。 显然,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反问。 就算没有哪个将军轻视敌人,他们也不会认为,迢曼帝国真的拥有能够击败梁夏帝国的实力。 迢曼帝国真的那么强大,恐怕就不会走到当今这一步了。 三个超级霸权当中,实力最弱的就是迢曼帝国,因此迢曼帝国的内部矛盾最先发展到无法调和的程度。 早在40多年之前,在这场长途赛跑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最弱小的那一个,肯定会最先打破游戏规则。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没法解释了,或者说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跟之前推测的截然相反。 迢曼当局所追求的,或许并不是全面战争。 正是如此,在会议重新开始之后,周涌涛抛出了在白天两场会议中得出的结论。 迢曼当局现在发难,哪怕是发动战争,根本目的不是要取得军事胜利,而是想要通过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在政治层面上,这个推断不存在任何疑问。 在军事层面上,问题就大了。 首先就是,这个推断其实也变相证明,这场战争是在所难免,而且不是说梁夏帝国退让就能够避免的! 显然,这等于堵死了妥协的渠道。 这还证明了军方的另外一个观点。 在战争爆发后,谁都控制不住战争的规模,即没有人能够保证这场战争最后不会升级为全球大战。 关键就是,没有人知道需要打到什么时候,以及规模发展到多大,才能够化解迢曼帝国内部,以及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 别说梁夏帝国的领导人与将军猜不到,恐怕连迢曼宰相都猜不到。 其实,猜到了又能如何? 给周涌涛打个电话,告诉帝国首辅在什么时候停战? 莱因哈特真要这么做了,肯定没有好下场。 当然,哪怕迢曼宰相到时候告诉了周涌涛,他也绝不会相信。 此外,还能够证明一点。 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完成了战略进攻的准备工作,以迢曼军队为主的西陆联军必然会全力以赴。 简单的说,就是投入全部兵力发动一场决定性进攻。 理由也很简单。 只有争取赶在东方集团完成战略动员之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比如攻占东骆沙,并且由西骆沙宣布完成了国家统一,才有可能在战争规模扩大,演变成为全球大战之前与东方集团媾和。 说得直接一点,到那个时候,除非梁夏当局真的打算牺牲数千万,甚至上亿人,来打一场未必能够取得全面胜利的全球大战,那么就必须接受既成事实,承认分裂成2个国家的骆沙完成了统一。 这个结果,能够接受吗? 用秦风烈的话来说,哪怕周涌涛不计个人荣辱,愿意为了和平而背负骂名,数百万帝国将士也绝不会答应。 8亿帝国臣民同样不会答应! 哪怕到时候真的成为了既成事实,也要把东骆沙打回来,推进到伏尔加河东岸,才有停战的可能。 往严重说,甚至得做好攻占西骆沙的准备。 毕竟骆沙已经实现统一,没理由重新分裂。 到这一步,全球大战同样没办法避免。 如果要说的话,拖到那个时候就必然要考虑跟纽兰共和国作战的问题了。 其实,纽兰共和国很有可能在此之前就已参战! 综合这些观点,还有能够指望控制住当前的局面吗? 正是如此,讨论到最后,就连周涌涛都不得不承认,除非是迢曼当局悬崖勒马,不然第三次全球大战将在一个月后爆发。 那么,迢曼当局会不会悬崖勒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