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 危机关头 (第2/2页)
“辉州”号也没沉没,至少暂时还没有沉没。 虽然在战报中,提到这艘巡洋舰的情况非常的凶险,随时有可能翻沉,而且李深智已经给舰长下达了命令,让舰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首先保护好官兵,但是“辉州”号的舰长并没有下达弃舰命令,而且拯救这艘战舰的行动一直都在进行,最后或许能够让其回到亚历山大港。 也就是说,在损失50多架轰炸机与20多架战斗机之后,西陆集团的这次反击行动竟然连一艘战舰都没有击沉。 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投入的兵力。 那是足足0架“火神”轰炸机! 如果没有特别重要,必须实现的目的,迢曼帝国有什么理由动用0架“火神”来对付只有2艘航母的第5特混舰队? 那么,这个重要目的是什么? 开始,周涌涛与军方要员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包括国防部长在内,几位军方要员认定跟大陆战场有关,希望打掉第5特混舰队,阻止帝国向枷锁陆桥运送物资,降低攻打枷锁陆桥的难度,以及通过这次反击掩盖在地面战场上遭受的挫败。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逼迫帝国把重点转向海洋战场。 说起来确实有一些道理。 只是,这些目的也太差劲了。 此外,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本说不通。 最后发起攻击的那批轰炸机,是从北面突击的,也就是飞越了忒尔共和国,破坏了《伊斯坦布尔公约》。 这份公约,不但是用来确立忒尔共和国的永久中立地位,还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说得直接一点,迢曼帝国与梁夏帝国在缔约的时候,其实都是拿本国在忒尔共和国的影响力做保。 迢曼帝国毁约,梁夏帝国就不再需要遵守这份公约。 这意味着,帝国可以借道忒尔共和国,由铁路向枷锁路桥运送兵力与物资。 那么,封锁海运航线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里涉及到一条非常关键的铁路。 由帝国的铁路公司投资,锡尔特到卡尔斯,从南到北贯穿亚美尼亚高原的铁路,在几年前就已经通车。 关键还有,从锡尔特往南大约300千米就是伊拉克的摩苏尔,其间只有大约00千米没有通铁路。 只要能借道忒尔共和国,就能够解决向枷锁陆桥运送物资的问题。 此外,甚至能够在此开辟新战场。 迢曼高层肯定不会认为,伊拉克能够顶住帝国大军。 这么一来,迢曼高层还有什么理由主动破坏忒尔共和国的中立性? 按照《伊斯坦布尔公约》的附加条款,只要任何一个缔约方毁约,忒尔共和国都会跟其他缔约国结盟。因为纽兰共和国还没参战,所以在法理层面,忒尔共和国现在只能够跟梁夏帝国结盟。 真要阻止帝国海军进军墨海,完全该放开手脚,等到第5特混舰队进入墨海,再发起打击。 到时候甚至有望全歼第5特混舰队,以及随同行动的运输船队。 关键还有,能够安排战术航空兵执行打击任务,或者是安排更多的战斗机为轰炸机提供掩护。 可见,迢曼帝国在这个时候出手,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在秦风烈等军方要员的面前,周涌涛没有强调这个问题。 主要是没这个必要。 周涌涛只着重强调一点,在坐实迢曼帝国率先毁约之后,准确说是在获得忒尔共和国当局的接受之后,要做好借道忒尔共和国的准备,所以在此之前的头号任务,其实就是打败伊拉克。 从波沙湾北上,经忒尔共和国去枷锁陆桥,要么经过伊拉克,要么借道波伊国。 显然,现在只能选前者。 至于第5特混舰队的事情,可以暂时缓一缓。 在讨论的时候,张晓天提出,对陆心海北岸的军事基地进行报复轰炸,不过被周涌涛否决了。 报复轰炸,主要是作秀。 如果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还真有这个必要。可这是全球大战当中,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其实,空军参谋长甄必胜也表示反对。 道理更加简单,海军已经决定撤走部署在陆心海的舰队,因此承担反击作战任务的就只能是空军。 哪怕海军派岸基航空兵协助,也得由空军的轰炸机执行打击任务。 显然,空军现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支持在陆心海这边的作战行动。 正是如此,周涌涛才反复强调尽快打赢波沙湾战争,结束该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好集中力量对付西陆集团。 其实,这也是在告诉张晓天,还没有到发起反击的时候。 周涌涛没有忘记告诉张晓天,提高海军的战备状态,特别是在东望洋这边,绝不能掉以轻心。 第5特混舰队遭重创,那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哪怕2艘超级航母没有沉没,也已经丧失作战能力,而这意味着,帝国海军在短期之内可以动用的航母只有3艘。扣除还在造船厂里进行大修的5艘,以及必须留在梵炎洋方向上的3艘,部署在西南东望洋的2艘,帝国海军在最关键的战略方向,也就是霍瓦依群岛那边就只有3艘航母。 关键还是3艘大型航母。 当然,在过去十几年里,帝国海军部署在霍瓦依群岛那边的航母一直只有3艘。 这个数量,在平时已经足够。 3艘航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至少有艘在外海活动,也就能够对潜在的敌人产生足够的威慑。 战争时期,3艘航母就肯定不够! 如果需要向陆心海增兵,或者需要面对南方次大陆作战,那就肯定得从西南东望洋抽调兵力。 这么一来,霍瓦依群岛那边,连预备队都没有! 在理论上,纽兰海军能在大约5天之后,把部署在东望洋的航母增加到5艘,并且留下艘做后备。 如果纽兰空军早有准备,调集足够多的轰炸机,就拥有了发动攻击的能力。 此外,如果纽兰当局已经说服梵罗国,就更有可能同时在东望洋发难。 可见,帝国现在面对的,就是最为凶险的局面。 除了已经在3个方向上作战,在近期还很有可能再在2个方向上爆发战斗。 真要如此,麻烦就大了! 其实,这也是周涌涛把林世平叫来的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