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残菊_55,这个丫头不简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5,这个丫头不简单 (第2/2页)

几个孙子孙女,夸耀了一遍。

    转眼间,包子熟了。

    “吃包子喽。”费用一边吆喝,一边揭开锅盖,把蒸好的包子,一个一个夹出来。

    “娘,我要吃。”德娃子早就等不急了。

    “稍微等一下,太烫了会掉地上的。”奶奶何氏笑着对德娃子说。

    等到包子稍微冷了一下之后,费氏首先把包子,递到赵大娘她们几个客人手里。

    然后,才一个一个的,递到金家老小手里。

    “亲家,还有两位赵嫂子,你们都尝尝包子吧,今天是闺女做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何氏笑嘻嘻的说。

    其实内心里,恨不得希望她们三位客人,都把金菊夸上天。

    见主人已经发话了。

    三个客人开始品尝包子。

    “嗯,不错,麻辣味儿的东西就是好吃,这个口感真是不错。”赵大娘咬了一口包子,一脸惊呆的说道。

    这个赵大娘。

    并不是一味心思地拍马屁。

    她是有感而发。

    因为生活中的赵大娘。

    仗着家庭底子比较的丰厚。

    平时对自己,对别人非常的挑剔。只要她说好的事情,那别人一般不会说很差。

    “亲家母做的一手好茶饭,现在金菊也是一手好茶饭,这都是亲家母的功劳啊。”费大娘也称了一个大拇指。

    “我的闺女,从小就很乖巧,有好多饭菜什么的。其实,我没有刻意的教导她,她都是潜移默化的学会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管别人觉得她做的怎么样,反正我这个老婆子,觉得闺女做的饭菜还可以。既然你们都说包子很好吃,我也尝了一下。”何氏笑着说。

    “好吃,我还要。”德娃子这个调皮佬,已经吃完了一个包子,又要吃第二个了。

    他的老娘费氏,又给他递了一个包子。

    “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咱们农家人也吃上了瘦rou馅儿的包子。想想我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差。当时我们妹做的馅儿,往往都是青菜馅儿的,压根儿没有一点儿油汁儿。”金大浪叹了一口长气。

    毕竟,他是从一穷二的穷小子,后来风餐雨露的在外面做了点儿小生意,吃了好多苦,遭了好多罪,后来才买了几十亩的田地,才换来如今一大家人的温饱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

    “金大哥,你说的话我也深有感触。我小时候也吃过菜馅儿的包子,而且平时还没有福分吃,只有过年,大年三十那天,才能吃一次。”赵三娘也叹了一口长气。

    “咱们差不多都是同龄人。你们过的苦日子。其实,我小时候也过的是苦日子。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爹娘家庭条件差,我们还吃过朝天椒馅儿的包子。当然,那是一个特制的包子,意思是红红火火的意思。

    ”当时,我很幸运的吃到了那个包子,当时,我记得爹还给了我一两银子,因为兄弟姐妹太多了,爹完全没有办法给我们几姊妹都给压岁钱,只好用这种抓阄的形式表示一下。后来嫁到这家以后,生活条件才有很大的改变,我才渐渐地吃饱饭。托公公婆婆他们的福,后来也穿上了绫罗绸缎。”赵大娘说着说着,眼眶湿润了,感觉几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自己渐渐的也老了。

    赵大娘一行三个人。差不多和金大浪两口子是同龄人,岁数反正悬殊不大。

    他们这五个老年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而且也能够家常里短,闲言碎语的胡扯。

    渐渐地。

    大家的情绪完全放松了,等包子吃完了以后,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

    预定的日期是九月初九。

    那一天,不仅仅是重阳节。

    而且也是登高赏菊的时候。

    这个日子。

    有一语双关的意思。

    九月九,重阳节也是敬老节。意思是赵瑞同和金菊两个人,以后要是走到了一起,必须要孝敬双方的大人,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斤斤计较。

    另一层意思就是,金菊呱呱坠地的那个月份,也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这也是赵家人对金家人的礼遇。

    当天晚上很平静。

    第二天一清早。

    赵大娘一行人,就回去了。

    至于金家人。

    接下来就是零零星星的张罗了。

    离9月9日重阳节。

    反正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反正时间还很充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