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53 曹阿瞒卖拐 (第1/2页)
曹cao,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早年,曹阿瞒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究学业,干过不少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丢人现眼的混账事,其名声并不算好,却也有人慧眼识珠,对他寄予厚望。 其一,是好勇斗狠的南阳人何颙,他与曹cao有共同的志向,那就是当个出人头地的东汉二流子。 何颙谈及曹cao时曾对人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可惜何颙虽然有些名望,但党锢之祸爆发时,吓得逃亡去了汝南,直到现在都还不敢回来露面。 这话其实对曹cao很有触动,还不算,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连当时声名显赫的桥玄、司马防之名流,也对自己赞誉有加。 梁国的桥玄桥公,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后因病请辞,改任闲职太中大夫,偶然间,桥玄曾拉起曹阿瞒的小手,言辞恳切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谨小慎微一生的桥公,马失前蹄,无意间推波助澜点燃了一位权倾朝野的汉末jianian雄之野心。 桥公位高权重,门生遍布,他说的话不禁让曹cao虎躯一震,可惜桥玄年前死了,而且他说这话时,旁的也没多少人听见。 反复思量之下,曹cao几夜不曾合眼,熬得满眼通红,他提了把菜刀,找上南阳专搞讲座骗钱的所谓名士许劭,刀片儿往脖子上一架,许劭怂得屁滚尿流、声音打颤,说了一句旷世名言,“君……清平之jianian贼,乱世之英雄!” 这句话后来他还对很多人说过,比如手持利剑的寇白门等等…… 于是,曹cao恍然大悟,准备洗心革面,金盆洗手、重新做人。 熹平三年(174年),曹cao被举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便在时任骑都尉的司马防保举之下,任了洛阳北部尉(大致相当于洛阳城北片区的公安局长)。 在任期间,曹孟德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刚巧有人不信邪,偏要伸长脖子来试试刀口,宠宦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 这可不是小事! 做了那么多扶老太太过马路的好事没人知道,曹cao正嫌名声不够响亮,把牙一咬,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活活打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不过他也因此得罪了权贵,只是碍于他老爹曹嵩的面子,来了个明升暗降,被调任顿丘令。 后来几经沉浮。曹cao于光和元年被免,干脆回到老家谯县闲居,种了几年地,又于光和三年(180年)被朝廷征召,再任闲职议郎。直到中平元年黄贼爆发,曹cao被拜骑都尉,他逮住机会,借势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数功累迁济南相。 不过,此时正值年边,曹cao反而不急着走马上任,拿腔拿调干起了沽名钓誉之事。他摆出一副春夏读书,秋冬弋猎的模样,呆在京城里耗着,曹cao也知道,以自己愤世嫉俗的性格,这济南相,恐怕也当不久! 实则当时滞留京师的人多了去了,除了皇甫嵩那样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早早奔赴冀州上任,其余新任、升迁、调动的人,大都缩在洛阳花天酒地、打嗝放屁。 前路道阻且长。 虚岁三十的曹孟德,一不留神,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期,对前途,那是一片茫然…… 他四处结交文人雅士,努力提高文化修养,一来二去,竟然与蔡邕蔡大家亦师亦友,还成了忘年之交,让人大惑不解。 没办法,曹cao早熟! 这日一早,曹cao与几位好友相邀前去饮酒,路过蔡邕府上,曹cao突然停顿下来,道:“不觉竟是蔡府,岂能过门不入,诸位先行一步,温酒切rou,cao先行拜会蔡大家,片刻即到!” 身为其肚子里的蛔虫,许攸眼珠子一转,旋即调笑道:“我观阿瞒,双颊潮红,面带桃花,定然会蔡伯喈是假,重色轻友才是真!” 张邈、荀攸二人闻言望来,皆不明所以。 曹cao心生不悦,赶紧摆手,出言打住,“子远休得胡言乱语,孟卓不日便要远赴陈留,且代我先尽地主之谊,稍后,我等再痛饮三百杯!” 张邈,字孟卓,时任陈留太守,若是刘诚在此,定会认出此人与广陵太守张超颇有几分相像,实则二人正是骨rou兄弟。 见三人嬉笑着走远,心中有鬼的曹cao这才整理好着装,迈步走进蔡府。 蔡邕蔡伯喈,此刻自然不在府上,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