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异人先登 (第2/2页)
不知心中如何想法。 千头万绪,唯一的解法,只有一个—— 军功! 有了军功,哪怕刘仁愿和刘伯英联手苏大为也不惧。 只要打赢眼前这一仗,他便有把握,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真正行使自己熊津都督的权力。 头顶披星戴月。 脚下,冰冷的冻土在马蹄的击打下,发出铿锵的声响。 前方的买召忽城,已经可以看到城墙轮廓。 在黑暗中,如一头沉默的野兽。 苏大为猛地勒马。 龙子人立而起,双蹄腾空。 身后紧跟的骑士们纷纷勒马,动作整齐划一。 呈现出惊人的马术与控马艺术。 苏大为轻夹龙子腰腹,在阵前来回巡视,扬声做战前最后动员。 “此战,是我们熊津都督府的立府之战,只有这一仗打赢了,我们的腰杆才能挺起来,才能拍着胸脯说一声,咱们不必靠任何人的脸色。” 苏大为的声音不大,但却准确的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各位袍泽,一会攻城,我会为先登,替大家斩将、夺旗、打开城门。 若做到这三件事,希望诸军,以为我榜样,同心戳力!” 黑暗中,传来两千四百从的低喝声:“愿为都督效死力!” 在古代战场上,最能激励士卒用命的是什么? 是贵族,是猛将,冲锋在前,斩将夺旗。 将军如此,士卒怎么会惜命? 真到那个时刻,所有唐人的血勇、骄傲会被激发出来。 唐军,会展现出可怕的力量,横扫一切。 这是,大唐立国四十三年,一场接一场的胜利,养出来的大唐军魂。 “诸军,随我破城!” 苏大为厉喝一声,手擎熊津都督府军旗,在黑夜中,如一团发光的火焰。 他拨转马头,在马上,将自己头盔面甲拉下,只露出一双精芒闪烁的眼睛。 然后,用力一夹马腹。 龙子在夜空中长嘶一声,如一声霹雳。 下一刻,龙子撒开四蹄,电射而出。 两千余骑唐军,在苏大为的引领下,攒成一个锥型阵,向着买召忽城狂飙猛进。 没有用任何计谋。 就是笔直的冲上。 不是苏大为不想用计,而是对于高句丽人粮草集结之地,之前的斥候已经查得十分清楚。 坚墙重兵。 精锐驻防。 哨所严密。 无懈可击。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破绽的敌人,任何计谋,都是笑话。 只能以堂堂正正之师,以绝对的力量,攻城。 高句丽人绝对不会想到,唐人会在这个时候进攻买召忽。 买召忽人口十余万。 守城之兵有精锐一万。 而且防卫十分齐备。 兵甲和粮草不缺。 对这样的坚城,哪怕是唐军倾巢而来,没有数倍之兵,没有数月时间,绝不可能破城。 轰轰轰! 大地轰鸣。 两千余唐军冲阵的声音,不输千军万马。 黑夜里,如同雷暴般轰然巨响。 买召忽城头混乱了片刻,示警的铜锣声,鼓响声,疯狂乱叫。 原本昏暗的城头,篝火渐次亮起。 守在城头的高句丽人努力睁大着疲惫的睡眼,向城下看去。 黑暗中不知多少人马,令所有人心头狂跳。 但当他们看清敌人只有数千人,而且清一色全是骑兵,并没有带任何攻城器械时,一颗高悬的心,立刻又放松下来。 对买召忽城,敌人不准备云梯、冲车、擂木、厚盾,闹着玩呢? 从没听说过骑兵攻城的。 这些人是不是疯了? 高句丽守城的将领,愣了片刻后,发出夸张的大笑声。 但是下一刻,城上的人便笑不出来了。 敌人骑兵阵中,有一人独骑冲得最快,将身后其他人远远甩在后面。 那匹黑马全身披甲,不知是何名驹,跑得风驰电掣,快如奔雷电闪。 买召忽城是依汉江支流而建,城前江水宽达五六丈。 但那人居然毫不停息,没有丝毫犹豫和减马速的意思。 耳中听得一声巨响嘶鸣。 如虎啸龙吟。 城头上,数百守军见到毕生难忘的一幕—— 马上一身唐军的骑士,连人带马,飞跃而起。 横跨了江水,落在地上。 冻土和黑泥迸射上半天。 那马半分也没迟疑,急冲几步,狠狠抬起前蹄,重重践踏在买忽城的城门上。 轰隆! 声如霹雳。 城头上的人只觉脚下一颤,纷纷站立不稳。 马背上的苏大为,早已腾身而起。 双足在坚硬的城墙上连点。 在高句丽人惊恐至极的尖叫声中,登上城头。 高句丽人做梦也想不到,还有这种战术。 异人! 用异人当先登死士破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