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19 无处话凄凉 (第1/2页)
十二月初,已然寒冬。 屋里,昨夜便点燃了的火盆烤得顾雍脸皮发烫,他起身,扭了扭塌陷的屁股,上前支开半壁窗户,旋即举头外望。 书房里污浊的空气随即被寒风吹散,裹杂而来的薄雾,却一样厚重而腐朽,绕得人心头焦躁不安。 外面,天空阴霾,没有顾雍最渴望的暖和与晴朗,看来这天气,并未随着巢湖水贼的平定而拨云见日。 顾雍回身坐在书桌前,埋头,重新审视了一遍墨迹已干的奏折,然后仔细叠好,不知想到何事,略一迟疑,又揉作一团用力扔进了墙角快要堆满的竹篓里,整顿一番,他就欲提笔再写。 “夫君这是为何?” 身后,陆氏放下热茶,小声询问,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在顾雍后颈按捏,淡雅的清香入鼻,一早涂抹的,正是夫君顾雍往日最喜的香脂。 陆氏出身江东陆家,贤良淑德,更懂得相夫教子之道。青颦微折,相携多年,她心中自然也能体谅一县父母的繁苦。 水贼覆灭,看似巢县的心病已除,却还有千头万绪的政事需要张罗,光是收编安置就已经弄得人焦头烂额,那凭空而来的万余张嘴,得要多少粮食才能堵住,何况,重要的还不止这些。 夫君顾雍昨夜睡不着,寅时醒来,便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辗转。 轻“咦”声传出,见顾雍舒服呻吟,烦躁稍减,陆氏指尖加了两分力道,从旁小心提醒道:“夫君,阿爹传信,说近日江夏蛮蠢蠢欲动,战事恐一触即发,而今庐江郡所缺者众……” 顾雍“哦”了一声,不置可否,笔下继续审慎写着。 “阿爹还说,巢县安平不易,该表的功绩莫要吝啬,同样,该检核之人也万莫包庇!”陆氏手上不停,说着说着,察言观色,却见夫君顾雍已经停笔不动,那绸绢上刚写下一个“刘”字,至此便断了墨。 陆氏错身过去,站在桌边开始碾墨,嘴上继续说到:“那所谓的侍郎刘诚,可算是走了,光这小段日子,便把城里弄得乌烟瘴气,妾身可听人说,楼船招安的时候,咱们的钦差大人见了血,吓得浑身哆嗦,连路也走不动,这不,后来,人还是子扬给硬背回来的……如此窝囊,夫君正该好好参他一本……” 往日谈及刘诚,夫妻二人总能同仇敌忾,她也喜欢看夫君顾雍痛斥jianian佞时慷慨激昂的模样,只是今日…… 陆氏抬头,见顾雍正看着自己,神色颇为古怪,询问道:“妾身也只是听来的,可是哪里不对?” 顾雍嘴角一哼,手中管素一把摔在桌上,怒道:“你陆家家训,难道便是如何从旁干政!” 陆氏听完一愣,立马委屈得双目噙泪,自己里里外外打整,还不是为了这份家业。她不敢申辩,低头之际,泪珠子颗颗掉进了墨盘里,渐成一色。 夫君这是怎么了? 自打成亲之日算起,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在外传为佳话,顾雍甚至从不肯粗言半句,就连当初洞房也是礼让再三……何况那刘诚,天怒人怨,往日得闲说说,哪次不是深以为然。 陆氏偷偷摸着脸颊,前日有丫头说自己肤色不好,莫非这几年cao持家务,容颜也跟着衰老得厉害? 顾雍心中后悔,叹了口气,于心不忍道:“夫人莫怪,那管笔用得久了,包裹不紧,老是褪些狼毫影响观瞻,予我取支新的来!” 陆氏迈着莲步,取来新笔一旁端站着,却再不敢出言。 顾雍想了想,问:“什么时辰了?” “约莫辰时。” “都辰时了,刘子扬为何还未见来?” “子扬先生前去礼送钦差,好歹是叔侄血亲,县令大人怎给忘了。”陆氏语气不怒不喜,听起来却阴阳怪气。 顾雍心中苦笑,今晚,估计又得夜宿书房,转念想到,又是刘诚!人都是走了还阴魂不散,害得自己这告状的文书却怎么也写不下去。 昨日,刘诚拿着份邀功的功表来过,眉飞色舞,说是来找自己合计合计,看看巢县一干人等,还有谁的功绩给表漏了。 顾雍、刘晔、太史慈、萧如薰、太史慈……连营中不慎摔断了腿的伙夫都有份,唯独没有他刘诚自己。 这是为何?可不像阉宦一系的做派。 别人尚且不论,顾雍自己脸皮先挂不住,刘诚恭维自己居功至伟,表奏上说:巢县令顾雍,文能理政,武能安国,每逢战事,势必跃马扬鞭身先士卒…… 别说巢县没马,顾雍可是同刘诚一样,连马都不会骑! 思及于此,顾雍再写不下去,他起身穿上外衣,举步便要出门。 “这……这是去哪儿?” “为夫去府外转转!”顾雍愧疚地看了一眼陆氏,心中暗道:丈人啊丈人,为了巢县百姓,小婿也只能对不住您了! 顾雍决心,即刻让人领着那上万水贼去郡治舒县,至于是花钱养着还是送去战场剿匪,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反正丈人不是正说,而今庐江郡所缺者众吗,巢县粮食没有,吃闲饭的人倒是多的是! 这馊主意是刘诚出的,顾雍却怎么也恨不起来,他推开门,一缕阳光正好击穿薄雾照射在屋檐下,好个冬日暖阳。 …… 那边,许干在校场上整顿队伍,要让水贼摇身一变成为纪律严明的官军,难度很大。 曾经的水贼们扯着新添的衣物转圈嬉闹,散漫的人群中不时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