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飓风与救灾 (第1/2页)
在这三个月里,乘着一年一度的夏季季风,跨海而来红毛夷的海商们都惊喜的发现,过去那四条阻止他们自由交易的地头蛇竟然已经被人铲除了。 虽然因为他们运来的那些香料宝石象牙什么的被当成了奢侈品被收取了的关税仍然让他们感觉有些rou疼,但是现在只要缴纳了关税后,他们就能够从大周的商人手里,以比过去低得多的价格买到数量更多的大周特产了,这样一来哪怕是加上关税的钱,也要比之前的利润要大得多,这让这些夷人们很受鼓舞! 于是虽然现在风向不对,无法立刻返程,但是在处理了船上的货物和买到了大周特产之后,本来应该就这样一直等到下半年季风到来才会再次启程的夷人海商们,却是纷纷跑起了来往于大周和南洋各地的小国土邦间的短途生意。 过去他们之所以不这么干,是因为南洋各地的特产在大周虽说不是卖不出去了,但是也有太高的利润,如果在加上四大家族的压价和抽成,那跑一趟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有倒搭钱的危险! 这些夷人海商又不傻,怎么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有他们宁肯无所事事的呆上半年,也不会去跑这种短途。 不过现在就不同了,没有四大家族从中作梗,这来往南洋的短途虽然还是赚得不多,但是有至少是有得赚了,至少比白呆半年要强,所以这些海商倒是乐意多跑几趟。 而且现在跑这种短途,可还有额外的好处! 大周新朝现在正处于一个大劈叉从中古时代一步到位的跨跃到电力时代,这种几乎要扯到蛋的转型期,对于各类原材料的需求那是如山如海,光靠新朝本土的出产根本不够,而大周其他地方不说那些敌视郑凡和新朝的势力会不会把这些东西卖给新朝资敌,就算是他们不从中作梗,以他们治下的那种中古速度来进行开采运输的话,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郑凡治下那增长得越来越快的原料需求。 所以郑凡如此重视这香山县的海贸生意,并不是为了这海贸带来的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而是为了打开另外一条资源获取的道路,好为他治下的文明升级提供更多的资粮。 所以他才会对可能的挡路者毫不留情,连莫须有这种话都给杜锦说出来了。 而为了让这一条海上资源通道尽快起到作用,郑凡还制定了一个只要运来新朝需要的,比如硝石、硫磺、高质量吕铁矿石、钨锰钛等等这些矿物金属资源,那新朝不仅高价收购,还会按照运送的数量给予运送的海商不同的关税减免的政策。 这些东西在南洋基本上都能弄到,而且虽然又重又占地方,即使是以新朝给出的‘高价’,一趟也赚不了多少钱,可是这个减免关税才是大头,这只要减一个点,那可就是几万乃至几十万上百万的利润啊! 所以这个政策被推出了之后,更是彻底引爆了这些夷人海商们下南洋的热情,几乎所有的夷人海商都投入了对南洋的短途贸易当中。 这对于那些大周商人自然也是有利的,这夷人海商运来的货物多了,他们能够赚的钱自然也就多了,这南洋特产虽然比不上夷人特产赚钱,但是量大管饱之下也是不可小视啊! 在这两方都觉得这香山县的钱比过去更好赚之下,自然就更加活跃起来了,加上杜锦在这三个月里,一点点的把这大周新朝的一些利民政策推行了开来,这给香山县百姓们们的感觉就是,这香山县变得越来越繁华,他们的日子也因此越来越好了! 这自然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戴起杜锦这个给他们带来这些变化的县太爷来,让他在香山县有了杜青天的美名。 连带的,百姓们自然也拥护起大周新朝和统治它的大神郑凡来! 所以杜锦来这香山县这才仅仅过去四个多月,就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为朝廷和郑凡收买了民心,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让朝廷收到了一大笔的关税,而且还让这香山县越发的繁华起来,完美的给新朝海贸策略打好了基础! 杜锦也因此受到了朝廷和郑凡的嘉奖,这让他那颗因为南宫煜逃走而不甘心了几个月的心灵,总算是得到了一些慰藉,加上这些日子里公务也随着香山县的繁华变得越发的繁忙,他渐渐的也就把这一次失败的经历抛诸脑后了。 可是有句老话说的好,这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正在杜锦意气风发,一切也都正在像更好处发展之时,一道和香山县擦肩而过的飓风,一下子打断了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种沿海地区特有的天灾,不仅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南洋海贸一下子戛然而止,还让杜锦不得不焦头烂额扎进了抢险救灾的泥坑中! 虽然香山县万幸的并没有直面这道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飓风,可是哪怕只是被它擦了个边,这损失也是不小! 海浪冲击,海水倒灌,大风吹屋,乃至大雨倾盆引起的洪水泛滥等各种灾祸,让香山县从码头到内陆乡村,都受了灾。 虽然这沿海的民众对这飓风并不陌生,也都知道如何应对,所以直接死在这场天灾之下的人并不多,可是对这些百姓同时也是对杜锦的考验,在飓风过去之后,其实才是刚刚开始。 香山县城中的人可能还好,县城内的那些在建筑时就考虑过这种情况,即使在飓风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倒的,而且城中还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所以哪怕是出现海水倒灌水深齐腰之类的麻烦,也只会是一时的,很快就会过去,所以城中哪怕是最贫困的百姓,如果不是实在运气不好,倒也不至于送了性命! 可是那些住在城外乡村中的人就大都没有这种好运了,在飓风过后房倒屋塌那是常事! 虽然就算是在乡下,因为经验的缘故直接死在飓风里的人也不多,可是飓风过后,面对家徒四壁甚至墙倒屋塌的情况,要如何在阴雨连绵之下在这暂时化为一片泽国,瘟疫四起的土地上挣扎求存,其实才是这些乡村中的百姓们需要面对的紧要问题。 说白了就是没有粮食,没有住处,淋雨得病了还没药医! 往年死得那些灾民,其实几乎全都是死在这些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