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21 江东猛虎 (第2/2页)
四肢张扬维持着最后的哭闹…… 孙坚盖上布,对着水里的女尸说:“放心!娃娃活得好好的。” 那娃娃死去的母亲似乎听懂了他说的话,指头慢慢松开,伸着的手臂也瞬间耷拉了下去,脸上神奇地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而后向江心沉去。 “公覆(黄盖,字公覆)!帮忙把这娃娃埋了!” 黄盖接过木盆,低头转身去挖坑。 孙坚取来火把,连着船一并点燃,熊熊火中念到:“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安去吧!”他一拳捶在自己胸口,破口骂道:“羊续老儿,无能至极!” 身后数人望来,纷纷叹气。 南阳,接替已故太守秦颉的羊续,没能摧枯拉朽迅速平乱不说,反被叛军围困于宛城,惶惶间向外求援也不得。 匪首赵慈本出身行伍,加之林冲从旁辅佐,于淯水东岸登高一呼,光是南阳一地饱受压榨的郡卒,响应者便已过半,数日间,雪球越滚越大,赵慈之乱,可说声势一时无两。 羊续无奈,只能坚壁清野,龟缩不敢出城,僵持之下苦不堪言。 南阳本是富庶之地,更是光武帝刘秀龙起之所,建武年间,太守杜诗创水排,以水力传动,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以此冶铁,铸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同时又主持修治陂池,广拓土田,南阳遂“郡内比室殷足”,只是,此役动荡过后,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反的反,万业损毁殆尽,一时再难为天下粮仓。 何况,南阳之于京师洛阳,快马不过朝发夕至,已算皇城卧榻之侧。 孙文台起初路过南阳宛城时,本来心情不畅,不过见了羊续的遭遇,莫名开怀,几个蟊贼而已,这羊续城门紧锁,也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可一路顺水行来,那点沾沾自喜逐渐变成了愤怒,嗤笑,也慢慢被对山河残破的痛心所取代。 众人围着篝火落座,孙坚从怀中取出一张丝绢,道:“这是你家嫂嫂亲手所织,取的是上好的春蚕丝,而这‘福’字,歪歪扭扭,便是我那二子权儿所写,你们看看,写得如何!” 祖茂率先接过,倒着看了很久,也看得很仔细,原来这便是那“福”字,文台二子孙权不过三岁有余,竟能识字,果然了不得。 他那不懂装懂评头论足的模样,惹得众人打趣,笑声慢慢开朗。 孙坚却盯着火堆出神,想到了很多。 …… 据《三国志》记载,孙坚乃是军事大家孙武的后人,会否是后人粉饰不好说,但孙坚的父亲孙钟,的的确确是以种瓜为业的贫民。 所以,草根孙坚发迹,靠的全是自己的一双铁拳。 孙家算不上江东世家,如果说是,他也是辛苦创业的富一代,因此也就能理解他英雄气短、无奈依附袁术,以及意外得了传国玉玺的窃喜和忐忑。 孙坚起点低,格局不大。 不过孙坚的黄粱一梦,最终都在黄祖一箭之下烟消云散,死时,年富力强不到四十。 孙坚的一生,大致就是平乱、平乱、再平乱。 会稽之乱、黄巾之乱、凉州之乱、长沙之乱、零陵之乱,史上,孙坚正是凭借战功,从县城小吏逐渐升任长沙太守、乌程侯。 说来好笑,孙坚是个混人,即便是妻子吴氏,也近乎是抢来的。 吴夫人贤良淑德,乃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一位国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直系后代,季札的后代们本应为姬姓才对,只是吴国被越国灭亡后,改了以国号“吴”为姓,所以,对于孙坚的高攀强娶,吴家族亲们自然不同意,斥其“轻浮、狡诈”。 孙坚既羞又恼之际,吴夫人却委身下嫁。她对人言,“勿因女子招惹祸事,待吾不好,命薄耳。”吴氏知道,以孙坚当时的威名,属于招呼一声就能拉起千把人队伍的流氓,万万惹不起。 不想吴氏因祸得福,她被逼嫁与江东猛虎孙文台后,生了一个皇帝,一个无双战将!一个“三无少女”孙尚香,自己还被追封为皇后。 …… 此时,那张绣花手绢又传回了孙坚手里,黄盖还在一旁夸耀,孙坚捏紧,却一把扔进了火里,众人争抢不及,转瞬便烧成灰,尽都不解望来。 孙坚起身,沉声道:“走!星夜赶路,早抵长沙!”说完,他举着火把,领头带路。 孙文台默默发誓,定要在江东为妻儿打下一片安身立命的基业,让他们,活得好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