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低空霸主 (第1/2页)
也就10来分钟的事情,由廉明阳率领的这个中队的6架“直-10A”就用光了携带的火箭弹。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敌人的装甲集团里,不但有坦克,还有大量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 因为担心遭到高射炮与防空导弹攻击,所以廉明阳他们都在外围徘徊,并没有靠近装甲集群。 只是,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头,十点钟方向!” “看到了!” 姜尚贵大声喊叫出来的同时,廉明阳已经cao作直升机向右侧规避,同时释放出了装在尾梁上的干扰弹。 那是两枚从左侧射来的导弹。 从飞行线路看,发射导弹的很有可能是一架直升机,而不是地面上的步兵。 只是,直升机在几千米之外。 廉明阳的判断立即得到证实,来袭的确实是武装直升机,还不止一架,来了十多架,差不多是半个大队的规模。 MI-24“雌鹿”。 从串列驾驶舱来看,还是性能更好的后期型号。 所幸的是,敌机发射的是反坦克导弹,而不是对空导弹! 在廉明阳控制“直-10A”完成转向的时候,那些“雌鹿”已经进入了视野,中队里的另外几架“直-10A”也已完成转向。 “头,兄弟们都在。”姜尚贵不但在观察敌情,也在留意友机的动向。 “全体都有,以小队为单位,干掉那些‘雌鹿’。燕子02,跟着我!” “燕子02收到,在你后面。” 廉明阳迅速回头朝后面看了一眼,同时把油门杆推到底。 前面,姜尚贵已经调整好了火控通道,还cao作机关炮上下左右转动了一圈,以确认武器系统能够工作。 当然,关键是选择弹药。 “直-10A”的30毫米轻量化机关炮,采用的双向供弹系统,主要使用的也是对付装甲目标的穿甲弹与对付非装甲目标的高爆弹,因此在开火之前,需要武器cao作员根据目标选择弹药。 杀来的武装直升机,不过只能算是非装甲目标。 “雌鹿”的尺寸比“直-10A”大得多,比如机长接近19米,旋翼直径超过了17米,不过起飞重量却跟“直-10A”相差不大,两者都是10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因为尺寸大,防护的面积也就更大,所以在起飞重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雌鹿”在装甲防护方面其实不如“直-10A”。 其实,“雌鹿”本身是被当成多用途直升机在设计。 除了具备攻击能力之外,“雌鹿”还有一个载员舱,能搭载数名步兵。 正是如此,才拥有跟通用直升机相当的尺寸。 至于性能,其实也就跟“直-7”系列差不多。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的“雌鹿”跟波伊国的“眼镜蛇”交手数十次,虽然战绩比“眼镜蛇”好一些,但是也算不上强太多,基本在同一个水准上,而“眼镜蛇”跟“直-7”都是第一代轻型武装直升机。 “直-7”要到后期,陆军的“直-7W”与陆战队的“直-7T”,才通过全面改进,比如安装2台发动机,使用四叶主旋翼,换上30毫米机关炮,以及加强关键部位的防护,成为起飞重量接近10吨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可惜的是,因为性价比不高,所以“直-7W”与“直-7T”都没大规模装备。 跟“直-10A”相比,“雌鹿”的差距相当明显。 比如,杀来的这些MI-24V,装在机鼻下面的是一挺4管的12.7毫米加特林机关枪! 这配置也就15年之前,“直-7”早期型水准。 “姜尚贵,快开火!” 几千米的距离,对相向飞行的两队直升机来说,其实也就十来秒。 当然,肯定不能等到飞近才开火。 有趣的是,反到是“雌鹿”首先开火。 相聚还有大约2千米的时候,飞在最前面的那架“雌鹿”就用上了加特林机枪,还同时使用了挂在短翼下的火箭弹。 不过,火箭弹在对空射击的时候,基本没有准确度可言。 至于机枪子弹,除了打在机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吓人声响外,并不会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只是,被子弹打中的声音确实挺吓人,特别是有几颗子弹就打在了驾驶舱正面的防弹玻璃上。 不然,廉明阳也不会提醒姜尚贵开火。 姜尚贵只耽搁了不到2秒钟。 其实,他不是故意耽搁时间,而是火控系统需要时间来锁定目标,并且控制机关炮瞄准目标。 30毫米机关炮装在炮塔上,瞄准方式与战斗机的航炮不同。 “嗵嗵嗵――” 30毫米机关炮开火的时候,整架“直-10A”都在颤抖。 为了用在武装直升机上,30毫米机关炮不但采用了轻量化设计,还把射速由车载型的每分钟600发降到每分钟450发,以求降低后坐力。可即便如此,这门机关炮的后坐力依然大得惊人。 也就一眨眼的功夫,飞在最前面的那架“雌鹿”就被轰成了一团火球。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直升机能抵挡30毫米炮弹的直接攻击。 为了避免撞上那架已经逼近,还正在坠落的直升机,廉明阳控制“直-10A”进行了紧急转向。 结果错过了再次开火的机会。 后面,呼叫代号“燕子02”的僚机也已经开火,打掉了另外一架“雌鹿”,然后跟长机转向规避。 廉明阳没有驾驶直升机爬升,而是一直呆在超低空。 现在,他们已经飞到了敌人装甲集群上方。 需要担心的不止是那些没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还有地面上的高射炮,以及步兵手里的防空导弹。 爬升等于给高射炮与防空导弹做靶子。 至于步兵手里的轻武器,反到没什么好担心的,至少不存在能够直接击落“直-10A”的可能。 绕了一圈,廉明阳发现,跟在后面的僚机多了一架,此外还有2架“直-10A”在几千米之外。 有一架“直-10A”被敌人击落了。 西南方向,那些“雌鹿”还没有完成转向。 显然,“雌鹿”的灵活性差得多,因此转向半径大得多。 “后面的跟上,再来一个回合就返航!” “燕子02收到。” “燕子04收到。” 果不其然,呼叫代号“燕子03”的那架小队长机被击落了。 3架“直-10A”按照品字型排开,把间隔距离扩大到500米以上,两架僚机都处在长机的侧后方。 这是在面对数量众多的敌机时采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