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破城 (第2/2页)
下一刻,却见苏大为伸手拔出那支箭,手腕一抖。 呜的一声,铁箭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瞬间穿透乙支岐的头颅。 他怎么没死? 这是乙支岐最后一个念头。 苏大为右手一抹,降魔杵在手中化为横刀。 将刀身一卷,万道雷霆向四周怒吼。 一道道白光电芒劈打。 刚刚才冲上来的高句丽人,惨叫声中,被电成焦炭。 有的甚至直接被焚成飞灰。 离得远一些的,被电鞭抽中,身上倏的喷出炽热的火焰。 整个场头一片大乱。 伴随着乙支岐被苏大为击杀,高句丽人在这片城头的建制被摧毁,短时间内,无法再形成有效合力。 苏大为一刀击退高句丽人,顾不上扩大战果。 而是横刀一旋,反手一刀,斩中城头铁链。 电芒激溅。 耳听一声惨烈的轰鸣。 没有任何悬念,铁链应声而断。 厚重的城门落下,直接拍在河对岸。 黑齿常之率领的唐军刚好在这一刻杀到。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顺着洞开的城门,唐军杀入。 当然,黑齿常之还不算第一个进城的。 冲在他前面的,是苏大为的坐骑龙子。 一穿过城,龙子仰天发出震耳欲聋的龙吼声。 整个买召忽的牲畜都受到巨大的惊吓,一时人仰马嘶,城中大乱。 苏大为杀散城头剩余的高句丽兵卒,从城头一跃而下,稳稳骑在龙子背上。 龙子身上怒鳞翕张,四蹄奔驰,如腾云驾雾。 苏大为手中横刀一抖,降魔随心意化作长枪。 笔直的街道前方,早有驻守买召忽的高句丽兵骑马冲上来。 他们嘴里喊着扶余系的高句丽语,有些像是山东语系。 隔着百余步,这些高句丽骑就已经张弓搭箭,向唐军攒射。 但所有的箭落在唐军身上,无一例外被弹开。 就算偶有从盔甲缝隙插入的,也不及深入,被内衬的丝绸给阻住。 唐军在苏大为的带领下,完全无视前方的高句丽人数众多,无视对方的箭雨,一直冲到四十余步,苏大为厉喝:“枪!” 声如暴雷,响彻全场。 呼喊的同时,苏大为右手一探,自马鞍侧面拔出一支投枪。 投枪射程不及箭,但威力甚大。 只有重甲骑才可装配。 随着苏大为的喝声,两千余唐军做出同一个动作。 在马背上借着马力,拧腰,摆臂,手中重达二斤六两的投枪,被他们狠狠甩上半空。 天空中传出凌厉的破风呼啸。 下一刻,阻挡在唐军前方的敌人,突然静默。 地面上,多出一片投枪丛林。 血如泉涌。 人马俱被投枪射透,仆倒于地。 后面的高句丽军一时肝胆俱裂。 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便被苏大为率领骑兵从中破开。 唐军横刀斜横于马侧,如高效的收割机,借着马速冲过,附近的高句丽人,纷纷被劈落马下。 大唐自李世民起兵,便是以重甲骑兵最为精锐。 而横刀的横,正是横于狂奔的战马之侧,用来收割敌人的头颅。 一个多时辰后,唐军已经在买召忽城内来回冲杀了数轮。 整个买召忽城,再也找不到一个站立的敌人。 天际已经蒙蒙发亮。 苏大为向身边的黑齿常之做了个手势,后者从马鞍旁取出响箭,用火折子点燃。 伴随着一声尖叫,火箭冲上半天,炸成绚丽的火花。 做完这一切,苏大为摘下头盔,长呼了口气。 头盔下的脸,丝毫没有成功后的喜悦,有的只是深深的疲惫。 头发湿漉漉的,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但此时仍不是休息的时候。 “安文生呢?” “他率人去城北,堵截出逃的高句丽人。” “让士卒分两班轮值,保持体力,不可放松。” “是。” 安排好士卒轮流休息的事,黑齿常之强打精神,跟着苏大为率领数百人去买召忽城的兵营,看着唐军将缴了械的高句丽守军绑上,推回营内看管起来,这才松了口气。 刚才的厮杀,唐军真正杀伤的也不过一千余人。 敌人仍有七八千人。 只不过这七八千人暂时已经失去了威胁。 留了百余人看管住高句丽人,苏大为带着黑齿常之,再奔向买召忽的粮仓。 当推开仓门的一瞬,一种谷物的清香扑面而来。 迎面是金灿灿的,堆积如山的稻米。 愣了几秒,苏大为和黑齿常之一起大笑起来。 “缺粮的问题暂时可无忧了。” 走入谷仓,伸手抄起一把稻米放在掌心,苏大为将其凑在鼻尖深吸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有粮,大军就有底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