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抽三国_0087 东林入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87 东林入世 (第2/2页)

身扬州,祖籍临近大江,在太学院里讲学多年,素有名望,有人推举,自己也是为了培植党羽才请为太仆少卿……今日,说好的只提将拉车的马换成驴的事,那驴子不好配种,还得蒙上眼睛才走,压根没排练过这出!

    没人吭声,瓜果再难吃,一群老狐狸也吃得津津有味,偷偷去看陛下的反应,这事要准,不比把刘宏拉下龙椅容易。

    李三才出世为官,乃是太学院里一帮读书人策划良久的决定,临行时,院首顾宪成拉着手反复叮嘱,“入,则不求封侯拜相,学以致用,国之大事纵使身碎也当谏言……”

    顾宪成是谁?如果刘诚有心一查便会想起,此人便是明朝东林党的创始人,那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云:风声雨声麻将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管我屁事),便是出自其手。明朝覆灭,虽说李自成、吴三桂和满清里应外合所致,但东林一党,也功不可没。

    爆表十人,那群气节高尚,吼得最大声,降得最利落的东林党人,来了!甫一露头,便搅动风云,可惜,刘诚只留意到秦淮八艳。

    低着脑袋,皇帝刘宏又开始去扣龙椅上的珠子,什么材质?火都烧不烂……

    裁抑赋税,治理河道,说得好听,哪样不是要花朕的钱?

    李三才站着没人理,又无奈退了回去,今日机会难得,可惜了!正后悔,不想谏议大夫叶向高挺身出言附议。

    “微臣窃以为,太仆少卿所言甚是,臣附议!”

    谏议大夫这种人,可了不得!东汉时属光禄勋,为郎中令之属官,秩六百石,别看官不大,却有登朝议政之权,专掌议论,说错了还不能治罪,可说是想喷谁喷谁,人数多时,浩浩荡荡数十人列队骂街,一会儿排成个牛字,一会儿排成个B,算是历史上最早的水军,皇帝见了也得绕道走……

    叶向高精神头不错,说得口沫横飞,其余人等尽都不解,不是说好的,值此铲除阉宦功败垂成之际,万事当以稳妥为重,其余人这才连一件大事没说,提议的都是不用陛下额外花钱的……

    难道风向变了?

    正犹豫,又有人出列,众人一看,还是个新面孔,这世道,怎么了?

    新任大鸿胪丞李二先生好整以暇,在众人眼皮子底下不管不顾走出身位来。

    这大鸿胪,专职掌管礼宾之事,说白了就是典掌礼仪,若是有人死了,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什么的,也跟这等事八竿子打不到一撇!

    众人又一次看向司徒崔烈,九卿之一的大鸿胪,还是归司徒管辖。

    崔烈低着脑袋找蚂蚁,可惜了,一把火烧死得干干净净……

    不想这李二先生出人意表,却道:“微臣以为,贼寇不平,何来大治,食君之禄,不为忠君之事,诸位大人糊涂!而今皇甫嵩屯军长安,既不北伐也不退兵,光是每日所耗钱粮就不计其数,何况将士思家,军心不稳,臣听闻,那皇甫嵩分食于流民,交好于地方要员,人望颇高,此乃居心叵测,有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之嫌……臣不才,愿以身犯险自请北行,凭微臣三寸不烂之舌,与那北地反贼立约止戈……”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那李三才、叶向高还好,充其量算是个愣头青,也可能私下没交代好,可这李二难道不知,皇甫嵩一旦裁撤,多少人、多少年的心血,势必功亏一篑!

    崔烈该死!

    连张让一干人等也奇怪,这等狗咬狗之事,可从来没见过,难不成官吏之中还有明白人?这崔烈一系,可尝试着拉拢。

    刘宏心想,皇甫嵩造反倒是未必,不过的确为难,三辅之地必须镇守,可老这样花钱如流水,西园扩建何时才能提上日程?大军北伐吧,恐怕所耗粮草辎重更是天文数字,加上战后免赋、死伤抚恤、犒劳嘉奖……

    “刘爱卿?”

    刘诚赶紧缩回手,游戏机充电,得伸到门外头,都快破纪录了,“微臣……微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这城管一职,兹事体大,然陛下奇思妙想,令微臣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咳……咳……”

    刘宏咳嗽着捂住脸,老子还没说那赚钱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